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
陈先达
本书是陈先达老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文章的丰富与扩充,也是对陈老师以“文化”为主题的文章的重新梳理。本书关于文化的内涵、中国文化的精神、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的责任等一系列重大议题的论述,对于从事文化研究和思想理论工作的学者具有重要理论启示价值,与此同时,本书也是党中央精神以及文化理论向大众的普及,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
中国科技之路·卫生卷:健康中国
王辰
为组织落实好中宣部关于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选题和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选题的编写出版工作,中国编辑学会组织策划《中国科技之路》丛书(15册)。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来,新中国成立71年来,改革开放42年来,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发展的历程、成果、贡献凝聚而成的科技实力与自信。本书通过梳理卫生健康中国百年历史画卷,展示中国科技之路中健康之路的重大科技成就、重大科研成果、重大科技产品、重大科技事件、重大科技政策、重要科技人物,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技自信和文化自信,体现科技为民的初心和使命,从而为党和国家 “立心”,为人民健康“立命”,为科技强国“立力”,为健康中国“立信”,为民族复兴“立基”,为儿童青少年“立志”。全书采取“6+1”的编写模式,包括基础、临床、口腔、公卫、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和信息6个西医方向大学科和1个中医大学科。
世界是部金融史
陈雨露
本书以时间为纲,以国家、人物、事件为目,围绕金融这个核心,采用诙谐生动的语言,将希腊、罗马、法兰西、西班牙、荷兰、日不落帝国、美国、克洛维、查理一世、约翰·劳、摩根、索罗斯、六一农、郁金香、南海事件、次贷危机等这些牛国、牛人以及牛事一一展现,并紧扣当前“美元量化宽松”“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等金融热点,读之让人知行获益。
重返狼群背后的故事
李微漪
2010年,动物画家李微漪在若尔盖草原上救回了一只落难的狼崽,给他取名为“格林”。为了让格林能够重回荒野,她陪伴小狼在草原上经受磨炼和野化,在相依相伴九个月后,格林成为世界上第一匹由人类抚养长大又成功重返狼群的狼。此间和其后,一系列“人狼情未了”的动人篇章在若尔盖上空千回百转。 李微漪的励志和“亲子”故事借《重返狼群》的书籍和纪录片在大江南北传扬数载。传记作家红娟在2021年春天走进了李微漪的精神世界,她不光收获很多有关狼的知识,更探问到了“狼妈”李微漪对于亲情、生命、自由和自然的思考。原来,李微漪的过人胆识和非凡经历,源于父母给予她的包容教育。 《重返狼群背后的故事》就这样在她俩的笔端涓涓流出,既温婉唯美,又洒脱谐趣。“格林还活着!”荒原王者的故事在她们的指尖下双线呈现、各展姿采。
目光
陶勇,李润
《目光》是一本医生的沉思录,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成长的启示录。书中包含了陶勇从医二十年来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对生死的看法,对人性善恶的思辨,对放弃与坚守、少数与多数的选择,对医患关系的审视……他的文字就像是他的手术刀,将人间种种悲欢都精准而细腻地在窄小的纸面上铺开、沉淀,他想治好每个人的病,也想医好每个人的心。虽然被伤事件迫使他的人生转变了方向,但是他一直坚持的以仁心做事的信仰,从未改变。他说:“初心放在z大的诱惑和最深的伤害里才能检验其珍贵——我不是神,但愿意继续发出我的微光。”他的目光依旧笃定,步履从容,心性坚韧,他相信希望的力量,相信爱可以治愈世间一切的苦难,相信每一双眼睛的背后,都是光明。
寻找张展
孙惠芬
《寻找张展》是一部以反映当代青年成长为主题的原创长篇小说作品。作品结构独特,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寻找”,讲述“我”在国内为了儿子的科研而苦苦寻找儿子的高中同学张展,在寻找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张展成长中重要的几个人物,但是他们口中的张展是截然不同的张展。直到“我”见到了张展本人,但是他对“我”的完全的回避使“我”依然处于迷茫之中,更增加了奇心。下部“张展”,讲述正当“我”为无法了解到张展的行为举止、内心世界之时,张展却给“我”一封长信,而这封长信加之“我”的点评,就组成了书稿的下半部分,在下部中,张展将他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我”,最终真相大白。
平生六记
曾彦修
曾彦修先生的回忆录。篇幅不长,只有六记,却记下了他人生中记忆最为深刻的几件事,都和普通人的命运相关,都充满了人道主义光辉。“我写此书,有一个微小的希望,即:对任何人的生命和声誉,均应该予以无比尊重,这是人与非人的界线,千万不要去做相反的事,或颂扬相反的东西。”
