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真正了解妈妈
每一代母亲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格,与上一代母亲全身心为家庭付出,牺牲自我不同,新时代的女性更追求自我个性,家庭与工作的平衡,关爱子女也不失独立性格。但作为母亲这个角色,孩子依然了解的很少。

母亲节到来之际,推荐母亲主题的书,让我们更加了解母亲,更爱我们的妈妈。
为了给年迈的父母过生日,四位子女邀请他们来首尔。在首尔的地铁站,妈妈却走失了。丈夫和子女相互埋怨,散发寻人启事,想方设法寻找她。他们追寻她的踪迹,复原有关她的记忆……这才发现,竟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她。子女和父亲,开始交替回忆自己和妈妈的故事,一点点拼凑出她作为一个女人,而非“母亲”的人生。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母亲的故事。命运让她出生在无法主宰自己人生的年代,她逐渐忘记少女时代的梦想,成为“母亲”,为家庭和儿女奉献一切,湮灭了自我。可她以令人难以想象的坚韧,繁衍出更多的爱。
这本书是为了给那些步入婚姻的人开个好头,这样有助于他们婚姻生活的幸福和快乐。在这本书中,作者试图向女性传达——尤其是对希望结婚的年轻妻子和女性——某些重要的知识、事实和必要的信息——这是所有女性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内容,但实际上我们关于性知识的普及工作并不尽如人意。这本书是对女性指导性书籍,直接提及的人物都是女性,而其伴侣和老公很少直接出现在本书中。
《成为母亲》忠实地呈现了这段生命。它是一种寻常生活从不可见、不可感,向激烈的热情、爱与奴役转变的过程,它还是一种束缚,一种妥协。身为女人,成为母亲是什么感受?照顾一个幼小的婴儿又是什么感觉?而当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意识,母亲又作何感想?英国作家蕾切尔•卡斯克记下了自己那一年包含多重面向的的经历:个人自由、睡眠和时间的终结,对人性和艰苦工作的重新认识,追寻爱的真谛,游走在疯狂和死亡之间,对婴幼儿的情感体验,对母乳喂养的思考。
32岁这一年,有许多事不在李艾的计划之中:5年前为爱远走他乡,换来的是户口本上的“离异”二字;曾经她叱咤风云的办公室,如今只剩下偏于一隅的逼仄角落;更别说镜子里灰暗平庸的职业装、中年女人最爱的坡跟鞋、怕划到女儿许久不戴首饰的耳与颈。李艾当然记得,当年一进律所就光芒四射,执业不到5年就被破格提拔为候选合伙人。她尖锐通透的分析判断、超强的记忆力、咄咄逼人的气势,常常令对方律师溃不成军,从来没见她服过谁,从来没见她认过输。如今,消失了5年的李艾重返北京,失婚失业,带着一身故事和一个孩子卷土重来,回答那唯一的问题:30+女人,该不该认输?这一次,她只想漂漂亮亮地赢回来。
安娜•菲尔琳号称“大胆妈妈”,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哑女,拉货车随军叫卖,把战争视为谋生的依靠、发财的来源。这个把生活希望完全寄托于战争的女人,最终落得家破人亡。这是一个在战争中为谋生不怕冒险、不计后果的女人的悲剧。“大胆妈妈”称呼来源于德国17世纪小说家格里美尔豪森的流浪汉小说《女骗子和女流浪者库拉舍》。“库拉舍”这个词在巴罗克时代的含义是女人勾引男人的“心计”,在布莱希特笔下,则是小人物为了生存而必备的“勇气”。
本书分为6辑,共36篇作品。辑一篇目,即为目前所能见到的作家写给父母、婶娘、小妹、女儿的文章集合。辑二篇目可谓作家自传,从小学到大学,从天真童年到六十花甲,作家在时代风雨中的人生轨迹清晰可见。辑三、四选取了贾平凹上世纪80年代散文经典篇目、重要作品的后记,既重温经典,又窥见了作家的创作心路。辑五为作家写作家,贾平凹解读张爱玲、沈从文、孙犁,以及路遥、陈忠实、莫言,或从文学创作,或从人生经历,非同寻常。辑六篇目展现了一个文学之外的贾平凹,绘画,书法,收藏,均为一些记人记事记物饶有意趣的文字。
良多曾是一位专职作家,并在十五年前曾获得过某项文学奖,人生一度走向巅峰。但辉煌过后,良多陷入了创作危机,笔下再也无法写出优秀的作品。他长久以来的精神支撑是每月一次与儿子的见面,到最后却无力负担儿子的抚养费。倍感挫折和孤独的良多来到城郊探望母亲,而这夜台风突然杀到,同样前来的前妻和儿子只好被迫留宿,让久未聚首的一家人难得共度一宵。四分五裂的家庭关系是否会在这一夜发生转变?而良多又能否重新拾回家人的爱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