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科学/ 社会学/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社会学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作者:阿图·葛文德、王一方、彭小华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51章)

【推荐语】奥巴马、李开复、余华等力荐!“全球十大思想家”、美国著名外科医生划时代之作!

【简介】《纽约时报》畅销书,奥巴马、李开复、余华等力荐!“全球十大思想家”、美国著名外科医生划时代之作!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影响世界的医生阿图·葛文德结合其多年的外科医生经验与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对在21世纪变老意味着什么进行了清醒、深入的探索。本书富有洞见、感人至深,并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路线图,告诉我们为了使生命最后的岁月有意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展开
随感
  • 狐疑
    有点难懂,需要静读
  • 鹏鹏
    财力充足时候,可以满身插管勉强维持生命体征。没钱的时候只能拉回家等死...没想到拉回家等死的倒比满身插管还有幸福一点~
  • S66***893
    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知道死亡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当将来我自己老去的时候,我希望能在自己还有行动能力和意识的时候陪伴在家人的身边,既能和他们共度快乐的时光,又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当自己失去行动能力后,我觉得会很痛苦,我会提早立好医嘱,把自己生前没有解决的事,提早做好安排。等到自己将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能没什么遗憾。 看完书中养老院的一些案例,我觉得假如将来要去养老院,我希望能有独立的空间,有诸多兴趣小组,和有一些需要牵挂的生命,或一只猫,一条狗,一只鸟,或一株盆栽,有了这些牵挂,会让自己更好的体验生命,享受当下的生活。 对现在我的一些启发:1.年轻能挣钱的时候就要多挣钱;2.年轻的时候要发展一些兴趣爱好,体验不同的生活,认识不同的人。
  • 王哈哈
    《最好的告别》说是和衰老、老人、死亡有关,不如说是和未来有关。 第二遍读这本书,意识到不管是姑息治疗还是临终关怀,都是建立在病人有足够的自我意识上的,他能表达出来自己想要什么,能比较理智的分辨出哪种方式是自己更喜欢的,这个前提其实不适合我之前的状态,但它确实成了我的一颗稻草。 这一遍读这本书,更多的思考和决定我自己要如何面对疾病和死亡。首先要好好活着,活到死,有能力决定临终前如何生活。意识到其实每一天都在奔向死亡,因为已经预料到了这结果,所以更珍惜当下,更清晰自己想要这健康时把时间浪费在哪里,更坚定的拒绝一些不想去做的事,更确定自己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大脑。 最后,最好的告别一定是自己选择的告别,除此之外,都不确定。
  • 王哈哈
    DAY 4打卡问题: 1、想象一下你理想中的养老院是什么样子?它能为你提供哪些帮助才能使你认为这里是可以依赖的地方? 不止有老年人,还有青年和孩子。这么说来,它最好能像一个真实的小型社会。 很难让我感觉到一个场所的依赖,如果提一些必要的条件,我觉得兼具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在想独处的时候可以独处,在想社交的时候社交,可能算是一条。但如果因为身体状况不好,那就可能不得不接受他人的帮助,这些帮助并不一定是我喜欢的方式,但能让我生命体征活着。我觉得有家人才会有依赖的感觉。 2、由于身体太衰老、太虚弱而无法独立生活,我们能做哪些准备? 保持运动习惯,有氧、无氧、拉伸穿插开。工作、理财、保险,这个是社会养老的必要资料。还是得为成家做打算,如果实在不行,还有朋友,如果依然不行,提前立好遗嘱。
