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散文随笔/ 我的阿勒泰(马伊琍、周依然、于适主演同名影视剧原著)
散文随笔
我的阿勒泰(马伊琍、周依然、于适主演同名影视剧原著)
作者:李娟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30章)
随感
  • S137***658
    在帐篷里,周围是生活,眼前是生命,“我”坐在生活里,但是人在生命中,我天天都出去跑,但我仍然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对生命的探索。路引导着我,走过一个又一个的美丽山河,在这无穷无尽的路走着,“我”突然明白了,尽头处的人住着无法离开,终身都在等待的人。当妈妈走上这条路时,给“我”带回来美味的酸奶,我清晰感受此刻的美味,不仅是妈妈带回的,更是我不知道的山的一端所产的。
  • SUN&HOPE;
    李娟的文字像一扇“透明的窗”,把阿勒泰的风、阳光和尘土直接送到读者眼前。她不用华丽的辞藻,却能让最平凡的细节发光:一只偷外婆鞋子的狗、母亲锁门时叮当响的大挂锁、向日葵地里被虫啃出小洞的叶子——这些画面带着粗粝的真实感,却又透出温暖的幽默。
  • S137***686
    翻完《我的阿勒泰》最后一页,心里还留着阿勒泰牧场的余温。李娟没把边疆写成遥远的“风景”,而是老老实实地记着牧民转场时的尘土、冬窝子里煮糊的面条,还有和妈妈找牛时拌的嘴——全是烟火气里的真生活。这倒让我想起新闻课上老师说的“接地气”。我们总想着找“大选题”,却忘了像这样把日常里的细节写透,反而更能打动人。比如她写邻居奶奶送奶疙瘩,没说“热情”,只写奶奶把奶疙瘩往她手里塞时,粗糙的手掌蹭过她的手背——就这一个小动作,比多少形容词都实在。往后写新闻,我得学着把眼睛放低,多盯这些藏在生活里的“真细节”。
  • S137***658
    刚到我们的家的时候,遍地泥泞,大家也很累,干活都草草了事,好不容易休息了,天公不作美,雨夹雪夹冰雹,令人绝望,经过妈妈作为,搭起了小帐篷。不过依旧是“寒舍”,我想:只要不在身上,管他呢。风是生生不息的,草原也有着蓬勃力量,我的家虽然“残破”,但是我对家永远怀着美好。
  • SUN&HOPE;
    李娟的文字看看着,我会默默地流泪,一方面是因为写的文字令人感动,另一方面是我有关生活的悲伤与思考,全部淤积在心里,我渴望一个出口能够宣泄,而李娟的文字给了我一个契机。
  • SUN&HOPE;
    李娟的文章就像一棵树,树上结出的果实,只要我们认真品尝,就会发现它们全是有关生活的,绵密中带着清甜。
  • S137***326
    《木耳》这章讲述了我们发现木耳,找寻木耳,卖木耳到后来木耳涨价,更多人进山采木耳,直到采木耳的人多到泛滥成灾造成破坏,到最后的没有木耳,众人离开的经历。 当我们手握小刀,小心翼翼穿行在深暗的森林深处那些更多的,更令人惊奇狂喜的,都被我们的刀尖从其微妙处悄悄破开,水一样分作两边,潺潺滑过我们的意识表层,我们眼睛里只剩下木耳.我们又看到前方绿意深处横卧着一棵巨大腐朽 的倒木,有阳光虚弱地晃动在上面,那里可能会有木耳。我们向那里走去,却突然感觉到身后有什么轰然而来。我们没有回头。想回头时,又感觉到它已戛然而止。
  • S137***658
    古贝的记忆力特别好,尽管我教她汉语过了好久后,她依旧能清晰的表达出来,在我深陷水中,古贝从天而降,将我从水里救出来,我与她经历了很多事,相互扶持。 在荒野我会花大把时间睡觉,看着广阔无际的天空,不会有人来打扰你,在睡觉中,能够体验天地的美好与生活的幸福,让人消除一天的疲惫。
  • S137***686
    今日读《我的阿勒泰》,注意到李娟在叙事里藏着一种“克制的温柔”。她写转场时牧民的奔波,不直接说“辛苦”,只记晨光里驮着行李的马队、母亲揉着酸痛肩膀的动作;写与邻居的相处,不提“淳朴”,只讲对方悄悄放在门口的新鲜奶豆腐、夜里帮忙照看牛羊的细碎叮嘱。 这种“藏情于细节”的写法,对新闻写作特别有启发。好的报道从不需要用形容词堆砌情感,而是像这样把观点放进具体的场景里,让读者自己感知。比如她写冬夜的寒冷,不写“寒风刺骨”,只说“哈出的白气没等散开就冻成了小冰晶”,既真实又有画面感。往后我写稿子,也要学着这种“用事实说话”的克制,让新闻里的温度自然透出来。
  • S137***658
    古贝的记忆力特别好,尽管我教她汉语过了好久后,她依旧能清晰的表达出来,在我深陷水中,古贝从天而降,将我从水里救出来,我与她经历了很多事,相互扶持。 在荒野我会花大把时间睡觉,看着广阔无际的天空,不会有人来打扰你,在睡觉中,能够体验天地的美好与生活的幸福,让人消除一天的疲惫。
同类书籍推荐
  • 阿勒泰的角落
    李娟
  • 冬牧场
    李娟
  • 病隙碎笔
    史铁生
  • 初老的女人
    伊藤比吕美
  • 一茶一盏:品味慢生活
    吕峰
  • 草木为师
    陈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