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5日,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揭晓,7个奖项共35篇(部)作品获奖。

鲁迅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也是中国四大文学奖之一。

这个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先生命名的文学奖项,评选标准秉承“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原则,为广大读者甄选体现时代精神和历史发展趋势、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作品。

在鲁迅文学奖中,乡土文学一直是其不可或缺的亮点类型之一。随着《隐入尘烟》的上映,乡土主题重回大众视野。

但不同于《隐入尘烟》式影视作品的诗意表达,今年的鲁迅文学奖获奖散文《回乡记》,作为一部优秀的乡村纪实作品,作者江子用平直的叙述和真诚的文字,为大众展现了一幅全景式的乡村生活图景。
江子为何创作《回乡记》?
“我是纯种的乡村后裔。我有责任书写乡村。”“我对乡村生活熟悉。作家应该从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写起。”——井冈山报对话江子访谈
《回乡记》的作者江子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他在江西出生,历经多年农村生活,对自己的家乡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并将自己的热情贡献在记录家乡这个事业上。

在访谈中,江子毫不避讳地承认,自己有一颗为乡土中国的写史之心:“我书写我的村庄,书写我从小就熟悉的吉水赣江以西,目的是为了呈现乡土中国——历史与现实交织的乡土中国。”

《回乡记》全书没有营造苦难的矫揉造作,也没有局外人对农村傲慢的揣测,只有真实的记录与表达。这是江子的优势,也是他的乡村生活赋予本书的灵魂。

江子为农村树碑立传,为农村撰写“史记”,一方面是出自责任感,另一方面是因为乡村日益失语的危机感。

乡村在大众视野中的边缘化,引起了江子的忧虑。他说:“乡村越来越沉默了,如果我们这些纯种的乡村后裔不书写乡村,乡村会日益失语。”
《回乡记》讲了什么?
“我写下的何止仅仅是乡土?我宣布我其实写的是悲欣交集的人间——人间的出走与返回,永恒与变奏,热闹与寒凉,故乡与他乡,前世与今生,苦难与希冀,逼仄与辽阔,爱与死......”——《回乡记》序言
这部乡村题材纪实作品,以乡村人物群像的形式呈现。江子用多个人物的故事,串联起整个赣江以西的农村人情风貌与生活现状。

前半生暴躁无常、练武后却隐忍温顺的祖父;年轻时泼皮好赌、后来却选择学医治病救人的外祖父;本在城里前途无量却选择回乡孝顺父母的大伯......《回乡记》中塑造的“平凡中做着不平凡事”的人物群像,是乡村中一片片珍贵的人文碎片。

从不同的角度,《回乡记》可以被解读出千百种样子:书中有游子对家乡的向往与思念,也有返乡者被迫回乡的苦闷与不甘,有农村中不变的爱与牵绊,也有被现实推搡着不得不向前的剧痛与改变......乡村虽然在一步步衰老,但也时时在更新。

这才是真正的人间,这不是宏大叙事能体现的细微之处,也不是高屋建瓴能概括的生活细节,乡村情感就渗透在一日日平淡的生活中,在此起彼伏的心绪中。

江子不止在记录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更是将现代与历史相结合,重新解构中国乡土文化,展现现代乡村背后的深厚底蕴与人文风采,将乡村中的人化为一个个承载乡村文化的载体,书写这些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从而对乡村进行整体把握与呈现。
《回乡记》有什么意义?
“希望更多的人能读到《回乡记》并喜欢它,并由此更加关注乡土、守望家园。”——江子亲笔
江子在乡村主题逐渐淡出人们视野时坚守着自己的初心,用自己真诚的剖析和真实的记录,帮助农村和农村人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大众认识真实而全面的乡村人、乡村事与乡村生活。

《回乡记》就像一根无形的绳子,它牵动着游子对家乡的回忆与思念,牵引着走出乡村的人将目光转回故乡,将更多的热情与精力,贡献给自己的故土和精神家园。
除了《回乡记》,鲁迅文学奖加冕作品中佼佼者众多,比如下面三部作品。
推荐理由:本书是“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获奖作品,是一部文学评论集。文学史的生成、文学作品的经典化,离不开文学批评的“冲锋陷阵”。文学评论和研究不仅是讨论作家个体和作品个例,而是需要整体性的辨认、判断和阐释,特别是对新出现的写作群体和现象进行辨析和探索,这对于文学写作和批评的环境都是有益的尝试,本书即基于此力图绘制新时代文学写作图景。
推荐理由:本书是“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获奖作品,记叙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的一生,可以让你充分领略艾略特为何伟大。林德尔·戈登将艾略特的生平与作品互参,以探究他既是众人追捧的焦点又是离群索居的隐士的双面生活,从而理解这位精神的求索者所经受的试炼,“他的缺陷与怀疑能让一切过着不完美人生的我们找到共鸣”。
推荐理由:本书是“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获奖作品,是文学大家史铁生的长篇哲思散文,也是一部充满了深刻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在书中,史铁生从生命的困惑与痛苦出发,对所处的世界和时代进行审视,对人生意义和精神寄托不断追问。读史铁生,如读我们自己。本书让走失的心安定下来,也让我们在深刻的困境中,重新寻获信心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