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对于传承与弘扬非物质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在这个端午节,没有比阅读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更为应景的了。

本期为大家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10本书,希望大家在书海里遨游,感受中国文化的高深与精妙。
推荐理由:本书既是一部厨者的宝典,也是一本资深美食家的品鉴指南。

四十年的美食实践使作者对食物原料的选择与搭配、调味品的使用、烹饪火候的掌握、进食的要求与步骤了然于胸,叙述条理清晰。书中既有品鉴经验与制作技艺的分享,又有饮食理论的总结,讲解全面周到。

作者行文流畅,文字清爽可爱,对美食制作和品尝的要求近乎苛刻,这也折射出作者的生活态度:活得潇洒,吃得讲究,一饮一食,皆要认真。

人生不过几十年,与其循规蹈矩,不如活得顺心恣意,如何对待食物,就如何对待生活。一本美食小书,将饮食变为大雅学问,将生活变为烹饪美学,在蔬饭之间,写生活态度,品生活滋味。
推荐理由: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衣食住行,古人的万般生活,尽在这本书中。

从创世神话到古代文明社会,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智慧精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对全面认识中国具有深刻的意义。

这本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以中国考古学黄金时代的成果为出发点,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增补中国文化研究成果。全书分礼俗、宗法、饮食、衣饰等十四个方面,讲解全面,深入浅出,新意连连,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精心编排的章节,精妙解释的知识,为读者全面呈现中国古代文化生活图景。
推荐理由:以时间为线索,书中分别讲述了故宫在明代、清代、民国和新中国四个时期的历史,再现故宫整六百年的风云变幻。

具有辉煌气象的故宫,历经六百年风霜,依旧熠熠生辉。故宫的建筑、藏品、人物三者以及它们与其他元素的互动、演绎,成为故宫六百年的历史。本书史料钩沉、纵观横览,探究故宫建筑的玄妙,剖析故宫藏品的奥秘,解读宫墙之内的是非,揭秘人性和宫内生活的规律。

配图详解100余座宫殿建筑,追溯30余件国宝背后的渊源,重现500多位人物的风云往事,解开朝代更替兴衰的终极密码。

揭开30朝28帝的浮世沧桑,探秘故宫600年的波诡云谲,在这本书里你都能找到答案。
推荐理由:浪漫主义小说巅峰之作《西游记》的另类读法,从“动物”角度探秘《西游记》中的“隐秘角落”。

一本书尽览西游妖怪文化,按照“动物妖精”在《西游记》原著中的出场顺序,细致考证了各类菩萨、取经团队成员、取经路上制造出八十一难的各类魔怪的身世演变及其在现实中的动物原型,充满趣味横生的观点交融与文化混搭。

在书中,人神魔、佛道儒、民俗文化、动物科普......“虚”“实”两个世界穿插且互为印证;移花接木、借尸还魂、层叠嵌套、抟土重塑......对比历史版本如元杂剧,分析故事转移、嫁接、人物重塑等演变,一窥吴承恩《西游记》的形成过程。

用另类视角品读西游,为你带来一番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
推荐理由:以文史结合的写作手法,以唐诗为抓手,这本书从政治景观、文学生态、社会生活等方面展现大唐盛世风貌。

用32位“人间才子”的作品演绎出唐代初、盛、中、晚四个时期的诗风变化,以32位大唐诗人的人生经历勾联波谲云诡的时代大背景,文史结合,诗史互证,以唐代诗人的宦海沉浮和生命意趣表现永恒的家国情怀。

与主流唐代知识读本不同,本书侧重审视唐代文人尤其是诗人的文化心理和精神轨迹。初、盛、中、晚中每个时期的诗风有着怎样的不同?每个时期的代表诗人,又和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产生了怎样的勾联?书中勾画了唐帝国如群星般闪耀的文坛盛况。

历史兴衰中蕴含的诗韵、悲欢离合中富有的家国情怀在书中完美呈现,构成了这一部区别于学界现有诸多唐史撰述的别样的唐史研究著作。
推荐理由:一本端午节知识普及读本,带你了解端午节的来源、神话、风俗,走进它的盛大庆典。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提到端午节,我们眼前一般就会出现众人赛龙舟的场面,耳边传来振奋人心的欢呼声,清新的粽子叶味道飘散在空气中,让人垂涎三尺。每到这个节日,举国同庆,民俗活动盛行,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民俗文化。

端午的起源是什么?端午节有什么习俗?粽子都有什么不同的风味和样式?各地庆祝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有什么不同?......端午节,是每个中国人应该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读这本书,感受端午节浓郁的节日气息,与亲友一起,庆祝这个中国最古老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