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不要慌,太阳下山有月光
文学
不要慌,太阳下山有月光
作者:史铁生、季羡林、肖复兴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47章)

【简介】《不要慌,太阳下山有月光》是史铁生、季羡林、肖复兴等文坛名家的散文合集。包含梁实秋、季羡林、肖复兴、汪曾祺、刘心武、丰子恺等当代作家,收录《散步》《扶轮问路》《墙下短记》《清塘荷韵》等28篇散文作品。此外,也收录了鲁迅、萧红、徐志摩、郁达夫等作家的多篇经典散文名篇,多篇文章入选初高中语文教材及阅读试题,一本书阅尽华语文学艺术精华,其内容涵盖作者的回忆,忆往事、怀亲人、念旧友、追故人、感人生,以及日常生活中、旅游途中的所见所感。用生动的笔触描摹出生活本质的肌理,流露出至善至美的人间真情,是适合当下读者的暖心之作。

随感
  • 陈买香
    案头的书翻到泛黄,忽然懂了史铁生说的读书三意。那些铅字里藏着前人走过的路,像祖父留下的老地图,让我少走些弯路。读得越多,越觉天地宽阔,从诗词里的月亮到科普中的星辰,认知在字缝里生长。如今面对生活难题,书中的道理常化作底气,原来读书从来不是目的,而是让我们带着人类的智慧,更从容地走向人间烟火。
  • 陈买香
    那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藏着对生活最通透的领悟。日子如潮,有涨有落,太执着于悲欢,反倒成了束缚。 晨光里耕耘,暮色中安歇,该尽心时不留遗憾,该释怀时不困于心。不为尚未发生的事惶惶,不因已然逝去的事戚戚。像草木顺应时序,接纳晴雨,便是与生活最温柔的相拥。
  • 陈买香
    史铁生笔下的老者,藏着生活最本真的智慧。人到暮年的从容,原是中年时便练就的本事——于日常里拾趣,在人际间存善,对浮华处淡然。 这般日子,不正是多数人向往的模样?不为琐事红面,不因得失蹙眉,夫妻相携把柴米油盐过成诗。原来最好的生活,从不是轰轰烈烈,而是把平凡的日子,过出平和与暖意。
  • 陈买香
    史铁生说“载道易而言志难”,深以为然。生活里,我们总轻易被“该如何”裹挟——要成功、要懂事、要符合期待,这些“道”像既定轨道。可心底的褶皱呢?那些深夜的茫然、未说出口的遗憾、不合时宜的热爱,才是独属自己的“志”。敢于剥开外壳,让真实的纹路见光,或许比遵循千万条道理,更需要勇气。
  • 陈买香
    史铁生的话像面镜子,照见日子的真相。刚晒好的衬衫带着阳光温度,比去年那件更让人在意;新煮的茶腾着热气,盖过了记忆里某次茶会的回甘。 我们总在新鲜事里鲜活,却在回望时模糊了细节。可那些褪色的往事,恰是此刻鲜亮的底色——就像月光,虽不似太阳灼热,却默默照亮过每个赶路的夜。
  • 陈买香
    午后泡上一壶碧螺春,看茶叶在水中舒展成最初的模样,水汽裹挟着清香漫上来。抿一口,先觉微苦,而后回甘漫过舌尖。 这清福从不是奢侈品。忙到脚不沾地时,偷来片刻冲杯茶;心烦意乱时,盯着茶汤的涟漪发呆。会喝的,不只是茶味,更是在浮沉里寻一份定。日子再急,也有茶香能把节奏慢下来。
  • 陈买香
    豆汁儿的酸馊气里,藏着北京的魂。初尝时皱眉咧嘴,像撞见胡同里大爷摇着蒲扇的坦荡;再品竟咂摸出回甘,混着焦圈儿的脆、咸菜的鲜,成了熨帖脾胃的暖。 这滋味,像极了生活。乍遇时的抗拒,磨合后的亲近,最后都成了戒不掉的念想。一座城的温度,往往就藏在这些“初尝不适”的烟火里,等着你慢慢读懂。
  • 陈买香
    爱到深处,人总像被蒙住了眼睛。伴侣明知道熬夜伤身体,却在你加班时默默陪到凌晨,端来的热牛奶里藏着说不出的牵挂;那些被热望暂时盖过的常识,哪是什么糊涂,不过是爱到浓时,想把所有暖意都塞给对方的笨拙。就像冬夜里宁愿自己挨冻,也要把唯一的毛毯裹在你身上——理智算什么,你才是最重要的。
  • 陈买香
    “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戳中了当下的困局。我们总在复制他人的生活模板,用“大家都这样”掩盖怯懦。可新与怪,恰是生命力的模样:就像有人在阳台种满杂草而非月季,有人用旧衣改造成独特包袋。拒绝人云亦云,不是刻意标新,而是让灵魂真正发出自己的声音——毕竟,月光不会因模仿太阳而失去温柔。
  • 陈买香
    史铁生笔下对造物主的嗔怪,像极了我们面对易碎美好的怅惘。精心养的花骤然凋零,与挚友的默契在岁月里淡去,甚至手机里存满回忆的旧照突然损坏——这些精巧的存在总如流星。可正因限时,才会俯身嗅一朵花的香,紧握一次久别重逢的手。造物主的“恶作剧”,原是教我们在无常里,学会把每一刻过成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