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美育”系列
人生因美的滋养而丰富多彩,避免陷入单调与干涸。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让阅读成为提高美育素养的重要方式,掌阅精选推出“节气×美育”栏目,从审美、情操、心灵三方面,与您一同在美育实践中感受文化之美。
立春,新芽初绽,万物复苏。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字含有“开始”的意思,而“春”则象征着温暖与生长。

从自然到人文,从物质到精神,二十四节气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古代中国传统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的节庆寓意也保存至今,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二十四节气中的传统美学,逐渐在现代美育中发挥作用。

细雨润物,以美育人。我们顺着节气美学的藤蔓,结合现代美育的特点,整理了这份书单,带你走进这个万物生长的春天。
立春 | 风物美学
审美感知,与美共鸣
立春之际,大地回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道:“正月节。立,建始也……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新绿萌动,花卉绽蕾开放。

我国古人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一候,东风送暖,大地解冻;二候,冬眠的虫类开始苏醒;三候,河冰融化,鱼儿带着碎冰片游向水面。在古代,人们以花为节令之信使,立春,一候迎春花,二候樱桃花,三候玉兰花。

春风化雨,以美化人。从古至今,无数诗人墨客以诗词书画描绘节气。除了节气主题的作品,无论是家庭中的长辈还是年轻一代,都可以从诗词书画等美学作品中,感受跨越时空的风物之美。
春城无处不飞花,字里行间的诗情画意。
飞花令是中国古代饮酒时助兴的一种游戏,因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春城无处不飞花”而得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飞花令里读诗词》采取依照古代飞花令的行令规则,选取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春、花、秋、月等29个字行令,每飞一个字都选取其中的一首做详解,带领读者感受至美意境,体验诗情人生。
解读中国传统岁时节令,诗画相映成趣。
“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丰子恺·四季诗画》围绕二十四节气,精选陆游、杜牧等名家的八十余首四时节令诗词,配以丰子恺的一百余幅相关画作。丰子恺以艺术巧思和生活情趣解读中国传统岁时节令和古典文化。书中展现各地四时景致和传统习俗,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于一体。
立春 | 躬行实践
情操引领,实践为基
立春之日,民间有“鞭春”“打春”的习俗,即鞭打春牛,寄托对五谷丰登的期盼。这一风俗最早源于皇宫,立春时会将宫门前的泥塑春牛打碎,人们抢回家视为吉祥象征。

这天,人们习惯吃春饼、春卷、春盒、生菜和萝卜,称为“咬春”,寓意迎新纳吉,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春风得意。立春到惊蛰期间,人们采摘茶叶,称为“早春茶”。

气温回升,植物萌发新绿,动物活跃起来,立春也是行动的好时节。美育中的情操教育也鼓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并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跟随书中的记录一起行动起来吧。
中国茶学的开山之作,茶叶采制到品饮的全套流程。
春季喝春茶,营养价值高。古往今来,中国有着的茶文化历史,茶文化的发展,这本书当推首功。唐代陆羽,被称为“茶圣”,他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总结了唐代及以前的茶文化,并创造性提出“煎茶法”。本书采用权威底本,注释和译文力求准确晓畅,每章配有点评文字,介绍内容并梳理茶文化历史。双色印刷,插入古画和茶具图,直观展示茶具变迁和采制品饮流程,深入解读茶文化的内涵。
活色生香,带你回到烟火四溢的老北京。
民俗学家邓云乡基于其学术背景和个人经历,还原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他从岁时风物的角度出发,结合历史资料,描绘了老北京的民俗情况。书中,《桃花图》描绘了桃花盛开的美好画面,也有画卷描绘了人们踏青的活动,展现了老北京春季的生活情趣和民俗风情。书中包含严谨的史料考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勾勒出一幅既细腻又充满情感的民俗图景。
立春 | 修心养性
心灵教育,以美为径
在传统文化中,立春被视为一个吉祥的日子,不仅标志着季节的更替,更是象征着希望与新生的起点。立春是播种的时节,也是修心养性的好时候。

在这个季节,情绪管理特别重要。春季容易因为过怒或焦虑导致肝气过旺,引起身体不适。为了保持心情平和,避免过度激动,我们可以多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适时放松心情。

涵养一颗平静的心,不仅对健康有益,也能培养心灵的美学意趣,让我们更好地享受春天的美好。
让人心灵震颤的书籍,治愈高敏感人群。
也许你是高敏感人群,你是否觉得比别人更能体验到生活的生动性?是否常被认为情绪激动或过度敏感?如果是,这本书专为你打造,帮助你应对强烈的情绪。作者在书中写道:“本书远不止于饮食健康与冥想,还从情绪根源上着手解决问题。”一起疗愈情绪带来的伤痛,利用敏感和情绪天赋,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精神食粮之书,以通俗而深刻的思想指导你的人生。
“大自然让所有事物都披上了一层漂亮的外表,就像蓝色的李子上面呵上的一层薄露。”这本书精选并翻译了叔本华关于审美和美学的多篇通俗易懂的文章,内容涵盖了他对阅读与书籍、建筑美学、音乐、大自然之美、雕塑与图画美的见解。无论你是美学爱好者还是初次接触这些话题,这本书都会让你感受到叔本华思想的魅力,走进一个丰富的美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