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上升至59项。

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的传统都城轴线,北京中轴线由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等15个遗产要素构成。公元1267年,从元大都城开始,参考《周易·考工记》进行理想化设计和建设,在700余年的朝代更替、岁月变迁中不断更新延展,将都城中最重要的功能都纳入中轴线之中,成为着北京城的空间规划之轴和文化之轴。
中轴线是天下秩序的物质缩影
位于中轴线中心位置的,是有六百余年历史的明清故宫。故宫,旧称紫禁城,在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以对称之美,强调万物和谐。“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作为中国皇家宫殿建筑的杰出典范,亦将“中”字体现在空间布局里,成为着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象征。
承袭传统文化,接续现代文明。
已有600年历史的紫禁城中流淌着的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血脉。故宫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窗口,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代表性符号,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具有独特意义。作为故宫博物院第五代掌门人郑欣淼心血凝聚的“故宫传”,从紫禁城作为皇宫的建设史、作为朝廷的政治史、作为宫廷的生活史、作为故宫的博物院史四个方面着眼,将紫禁城置于大历史、大文化的格局中,并将生动的图片置于其中,立体、全面地描摹着一个真实的故宫,呈现出一部关于紫禁城的整体史。
中轴线是延续不断的城市脉络
2008年,在北京召开奥运会前夕,《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谈到“中轴线”:“我们丈量这梦想的轨迹,抚摸着一个民族的兴衰”。

2011年,北京市正式提出“中轴线”申遗行动方案;
2012年至2016年的申遗启动阶段,北京中轴线专项工作组成立;
2017年至2021年的全面加速阶段,对“中轴线”上的景观和古建筑进行了整理修缮;
2022年至2024年的攻坚冲刺阶段,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政府出台多项遗产保护条例和规划,取得正阳桥、天桥、南段道路遗址的重大发现,填补了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的“空白”。

十二载申遗路风雨兼程,在这一刻终于取得圆满,这座千年古都,将会带着新的生机与活力,将“中”“和”的传统哲学思想在全世界传播开来。
梳理首都古今变迁,了解中轴线布局伟大创举。
从古至今,中国众多古城都是基于城市轴线发展起来的。北京中轴线贯通南北,如同城市的脊梁将整个北京城的布局缓缓铺展开。以翻页图画的形式还原首都中轴线建筑的变迁,向读者介绍北京中轴线的形成以及象征意义。十几张饱含岁月感的老照片,承载着繁华与落寞并存的百年更迭,在领略北京中轴线建筑恢弘壮美的同时,也体会背后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与风俗民情。
中轴线是多元传统的空间载体
7.8公里的中轴线,每一处都有自己的主题。现代中国的政治中心,老北京的商业中心,伴随而生的京剧、老手艺等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为今天留下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传统北京地域的文化特色。以“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为抓手带动着北京老城整体保护,深入挖掘老城历史文化资源,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
北京城从小村庄到大都市的发展史。
作者侯仁之一生致力于北京历史地理的研究,通过精选他在建国后所撰写的五十五篇相关作品。从河湖水系和地理环境入手,通过详细的历史考证和地理分析,系统地揭示北京城起源、形成、发展、城址转移的全过程。论述中饱含作者对北京城的深厚感情。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开创作用,对于今天的城市规划与保护依然极具参考价值。
中轴线是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从钟鼓楼到永定门,从晨钟暮鼓到国定民安,七百多年的冬去春来,它就那样静静地承担着一个都城的使命,反映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模型,见证着中国社会从传统王朝转变为现代国家的历史变革。作为一种东方传统的城市设计理念和建筑艺术,在历史性与现代性的交融中,犹如脊梁一般支撑着城市发展。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一部中国古都史,一部浓缩的中国史。
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整个国家的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大大小小200多座都城。历朝历代建都依据的又是什么?以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郑州、大同、成都等十大古都为切入点,从时间到空间、从历史到地理、从经济到军事、从文化到生态,多角度全方位探寻着中国建都条件的演变和中国历史的内涵与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