创造性心理学
林崇德
《创造性心理学》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出版的又一部重大学术研究著作。作者在自己和研究团队几十年创新性心理学研究基础上,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创造性心理学研究历史与现状,深入分析了创造性心理结构的构成因素和环境因素,提出创造性人才由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智力因素)和创造性人格(创造性非智力因素)组成的观点,并进一步从创造性环境、创造力的生物学基础、创造性发展、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心理健康与创造性、创造性教育六个角度,以翔实的实证数据论证了创造性心理学研究对于人才发展和培养的具体价值,指出了创造性心理学研究的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黄氏理伤手法荟萃
黄崇侠
《黄氏理伤手法荟萃》以广东省名中医黄敏老先生的学术思想为立书之根本,以广州市正骨医院康复科主任、黄老先生长子黄崇侠先生三十余年手法治疗软组织损伤常见疾病的临床经验为立书之基础。 本书包括黄敏理伤手法概论、黄敏理伤手法应用篇及黄敏理伤手法治疗篇三部分。 概论包括了黄敏理伤手法的理论基础,手法特点、诊断体系及适应症禁忌症。应用篇对常见的55组肌肉损伤的解剖、损伤机制及急慢性期治疗的异同阐述软组织损伤的基本步骤。治疗篇对23个高发的筋伤病变系统的阐述其病因病机、疾病解剖要点,症状体征及系统完善治疗。图文并茂,简而易学。
海底隧道
杨志军
这是著名作家杨志军首部以人物为主的长篇少儿小说力作。小男孩圆圆自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乡下海边,从未见过爸爸妈妈的他,在经历奶奶爷爷相继去世后,不得不来到城市和父母姐姐一起生活。尽管全家人无微不至,但长久的亲情缺失使圆圆一时间难以融入,与乡下小伙伴的联络和对张老师的思念成为圆圆心中唯一的慰藉。悠悠时光和生活的波澜渐渐抚平了圆圆幼小心灵的伤口,当成长的大门向他徐徐打开,生活的真相令他吃惊又震撼——身为祖国第一代原子弹科学家的爸爸妈妈,其实无比地爱着他,只是保守秘密远赴戈壁的使命让他们缺失了他的童年。海底隧道是一条渴盼团圆的梦想之路,也是无数为祖国奉献者的家庭用思念、坚持、奉献与爱构建的,连接童年和未来,连接人心和世界的真正的通途。
严家炎全集
严家炎
《严家炎全集》是著名文学史家、文学评论家,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领军人物”严家炎先生,挑选其有代表性的文章或书籍,汇编而成的十卷本文集。是其一生的学术思想总结。其内容多与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批评的热门话题相互辉映,比如关于“五四”文学革命的性质;比如“文革”后拨乱反正,重上文学研究正轨的诸多问题;发掘和梳理现代文学史上各流派的贡献;还有对鲁迅复调小说的发现和评论;对金庸为代表的武侠小说的肯定和研究;以及对文学史分期的思考和讨论;等等。 根据这些文章的内在逻辑,分别收入了第一卷《考辨集》,第二卷《知春集》,第三卷《求实集》,第四卷《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第五卷《论鲁迅的复调小说》,第六卷《金庸小说论稿》,第七卷《问学集》,第八卷《朝闻集》,第九卷《随笔集》和第十卷《对话集》。
为什么是深圳
陈启文
长篇报告文学《为什么是深圳》以宏大的视野为我们展开一幅深圳的历史画卷,全景式记录深圳从1980年到2020年40年里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也是中国走向全球化的先行者,勇立潮头,经历多次转型,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认知下,最终找准了自己的发展之路——科技创新。作者视角独特,选取四家企业:位列世界500强的科技企业华为和腾讯,21世纪强力崛起的创新企业大疆和云天励飞,讲述它们的创新创业故事。从这四家企业的生动故事中我们可以窥斑见豹,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深圳市政府的政策和制度支持、企业家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使命感、“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在深圳四十年腾飞中缺一不可,这是对“为什么是深圳”这一时代追问最好的回答。
百年见证
曾思玉
《百年见证》是一部以曾思玉将军自身经历为背景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书翔实地记述了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丰富了党史、军事的内涵。该书著作价值真实可信。一是作者超凡的记忆力。二是作者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养成了将每一天工作、战斗记录下来的习惯。他的日记、笔记、战斗总结等第一手材料构成了其回忆内容的主要来源。不仅如此,在完成本书的过程中,作者还到相关档案馆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到实地进行考察。许多内容补充了以往历史记载的空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都在作者的笔下得到详细记载、系统论述和分析。