  • 王哈哈
    哈哈|DAY 3 如何评价目前关于“衰老所产生疾病的干预和关怀”的现状?如果你有能力做出改变,你将如何做? 其实我觉得生命有迭代才有进步,但从个体看,充满着悲哀,就像一个人,一出生就知道他会活到死,而不是获得永生。这个人会经历从无能力到有能力的过程,再从有能力逐渐丧失成无能力状态,丧失可以从某种程度确定是衰老。 生命的长度延长了,但关怀并未见得多,而是少了很多。孩子离开父母出门,也可能就再不长时间回来了,大学、研究生、工作……哪怕回到父母所在地,也会遭遇加班、出差、派遣…… 在对衰老的关怀上,靠医院是不靠谱的,但医院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书里举了一个例子,医生担心老人摔倒,医生建议与他人共进午餐,说“因为自己一个人吃饭没意思”。家属和朋友能不能听懂和执行,陪伴和体谅,才是关怀的本体。
  • 王哈哈
    哈哈|DAY 3《最好的告别》共读打卡-崩溃 DAY 3打卡问题: 1、通过本章阅读,请你描述一下人为什么会衰老以及衰老的过程。 生命衰老的原因是引起热烈争论的一个话题。经典的观点认为衰老是随机损耗的结果,最新的观点则认为衰老是有序的、基因设定的。 生命老化的故事,就是身体器官走向衰竭的故事。 身体是一个有功能冗余的复杂系统,随着复杂系统的缺损增加,终有一天,某一个缺损就足以破坏整个系统,导致所谓的虚弱状态。当我们不再能够继续损耗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彻底耗竭了。
  • 王哈哈
    哈哈|DAY 2《最好的告别》共读打卡-独立 本章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 由于科技和医学的发展,高龄已不再稀有。随着信息与传播技术的发达,老年人的经验和智慧已不具有特殊的作用,崇老文化逐步瓦解….. 2.你是怎样理解“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的?(可以用你身边的例子来解释)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差我会跟家里知会一下的。上飞机下飞机也会发个消息。 3.你将怎样规划自己的老年生活? 28岁开始有意识的存款和理财,妈妈生病之后对健康状况也更关注了,每周运动时间至少20小时。开始扩大自己的交友圈认识和了解以及选定打算未来一起养老的朋友。首先为社区养老做准备,然后不放弃找到爱人的打算(居家养老),最后先过好当下的生活。
  • 王哈哈
    哈哈|DAY 2《最好的告别》共读打卡-独立 1. 你是否考虑过你父母的养老问题?你更倾向于哪种安排? 考虑过。之前主要考虑了母亲的养老问题。安排的前提是母亲无法表达意愿,我和爸爸商量之后,决定请护工把爸爸解放出来,我每月至少2周周末回家照顾妈妈,爸爸和护工放松放松。大致两年多时间,妈妈离世。现在我要考虑父亲的养老问题了。 安排的前提是父亲的身体基本健康,年底退休,爱好钓鱼,有频繁联系的战友。 本周末推爸爸去体检,再次确定不可控因素大的前提因素,预备5年内每年带爸爸旅游,长节假日回家看爸爸和姥姥,在家的时候给爸爸刮痧和按摩,每周至少一次视频电话,无聊的时候发微信烦他。身体健康时期,随他找战友钓鱼或者上山种地之类的,主要看我爸爸的意愿。如果未来有身体问题,可能依然会求助护工或者医院养老院。
  • 王哈哈
    哈哈|DAY 1《最好的告别》共读打卡-序章 1. 作为患者你对医疗机构有哪些期待? 正常期待: 1)心理麻醉剂-知道如果自己病了,还有个地方可能可以救自己。 2)治愈希望-无法自愈的疾病,还可以依赖一下医术。 3)减轻负担-希望能减轻照顾病人的时间和精力上的部分负担。 不正常期待: 1)临终关怀 2)和死神拉人 3)病人家属交流俱乐部 4)满足安乐死需求 2.作为医生你愿意为患者提供哪些医疗之外的帮助? 1)就诊时的健康生活提醒,例如推荐锻炼的运动种类。 2)如果还有力气的话,寒暄和问候,没力气了就算了。
同类书籍推荐
  • 乡土中国
    费孝通
  • 后真相时代
    赫克托·麦克唐纳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
    上野千鹤子
  • 厌女(增订本)
    上野千鹤子
  • 游戏改变未来
    简·麦戈尼格尔
  • 单读 33:多谈谈问题
    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