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第五个节气,代表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唐朝元稹在《小暑六月节》中写道:“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自小暑起便进入多雨多雷暴的时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烹茶读书,心静消暑,我们顺着节气美学的藤蔓,整理了这份美育书单,带你走进竹密荷香的夏天。
小暑 | 风物美学
何以晓烦暑,唯有诵诗书
小暑,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道:“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小暑是入伏的前奏,是一年中最为潮湿、闷热的时候。此时阳光猛烈、雨水增多,水稻、棉花等农作物迎来了成长的黄金时期。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此时再难有凉风吹过,热浪蒸腾;炎热的天气让蟋蟀离开了田野,来到庭院墙角避暑;老鹰也因气温太高而开始在更为清凉的高空活动。

自古以来,人们便将花作为节气的信使。小暑时期的花信风为:一候八仙花,二候荷花,三候凌霄。八仙花即绣球,代表祈福纳祥的好兆头;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芬芳高洁,是“花中之君子”;凌霄花被赋予了坚毅攀登的精神象征,有着向上的生命力。

山风散浮热,不觉夏日长。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从历史中寻找美的灵感,写下无数佳作。希望你能在这些文字间,感受不同时代的风景与人情。
带你在时光流转中品味唐朝诗人的夏日时光。
小暑时节,莲花已开,王昌龄写下“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的采莲曲,徐凝在酷热下“避暑临溪坐,何妨直钓鱼”寻觅清凉,韩愈正盛赞自己的池塘“瓦找晨朝水自清,小虫无数不知名”……我们和唐朝诗人共享同一方水土,承载同一种文化根基。

中华大地上风俗迥异,却在二十四节气的指引下产生文化的共振,带来彼此相连的生命体验。独特的习俗传承更是文明的维系,这本以二十四节气与物候为脉络的唐诗解读,将带你在时序流转中,与古老的智慧在跨越千年的时光里激荡共鸣。
寻觅世间万物的诗意,体会国学大家的洒脱人生。
学界泰斗季羡林在国学、文学翻译、文化传承等领域均做出斐然的贡献。他的学术是严肃的、一丝不苟的,他的生活却是活泼的、欢喜的,这本洋溢着夏日风趣的散文集,将为你展现这位文学大家自由又洒脱的另面人生。

荷香清幽,雪猫扑影,季羡林先生在故乡的平淡风景里悟出灵动的诗意。世间万物均值得被热爱,他眼中的盛夏,是月下盛开的塘荷,是融融氤氲的槐花,也是白猫跃过竹影时的细碎阳光。在他朴素的笔触下,大千世界里的欢喜与忧思跃然纸上,为燥热的夏日独添一份幽然的清凉。
小暑 | 躬行实践
闲坐荫下,踏歌而行
自古以来,小暑便有“食新”“吃伏羊”“吃伏面”等习俗。将新打的米、麦子制成米饼、面条,表达对秋后五谷丰登的祈愿。自古民谚言“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伏羊”,即入伏后的羊肉,能够以热制热,排湿驱毒。

古代劳动人民在自然节律下安排农事活动,在节气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充满智慧的农耕生活体系。北方一些地区便有“小暑舐牛”的风俗。“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据说改善伙食后的牛不易出汗,身体更加健壮,有利于耕作。

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充满了对未来的祝愿。美育中的情操教育也鼓励我们,不妨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的实践态度。让我们跟随书中的指引,一起行动起来吧。
从苏东坡的美食之路里回看他的鲜活人生。
从眉州到黄州、惠州、儋州,尽管一路遭遇贬谪,但苏轼却能在困顿中勾勒出一场场味蕾盛宴,东坡肉、东坡豆腐等美食秘方也和他的诗文一起流传至今。被贬黄州,那就“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再贬岭南,不如“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热爱美味的背后是他拒绝内耗,自得其乐的人生哲学。

苏东坡有关“吃”的文字,都被收录在了这本“苏式美食地图”里。知名美食作家林卫辉捕捉到苏轼作品中的美食元素,以苏轼在30多地所遇、所尝的美食记录为线索,还原了他的“吃货”人生。暑期已至,让我们沿着苏式美食路线的香气,在书中开启一场疗愈人生的美味旅行吧!
用嗅觉唤醒回忆里的美好瞬间。
提起夏天,首先回忆起的是童年的暑假:或是洒满阳光的空气,或是防晒霜的香味,抑或是糖果和油墨香,记忆在熟悉的气味里“就像口香糖和橡皮泥一样无限延伸”。作者试图建立起一个气味博物馆,用“有意识的档案”来留存那些易逝的、仅存于当下的嗅觉体验。

这本嗅觉历史文化调查档案收集了38种气味的来源、文学塑造与文化意涵,并与香水中的气味元素相结合,从泥土、大海到铅笔、沥青,作者用诗意的语言将人们最熟悉的气味转化为连接记忆的纽带,唤醒珍贵的美好瞬间。
小暑 | 修心养性
静水映天光,心远自清凉
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小暑正是一年里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工作之时宜劳逸结合,补气血护阳气。饮食上应选择甘淡、性平稍凉的食物,消暑祛湿的同时,应避免贪凉,以防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炎炎夏日出汗较多,人体消耗能量大,易生疲惫、乏力之感,因此不宜进行强度大的运动,少动多静,避免大汗淋漓。

书香散浮热,不觉夏日长。一方静谧的书香角落,便是最佳消暑配方。让我们一同在书籍中寻得夏日的独特诗意,在文字的清凉里,偷得浮生半日闲。
允许自己的“失控”,接纳每一种情绪的释放。
为什么总是无法控制情绪?情绪只会让事情更糟吗?神经学科学家迪安·博内特从自己亲历的情绪失控与重建出发,溯源背后的神经机制。迪安作为神经科学家的同时又因其诙谐的文风被誉为“治愈系幽默大师”,他用兼具专业性与易读性的笔触,教会你接纳自己的情绪。

事实上,情绪爆发是一种保护模式,是大脑经过6亿年演化后的生存本能。愿这本有趣的情绪说明书,能够让你理解自己的焦虑、烦躁与泪水,允许每一种情绪的释放。
爱上身体力行的自己,允许一切“慢慢来”。
“在‘爱自己’这件事上,体验和真实,会给你提供无穷的力量。”在这个时间在加速、情绪被压抑的时代里,我们总因为没有达到“完美的自己”而内耗、怀疑。这本能够陪你一起穿越情绪低谷的小书,用漫画绘本的轻盈形式剖析焦虑背后的心理动机,带你相信自我接纳的力量,坦荡地拥抱自己。

书中从心理学的专业视角重现了不同人生课题下的心理困境,原生家庭、职场关系、恋爱婚姻,你都能在书中找到治愈的答案。作者用十八个心理咨询的真实故事,向我们展示一个个不完美的个体如何放下“理想自我”的执念,爱上身体力行的人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允许一切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