首页/全部分类
生机与雅意:中国花鸟画的世界
徐培晨
本书将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七章:第一章讨论花鸟画定义、花鸟画起源说、花鸟画成科论等几个基本问题;第二章阐述唐五代时期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分为唐代宫廷花鸟画家略论、唐代花鸟画举要、五代时期花鸟画等三部分;第三章讨论北宋花鸟画,包括宋徽宗与其花鸟画、北宋画院画家与其花鸟画、北宋文人花鸟画以及北宋其他花鸟画家与其花鸟画(梁师闵《芦汀密雪图》、赵士雷《湘乡小景图》、刘寀《落花游鱼图》、佚名《富贵花狸图》)几部分;第四章则详解南宋花鸟画体系,包括院体工笔花鸟画、梁楷与法常的水墨写意花鸟画两部分;第五章为元代花鸟画,包括钱选工笔花鸟画、文人花鸟画(两位遗民画家的兰、竹画、赵孟頫与其花鸟画、元代的墨竹画)、其他画家的花鸟画(陈琳《溪凫图》、任仁发《秋水凫鹥图》)。 第六章为明代花鸟画,包括院体花鸟画(院体工笔花鸟画、院体粗笔花鸟画)、文人花鸟画(沈周、唐寅、文徵明的花鸟画、“青藤白阳”的花鸟画、陈洪绶的花鸟画)。第七章为清代花鸟画,包括八大山人和石涛的花鸟画、“扬州八怪”的花鸟画、恽格与“毗陵派”、清代宫廷花鸟画、“海派”花鸟画(“前海派”花鸟画、“后海派”花鸟画)等内容。
中国绘画的深意
宫崎法子
《中国绘画的深意》是日本汉学家宫崎法子解读中国绘画的经典之作。作者选取了中国绘画中重要的两个类别——山水画、花鸟画,作为其研究对象,以这两类画的兴衰史为切入点,一一剖析画中的表现的主题与其背后蕴含的意义,结合艺术和社会史,解读一代代中国古人在绘画中编织的思想与梦想。既是艺术作品的赏析品味,是社会学及人文精神的阐述。全书分为山水画和花鸟画两卷。 卷一山水画梳理了对山水画的确立、发展产生影响的社会背景,比如科举制度的发展、士大夫阶层的出现、文人文化的普及;例举自五代以来到宋、元、明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绘画作品,详述了山水画中的旅人、渔夫、奇石与庭院等意象背后蕴含的文人阶层的隐逸理想;重点解读文人山水画这一派系,论述其创作背景、传播与发展以及中心主题的变迁,从北宋的实景山水画慢慢过渡到元明的山居图、别业图、行旅图、仙山图等的过程。 卷二花鸟画结合大量作品展示,概括从古至宋的花鸟画的发展过程,重点详述藻鱼图、莲池水禽图、草虫图等典型主题的绘画内容,解析画中常见的意象如鱼、莲花、鸳鸯、白鹭、葡萄、竹雀等,表明花鸟画相比山水画承载文人知识分子的精神寄托之外,多包含了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对幸福的天真追求。
共1860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