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南京大屠杀
文学
南京大屠杀
作者:何建明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55章)

【简介】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进城的日军,以其占领者的优越感,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残暴地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城官兵和普通市民达30余万人,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作者饱蘸国人的血泪,文笔大气磅礴,以详尽的事实和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着读者,以犀利的拷问促使今天的读者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深入思考其历史教训现实意义。

展开
随感
  • 制剂2401张鑫瑶
    越是黑暗,越能看见人性的光芒。拉贝、魏特琳等人建立的安全区,或许只能庇护少数人,但他们在日军的威胁下,用勇气和良知筑起了一道脆弱的防线。书中记录的那些细节——传教士挡在难民身前与日军交涉、医生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抢救伤员、普通人偷偷给饥饿的邻居分一块干粮——让我们知道,即使在最残酷的环境里,善良与勇气也从未消失。这些人不是英雄,却在做着英雄般的事,他们的存在,是对暴行最有力的反抗。
  • 制剂2401张鑫瑶
    “30万以上”的遇难者数字,不是冰冷的统计,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在街上被随意枪杀的老人,是被强行拖走的妇女,是被扔进长江的孩童。那些具体的细节——被烧毁的房屋、满地的尸体、幸存者身上的伤痕——让“南京大屠杀”从历史课本上的概念,变成了血淋淋的现实。最让我愤怒的是,施暴者的残忍毫无底线,他们以杀戮为乐,以践踏生命为“功绩”,这种反人类的行为,是人类文明史上永远的污点。
  • 制剂2401张鑫瑶
    “陷落”二字背后,是无数人的绝望。书中对守军抵抗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不屈的身影,但装备的悬殊、指挥的失当,注定了这场保卫战的悲壮。当日军的旗帜插上南京城头时,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失守,更是人性底线被践踏的开始。我无法想象,当时站在城墙上的士兵,或是躲在防空洞里的百姓,望着城外逼近的敌军,心中是何等的绝望。
  • 制剂2401张鑫瑶
    那些关于茶馆喧嚣、秦淮河灯影的描写,让我们看到南京本应有的模样。而当“战争”二字从遥远的新闻变成逼近的炮火时,普通民众的恐惧与无助尤为真实——他们或许不懂复杂的政治博弈,只知道要保护家人,要守住家园,可这份简单的愿望,很快就被侵略者的铁蹄碾碎。
  • 无邪
    血性精神,包括着坚定、坚韧、勇敢、果断、视死如归、勇往直前、捍卫正义等内容。血性精神是锤炼出来的,血性是善良的永恒保证,善良是血性的空气和阳光。我们要做心地善良的人,我们要有血性和献身的精神。
同类书籍推荐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理查德·普雷斯顿(Richard Preston)
  • 红墙决策:粉碎“四人帮”与“文革”结束
    俊平
  • 红岩密档:B类(敌特、叛徒类)档案解密
    罗学蓬
  • 1944:松山战役笔记
    余戈
  • 长征演义(上下册)
    周承水
  • 密战:揭秘隐蔽战线的幕后故事
    《纵横》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