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全部分类
电子书
有声书
被劫持的私生活
肉唐僧
今天,我们的性、婚姻与爱情,看上去是多么自由和私密的世界!其实,真相远非如此。道德、法律、孩子、财产、宗教、国家……每一种力量都参与了对人类私生活的劫持。 爱情并不是绝对的信仰。上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人类学家在非洲考察,他给土著人讲了一个老套的爱情传说:一个王子,爬过玻璃山、穿过大峡谷,又与一条恶龙进行殊死搏斗,终于救出了心爱的姑娘,和她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听完故事,土著人面面相觑,最后,他们的长老问:王子为什么不另找一个姑娘呢? 在母系氏族社会,一位美丽却又性冷的女人是不道德的,因为她拒绝用自己的身体来为氏族的兴旺和农作物的丰收做贡献。而在西方中世纪,男人和女人做爱,女人必须裹得严严实实的。到了近代,事情在起变化,曾经流行“玻璃与水”理论:性交就和口渴时喝水一样。一个年轻姑娘会说,我只是和一个男人睡觉,为什么要爱他呢? 放纵和禁欲都不是办法,今天人类的婚姻世界也早已不再平静,在发达国家,未婚妈妈、单亲家庭越来越多,丁克、丁斯家庭也纷纷出现,父亲和母亲中间牵一个小孩的标准家庭形象,已不再风光如昨。 本书的目的绝不是要猎奇,而是要追问:性、婚姻和爱情的观念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什么样的两性规则,才是最理想、最人性的?
森林如何思考 : 超越人类的人类学
爱德华多·科恩
森林会思考吗?狗会做梦吗?这本书试图讲述的正是人类之外的生物如何创造了开辟新世界的可能性,更是体现了人类学向本体论和去人类中心化的趋势。他的课题涉及到对人类学和 “人类 ”的根本反思,以便我们能够学会“生态化 ”我们的伦理。科恩的理论建立在符号学和语言学的基础上,而在厄瓜多尔的阿维拉,他通过一种民族志的手段深入考察了鲁纳人的生存方式,并试图理解他们是怎样将他们自己与他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上最茂密的森林中的各种“存在”联系起来的:比如灵魂的力量,精灵的力量,乃至是树和猴子之间的交流方法。 因此,他在书中挑战了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即何为人类、人类又如何区别于其他非人类生物的设定。而这种分野,也让作者拥有了新的人类学研究工具。力图颠覆人类语言在探索外部世界中的作用,主张思考并非人类所有,思考超越人类,这一主张在学界是革命性的。 《森林如何思考》获得了2014年格雷戈里-贝特森人类学最佳图书奖。这本书以令人惊讶的方式激发了地球生态的想象力,其衍生作品不仅包括在林肯中心首演的同名交响乐,还有国际博物馆展览,以及畅销的小说和非小说作品。该书受到了人类学和环境人文科学领域领先学者的热烈欢迎和认可。
共102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