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爱,都藏在这些细枝末节里
时光流逝,曾经我们仰望的父母慢慢变老。不再动作敏捷,视力听力也渐渐下降。

但他们对我们的爱却始终如一,不像年轻人那样炽热张扬,而是蕴含在点点滴滴的日常细节中。

今天推荐10本关于父母的书,慢慢体会父母的青春、辉煌、与我们之间的浓浓亲情。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已经是夏末的季节了,院子里的紫薇花开得璀璨,黄斑蝶在山坡上翩然飞舞着。横山良多与妻儿一同返回位于湘南海边的老家。久违的横山一家人,每年只有在大哥纯平的忌日才会团聚。在沁凉的麦茶、红透的西瓜、母亲绝手的好料理炸玉米天妇罗,加上外卖的很好寿司和鳗鱼饭之间,闲散地度过看似平凡的一天。然而他们细细分享品尝着的,却是欢笑背后隐隐的哀伤,小心翼翼的对话又忍不住的争执中,不经意触动的回忆以及深藏在彼此心中不曾说出口的秘密。
在本书中杨绛先生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我们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这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天上人间,阴阳殊途,却难断挚情。杨绛独伴青灯,用心灵向彼岸的亲人无声地倾诉着。
本书以傅雷长子傅聪的留学经历、情感婚姻之路为主线,精心选编傅雷夫妇与傅聪及弥拉的往来家信,内容偏重“人伦日用”,突出傅雷“真诚待人,认真做事”的“做人”准则。信中少有文化艺术的长篇论述,多的是日常生活的短小故事。这份两代人双向交流的文字实录,严肃不失亲切,深刻不离日常,以小见大,乐趣盎然。它不仅反映了亲子交流的重要,也利于青年学子在阅读中理解父辈、增进沟通。
哈罗德•弗莱,六十五岁,在啤酒厂干了四十来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他跟妻子住在英国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自己,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奎妮就会活下去。这趟旅程经过自我、走过现代社会百态、跨越时间和地理风景,他敞开自己伤痕累累的心,让世界走进来,让生命重新发光。你才发现,哈罗德原来就是我们自己。
怪老头贝尔纳不明白,为什么在61岁时,一个叫作“退休”的东西忽然到来,工作要戛然而止,生活要发生改变,自己要变成老人?抗拒、无奈、自我怀疑、无所适从。退休生活,到底意味着自由还是快乐的结束?妻子布里吉特也不明白,这大好的自由时光,贝尔纳为什么会觉得沮丧?她现在充满活力,尽情享受美好生活,用各种新活动和新计划将日常填得满满当当。对她来说,退休可以百分百和幸福划上等号。贝尔纳和布里吉特本是两条平行线,在各自的轨道安全行进,随着退休生活的深入,在某个拐角,两车相撞!两人的生活也因此擦出火花,发生了一系列奇妙的变化。
《空巢》是弋舟完成于2014年的非虚构作品,作者通过一年多的田野调查,寻访了数十位生活在乡间和城市的孤寡老人,记录了他们独居的生活状态,最终形成了十万余字的采访成稿。《空巢》一书呈现了时代的飞速变幻、岁月的质感、空巢老人的忧伤、子女在他乡的现状,具有浓郁的时代感和生命的困惑感。既有一种直抵心灵、人文关怀的精神品质,又有一种诗性的文笔和乡间话语的生动再现。几类空巢老人生活上的孤苦无靠或精神上孤独无依,对于一个有着父慈子孝传统伦理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文理想的中国人来说,老无所养和老无所依不是一个社会问题,而是一个关于文化精神命脉的诛心之痛。
爸爸就像一座“活”火山,动不动就炸开了:在他看来,生病只是懦弱的表现,哪个不长眼的要是当着他的面哼哼,肯定会被臭骂一通;他跟不懂事理的马儿死犟到底,定要那畜生臣服于他;他认为有些技能是每个孩子都必须掌握的,比如唱歌,哪怕这个孩子毫无音乐细胞;他嫌弃妈妈动作慢,跟一枚纽扣较上了劲,尽管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是把自己的手指戳了个窟窿而已……爸爸很霸道,但他行事公正,强势而不失柔情。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成长和教育中,他从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