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 社会小说/ 城南旧事
社会小说
城南旧事
作者:林海音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24章)
台湾文学“祖母级人物”林海音经典自传体小说,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爸爸的花儿落了》《冬阳·童年·骆驼队》等被收入义务教育语文课本。

【简介】《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经典自传体小说,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作品通过在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民国时北京城南的风土人情恰切地融入字里行间,为读者架设了一个明晰的时空背景。文字风格纯美清新,故事温暖亲切,又带着淡淡的忧伤,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随感
  • 12
    读《城南旧事》,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午后,听林海音这位台湾文学“祖母级人物”娓娓道来那些泛黄的陈年往事。书中“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的喟叹,带着成长的阵痛与释然;《冬阳·童年·骆驼队》里的童年图景,又满是纯真与温暖。
  • 数据2502班梁瑶
    读《城南旧事》,像是在一个宁静的午后,听一位老者娓娓道来陈年往事。那些泛黄的记忆,不仅属于林海音的童年,也属于每一个在时光中跋涉的人。它让我懂得,生活的真谛不在于惊天动地的壮举,而在于对平凡生命的尊重与理解;成长的意义,或许就是在不断告别的过程中,学会与遗憾和解,在心底珍藏那些温暖的瞬间。城南的故事早已落幕,但那些关于爱、关于善良、关于成长的启示,永远不会褪色,如同老北京胡同里的夕阳,温柔地洒在岁月的长河里。
  • S136***784
    翻开《城南旧事》,像闯进了英子的童年胡同——骆驼队踏过石板路的声响、惠安馆前的细碎对话、胡同口飘来的糖炒栗子香,都透着老时光的慢与软。没有跌宕的剧情,只有孩童视角里的真切与温柔。合上书时忽然觉得,好的故事就该这样,不慌不忙地把日常酿成回忆,多年后想起,仍像含着一颗温软的糖。
  • 哈哈
    《城南旧事》的魔力在于,它用最纯真的孩童视角,讲述了最沉重的人生离散。英子所经历的,并非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生活缝隙中渗出的丝丝凉意。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告别累积起来,便是成长本身——它教会我们的不是记住,而是如何学着忘记。
  • S136***243
    《城南旧事》如一幅水墨丹青,将老北京的胡同巷陌勾勒得栩栩如生。童年的记忆在文字中苏醒,那些远去的人与事,仿佛穿越时光而来,带着岁月的温度,令人沉醉
  • S129***231
    总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文字裹着老北京的烟火气,写英子眼里的离别与成长,淡得像旧照片,却戳人心底。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温柔与怅惘,让我懂了:成长,原是笑着和童年慢慢告别。
  • S136***021
    翻开《城南旧事》,像推开了一扇蒙着薄尘的木窗,风里裹着老北京的胡同气息——驴车的铃铛声、油盐店的吆喝、西厢房的桂花香,缓缓漫进心里。林海音笔下的童年,从不是滤镜下的天真烂漫,而是带着几分钝感的真实:惠安馆里“疯女人”秀贞的执着,草丛中小偷与“我”的秘密约定,奶妈宋妈离去时扬起的尘土,每一段故事都像旧胶片,帧帧印着“离别”的底色。
  • 今天几点睡
    读《城南旧事》,像捧着一捧温软的旧时光。英子的眼睛纯粹得让人心颤,她看骆驼咀嚼、听宋妈讲闲话、为疯女人和小偷叹息,把北平的烟火气酿成了诗。可故事终是带着离别味,父亲的花落、朋友的远去,悄悄藏着成长的重量。合上书,仿佛还能听见胡同里的驼铃,轻得像一场不愿醒的旧梦。
  • S136***294
    文字朴实,仿佛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生活。
  • 数审2402班段祎晗
    书中的文字朴实又充满画面感,那些老北京的胡同、骆驼队、还有院子里的花草树木,都仿佛能让你身临其境。但在这宁静的回忆背后,却是一个又一个关于离别和失去的故事——秀贞和她孩子的悲剧、小偷的被捕、宋妈的离开,还有父亲的去世。这些离别一点点教会英子长大,也让读者在平淡的叙述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它让我明白,成长就是不断地和过去告别,但那些曾经的人和事,会变成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塑造出我们现在的样子
同类书籍推荐
  • 少爷
    (日)夏目漱石著;徐建雄译
  • 沧浪之水
    阎真
  • 微水浮尘
    灵石
  •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中年夫妻:中式家庭的一地鸡毛
    汪二峤
  • 涅朵奇卡
    陀思妥耶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