西海固笔记
季栋梁
宁夏西海固,因历史上辖西吉、海原、固原三县而得名,与甘肃河西、定西并称为“三西”地区。此地曾“苦瘠甲于天下”,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定为世界上二十二个“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1982年12月,国家启动实施“三西”农业建设扶贫工程,开了中国区域性整体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先河。1996年,中央做出推进东西对口协作的战略部署。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兼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同志带队到宁夏考察,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这一重要战略决策,其后又三次踏上这片土地。二十多年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主动扛起对口帮扶宁夏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将单向扶贫拓展到两省(区)经济社会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全领域广覆盖的深度协作,与宁夏人民一起创造了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帮扶的“闽宁模式”。西海固地区与全国各地同步迈入了小康社会。作家季栋梁是土生土长的西海固人,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清楚地了解:近半个世纪西海固的历史,就是一部扶贫的历史;西海固的扶贫史,就是新中国扶贫史的缩影。在《西海固笔记》中,他以自己的独特观察和细腻笔触,全景式、多方位抒写西海固这片土地两千年的沧桑巨变,以及巨变背后的时代缩影和精神嬗变,直抵历史和人心深处。作品以贴近现实的创作见证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历史进程,选取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如“吊庄移民”“梯田建设”“盐池治沙”“扬黄灌溉”“井窖工程”“劳务输出”“菌草种植”“滩羊银行”等等,通过实实在在的生活变迁,以大量翔实的资料和数据,令人信服地反映了西海固地区的巨大变化,写出了新时代的重大主题。
给孩子讲宇宙
李淼、王爽
地球是什么样的?宇宙是什么样的?宇宙是怎么起源的?宇宙会不会有末日?这是著名物理学家李淼写给孩子的宇宙学普及读物。几千年来,人类从未停止探索自己栖居的世界和望见的星空。从用太阳光测算地球周长,到用电磁波证实宇宙起源;从根据月食推测地球形状,到用标准烛光测量天体距离……淼叔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将我们带回一代代伟大天才的思考现场,开启非同一般的科学思维。书中也配有艺术插画和珍贵宇宙图片,小读者们能张开想象的翅膀,遥想神秘又迷人的宇宙,惊叹于造物的神奇和人类永无止境的求知欲。
天晓:1921
徐剑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天晓:1921》聚焦这个黑暗与黎明交替的历史时间节点,展开了一次庄严的追溯和书写。作品在建党大业参与者人生命运和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交织流转的观照透视中,以翔实之笔和深刻之思,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给予了在场、全景和分镜头式描写,对什么是共产党人真正的初心使命和信仰信念,进行了扣人心弦的文学诠释。
千万与春住
张欣
培训中心主任滕纳蜜精明决断,她的生活却如一盘错乱棋局:儿子薛狮狮在四岁半时不慎丢失;与丈夫薛一峰的婚姻破裂;跟少女时期*的闺密夏语冰也断了联系。与学生时代平淡无奇的纳蜜相比,夏语冰是天之骄女,美貌聪慧,家世优渥。育有一子后移居美国,在她的悉心栽培下,儿子小桑君成长为心地善良、手艺高超的厨艺师。然而,随着薛狮狮的下落被警方发现,多年前隐藏的一个足以毁灭几个家庭的秘密也被揭发……
华南海岸带乡土植物及其生态恢复利用
王瑞江
在对华南地区海岸带和近岸岛屿的气候、土壤、植被和生物资源利用等进行综合调查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166种华南地区海岸带的代表性乡土植物,可作为华南地区海岸带荒坡台地、海岸河口和潮间带植被恢复的工具种。为了全面认知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和应用可行性,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描述了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育苗和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书把植物分类学和植物生态学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有机结合,内容丰富,资料全面,对于从事生态恢复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供从事海岸带生态恢复、边坡绿化、堤坝防护、湿地保护和景观设计和建设的科研、管理、教学、实践等人员参考。
