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 外国小说/ 慢人
外国小说
慢人
作者:J.M.库切、吴超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公司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32章)
对话犀利,心理刻画同样犀利,一个独居、残疾、没有家人和朋友的老人,其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也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影子。

【简介】本书是库切获诺奖后第一部长篇小说。 六十岁的雷蒙特,离婚多年,无儿无女,和亲人失联,一直离群索居,默默无闻,这个世界有他不多,没他不少。 一场车祸让他失去了右腿,“我是没有家人照顾的。”但他拒绝安装假肢,也拒绝联系朋友。 他觉得自己作为人的生活结束了,而成为一只狗。 只是,他爱上了一个人,同时,另一个陌生的女性闯入了他的生活。 生活将新的考验压在了他残损衰老的躯体之上,他最终给出了自己的态度。 关于拒绝安装假肢,他说,“我不要看上去自然,”“我要感觉上自然。” 对于爱情和孤独,他的态度依然如此。

随感
  • S137***309
    《慢人》以细腻笔触勾勒出老年人的孤独与尊严。主人公保罗因车祸失去双腿,生活陷入困顿,却始终坚守着内心的骄傲与对生活的热爱。他拒绝怜悯,用残存的力量维持着体面,与年轻护工之间微妙的情感互动,更凸显了人性的复杂与温暖。库切没有刻意煽情,而是通过日常细节——一次笨拙的移动、一句欲言又止的对话,让读者感受到生命在困境中的韧性。小说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叩问,更折射出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忽视。保罗的“慢”,既是身体的局限,也是一种对抗快节奏世界的姿态,引人深思。
  • S137***309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慢人》第二十六至二十八章的读后感: 在《慢人》的这几章中,主人公保罗·雷蒙特的生活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停滞与纠缠。他对特蕾莎近乎偏执的迷恋,与他因车祸失去的腿部一样,成为了他无法摆脱的枷锁。库切以冷静到近乎冷酷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被欲望和孤独吞噬的灵魂。保罗的“慢”不仅体现在身体上,更体现在他思维的循环与情感的迟钝上,他无法理解特蕾莎的世界,也无法与自己和解。这几章充满了压抑的张力,让人看到一个在现代社会中被异化、被抛入绝境的个体,其内心的挣扎比身体的残疾更为痛苦。
  • S138***082
    《慢人》开篇便以极具张力的场景,将“快”与“慢”的冲突直接抛给读者。主人公瓦莱里安骑行时被汽车撞倒,这场由速度引发的意外,瞬间击碎了他原本规律的生活。作者用冷静的笔触描摹车祸后的狼狈与痛感,更暗藏对现代社会的审视——当人们沉溺于高效的快节奏时,意外的“慢”(伤残)成了失控的象征。第一章结尾,瓦莱里安面对身体的残缺与生活的崩塌,初显迷茫与挣扎,既为后续情节埋下伏笔,也让“慢”的命题初露锋芒,引人思考速度裹挟下的生命本真。
  • S137***309
    读完《慢人》十九至二十五章,最触动我的是主人公保罗在病痛与孤独中的坚韧。他因车祸失去双腿,却拒绝陷入自怨自艾,反而通过回忆过去、观察他人来寻找生活的意义。作者库切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保罗内心的挣扎与平静,展现了人性在困境中的复杂与光辉。这些章节也探讨了“慢”的哲学——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保罗被迫放慢脚步,却因此重新审视生命的本质。他与护士罗萨的关系微妙而真实,既有依赖,也有尊严的坚守。库切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让读者思考:当身体被限制,灵魂如何依然自由?
  • S137***309
    读完《慢人》第十八至二十二章,我深感库切对人性孤独与尊严的深刻洞察。主人公保罗在车祸后失去双腿,生活陷入依赖他人的困境。他与护理员雷切尔之间既相互需要又充满张力的关系,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难以逾越的隔阂。库切没有渲染悲情,而是通过冷静克制的笔触,展现了保罗在屈辱与脆弱中依然坚守的尊严。这几章让我思考:在飞速变化的世界里,我们如何面对自身的局限?真正的联结又是否可能?库切的文字如手术刀般精准,剖开了现代人精神世界的复杂肌理。
  • S137***309
    读《慢人》第十四至十八章有感 这几章聚焦保罗的内心困境与现实挣扎,读来满是心疼与共鸣。保罗始终在“被推着向前”的世界里步履维艰,外界的不解、自身的怯懦,让他一次次陷入自我否定的泥潭,那些未说出口的委屈与渴望,藏着少年最真实的孤独。 但最动人的是他从未彻底沉沦——对母亲的牵挂、对“慢”的本能坚守,让他在黑暗中保有一丝微光。作者借保罗的经历,撕开了现代社会对“快”的执念,也让我们看见:所谓“慢”从不是缺陷,而是一种独特的生命节奏。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被迫追赶他人,而是学会与自己的步调和解。
  • S137***309
    《慢人》的第九章至第十四章,展现了主人公保罗在失去双腿后,对“慢”的重新体悟。他不再急于追赶世界,而是开始留意日常中的细微之处——阳光在墙上的移动、他人说话的节奏、自己呼吸的起伏。这些章节通过保罗与护理员玛丽亚的互动,揭示了身体的脆弱如何成为精神觉醒的契机。库切以冷静而细腻的笔触,让我们看到:当速度被剥夺,生命反而显露出更深层的质感。慢,不再是缺陷,而成了一种凝视存在本身的方式。
  • S137***309
    《慢人》第二至八章随感 从车祸骤降到被迫依赖他人照料,保罗的尊严在细碎日常中被反复打磨。失去行动自由后,他不再是掌控生活的独立个体,而是沦为需要被喂食、协助的“弱者”,这种身份落差带来的刺痛,藏在他对护理员的挑剔与沉默里。 雷蒙娜的出现像一束微光,她的耐心与尊重,让保罗在无助中寻得一丝慰藉。章节间细腻的心理描写,将老人面对衰老与残缺的恐惧、不甘,以及对过往的追忆层层剖开。我们终会遭遇力不从心的时刻,如何在失去中与自己和解,在依赖中保留体面,正是这些章节留给读者的深层叩问。
  • S137***309
    《慢人》开篇便以极具张力的场景,将“快”与“慢”的冲突直接抛给读者。主人公瓦莱里安骑行时被汽车撞倒,这场由速度引发的意外,瞬间击碎了他原本规律的生活。作者用冷静的笔触描摹车祸后的狼狈与痛感,更暗藏对现代社会的审视——当人们沉溺于高效的快节奏时,意外的“慢”(伤残)成了失控的象征。第一章结尾,瓦莱里安面对身体的残缺与生活的崩塌,初显迷茫与挣扎,既为后续情节埋下伏笔,也让“慢”的命题初露锋芒,引人思考速度裹挟下的生命本真。
同类书籍推荐
  • 悉达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代表作)
    (德)赫尔曼·黑塞
  • 世纪三部曲(巨人的陨落+世界的凛冬+永恒的边缘,全9册)
    肯·福莱特
  • 撒旦探戈(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 月亮和六便士
    毛姆
  • 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