读懂中国共产党
谢春涛
《读懂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的历史为主线,全面系统地解读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执政理念、治国方略和伟大成就,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伟大成就。 《读懂中国共产党》全书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以及建设、改革成就为主轴,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生态文明等诸多领域。通过丰富生动的史实,深入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
青少年创新思维培养丛书(全三册)
尹传红
“青少年创新思维培养丛书”共3册:《探索的足迹》《创新的力量》《思想的锋芒》,本丛书选材广泛,所描写的对象几乎囊括了古今中外一系列对人类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创新者。从他们的人生、事业发展的关键场景或重要时刻切入,以叙事性的风格展开,讲述他们不同寻常的人生故事。丛书着重介绍他们怎样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以及怎样提出与众不同的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最终获得成功。丛书运用视觉化的呈现方式和趣味性的表达方式,向青少年展现了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创新思维成果。
拯救天才
王林柏
少年麦可拥有智商惊人的大脑,却解不开如何与人相处这道难题。当他为此愤怒灰心时,来自未来拯救天才协会的时光机器突然出现。原来,麦可在未来正是这个协会的会长。麦可和同学乔乔乘坐着它,来到中国的西周时期,去拯救一位叫作偃师的天才工匠。周穆王、造父等中国古代人物接连登场,牛顿、阿基米德等外国科学家也在时空中交错。在这趟不寻常的旅行中,是谁获得了拯救?又是谁获得了成长?
中国古代机械复原研究
陆敬严
此书从追本溯源的角度,通过复原再现中国古代先进机械。这部独树一帜的著作不仅传承了中国机械文明,还将其普及给大众,诠释了“工匠精神”。读者从一件件精妙的古代机械器具可以看到先人的聪慧、敬业以及精益求精。中国古代机械模型复原是中国古代机械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按用途对中国古代机械复原模型分门别类,对它们的性能、特点、外形及结构,以及产生背景等方面做深入解读,书中不少机械复原模型的相关资料和主要结构尺寸为首次公诸于世。
遥远的向日葵地
李娟
广受好评的新生代非虚构散文写手李娟继“羊道”三部曲后全新力作。母亲带着家禽、牲畜,举家迁徙乌伦古河岸的戈壁,定居在葵花地边的“冬窝子”,开始一段充满艰辛与奇遇的耕种生活。荒漠上开辟的百亩葵花地,经历鹅喉羚啃食、三次补种,又接连遭遇干旱、虫害,直至收获,中间是微弱的希望和漫长等待……在这些吉光片羽的记录中,作者首次集中将思绪汇聚于自己家族成员的生活细微,他们与无垠荒漠构成完整的生态样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
徐崇温
党的十七大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我们回首历史、瞻望未来得出的“坚定的结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自此,中国道路也成了我国理论界热烈讨论、精心阐述的重要课题。中国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路,超越了人类历史上实现现代化的所有方式,就是说,既超越了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又超越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本书除“序言”外,共分七章,分别是:“奇迹及其根源”、“中国道路的由来”、“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道路与模式”、“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路”、“中国道路在与时俱进”、“国际影响与世界意义”。本书结构严谨,数据翔实,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种因素系统作用的高度详细解读了与中国道路相关的一系列关系,展现出了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