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精品有声
精品有声
情商(解读书)
回声FM【播】、丹尼尔·戈尔曼【著】
"智商即命运吗?其实智商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重要。 《情商》一书不仅打破了长久以来智商的天生决定论,更为心理学界探讨已久的“情绪智慧”问题提出关键性的解释。丹尼尔·戈尔曼认为,由于没有考虑到对人类行为产生重大作用的一系列关键能力,我们对人类智力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局限。 作者利用大脑与行为科学的突破性研究,说明了高智商的人表现不佳、普通智商的人表现良好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自我意识、自律和同理心,它们不是天生固有的,却能为我们另辟蹊径。情绪智力成形于我们的童年时期,但可在成年时期继续培育和加强——这对我们的健康、人际关系以及工作将会产生直接益处。 情商是一种基本生存能力,决定你其他心智能力的表现,也决定你一生的走向与成就。"
自控力(解读书)
回声FM【播】、凯利·麦格尼格尔【著】
"《自控力》是斯坦福大学广受欢迎心理学课程。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框架,讲述了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如何发生作用,以及为何自控力如此重要。 作为一名健康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管理压力,并在生活中做出积极的改变。多年来,通过观察学生们是如何控制选择的,她意识到,人们关于自控的很多看法实际上妨碍了我们取得成功。例如,把自控力当作一种美德,可能会让初衷良好的目标脱离正轨。所以,麦格尼格尔要求她的学生了解影响自控的生理学基础、心理陷阱和各种社会因素。"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解读)
李锐【播】、比尔·博内特【著】
比尔·博内特和戴夫·伊万斯在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时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虽然他们的设计理念可以帮助人们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却无法帮助人们设计出有趣的生活。于是,他们决定把设计思维运用到人生中,并在斯坦福大学任教时开设了一门人生设计课,这门课程近几年已经成为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之一。后来,又开设了一个工作室,叫“设计你的人生”,帮助很多迷茫的人设计人生。这本书就是他们在教学和工作中积累的精华内容,书中有很多颠覆性的观点,充满了启迪。
话说周氏兄弟(解读)
于浩【播】、钱理群【著】
2000年前后,随着各路学者对民国史料的打捞和解读,学界、坊间、互联网世界的角角落落,都掀起了一股“民国热”,“民国”主题的出版物充斥市场,然而对民国思想遗产的严肃研究却少之又少,钱理群教授这本《话说周氏兄弟》就是其中的一股清流。
红岩(解读)
悠悠【播】、罗广斌【著】
国共第二次分裂后,共产党在重庆的斗争转入地下。因为叛徒甫志高的出卖,许云峰、成岗、江姐、刘思扬、余新江等人被捕,一时间,党的队伍遭到了重创。不过,党并未消亡,在渣滓洞、白公馆,革命的激情再次点燃。这是一部革命题材的小说,作者要描绘的不是一个个空洞的革命口号,而是要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为我们再现黑暗年代中,革命者坚贞不屈地争取自由和解放的动人场景。
周思源正解金陵十二钗(解读)
滕欢【播】、周思源【著】
20世纪20年代是红学开天辟地的新纪元,在此之前,主流观点认为《红楼梦》影射的是明清后宫秘史,或翻版豪门望族的狗血家庭,类似于现在的后宫乱斗剧。 直到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胡适,挖掘了大量的曹雪芹生平资料,以及带有脂砚斋批语的早期抄本后,才证明《红楼梦》是曹雪芹本人的自叙传,纠正了“红学”走向。 然而,让胡适始料不及的是,20世纪中期以后,他的“自叙传”理论被演绎的越来越荒诞不经,甚至在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成为新索隐派,比旧索隐派更加捕风捉影、荒诞不经。这本《正解金陵十二钗》,作者主要就是针对这股歪风邪气而出的。 书中,作者反复强调,要分清小说和历史,主张红学研究的当务之急是回归文本、回归常识。
宋代市民生活(解读)
李锐【播】、伊永文【著】
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提醒关心历史的朋友,不要忽略普通老百姓生活里的趣味和启示,真正的历史就隐藏在那市井小民的生活中。总体来说,该书既有趣又有料,虽不足以作为历史研究资料所用,但是普通读者闲读一下,了解了解宋代市民过的小日子,跟我们现在有什么不一样,倒也有滋有味。
诗词格律概要(解读)
于浩【播】、王力【著】
这本书是国学大师王力教授的经典著作,全书简明扼要地总结了诗词格律。通过掌握诗词格律的知识,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音乐美感,同时可以更专业地鉴赏古典诗词。
五四之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解读)
李锐【播】、林贤治【著】
这本《五四之魂》就是在重新检讨和认识五四。作者不是单纯讲1919年5月4日那一天的历史,而是把五四放在了一个更长的历史维度上,去分析和观察。长期以来,人们大多认为只有爱国是五四的核心,但其实这样的五四是不完整的。德国思想家齐美尔说:“没有暴风雨,将会是一个多么污浊的天空!”真正的五四就是一场暴风雨,它指向的是各种保守、僵化、顽固以及愚昧。它是一种冲击,一种洗礼,一种启蒙,一种新生。
大商人:影响中国的近代实业家们(解读)
于浩【播】、傅国涌【著】
《大商人》这本书把中国现代企业家的根,追到了张謇、荣氏兄弟、穆藕初、范旭东、刘鸿生以及卢作孚等人身上。他们身份不同、阅历不同,甚至性格也不同,但无一例外,都走上了发展实业,并以实业救国的道路。这是一本以历史故事为主线,来探寻中国企业家来龙去脉的书。这本书史料丰富,言辞有据,而且蕴含了许多关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经验。可以说,这是一本适合当下深读、深思的书。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解读)
李锐【播】、尤西林【著】
这本书算得上是研究知识分子的经典之作。面对当代中国人文精神式微的现状,以及知识分子自我定位的困境,作者从思想史和人文哲学的角度出发,梳理了知识分子的起源与演变历程,重新阐释了知识分子的概念和本质,并力图以此来指出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位置及其使命。
中国文化读本(解读)
滕欢【播】、叶朗【著】
这本书精选中国文化中一些最有特色的内容和亮点,用典型的事例和材料进行具体和深入的介绍。读者通过这本书,一定能对中华文化有更全面、更生动、更深入的认识。
早晨从中午开始(解读)
悠悠【播】、路遥【著】
路遥的早晨是从中午开始的。这里的早晨首先是指生活上的早晨。路遥喜欢夜晚工作,所以,他总是在中午才起床。其次,这里的早晨,也是他创作上的早晨,也就是他创作的黄金时间。为了完成《平凡的世界》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路遥先后投入了长达六年的光阴。这期间所经历的兴奋、孤独、颓丧、恐惧以及欣喜,远远超出常人的理解。
中国文学史(解读)
于浩【播】、钱穆【著】
这本书是叶龙根据钱穆生前的课堂讲稿整理编辑出来的。钱穆1949年迁居香港,并且创办新亚书院,由于条件简陋,身为校长的他亲自担任多门课程的讲师,其中就有一门中国文学史的课。叶龙正好修习了这门课,而且非常善于记笔记,他几乎把钱穆在课堂上讲的每句话都记录了下来,这才有了今天这本《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解读)
于浩【播】、李国文【著】
这部《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以文人与政治为主线,对36 位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做了较为深刻的分析。这些人当中,既有我们熟悉的屈原、方孝孺、谭嗣同等人,也有不太熟悉的明代思想家何心隐,明末清初的儒将张煌言等。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历史类散文集。作者以一种看似戏谑和幽默,实则冷峻和严肃的笔法,为我们再现了那些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在故事性、感染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上,有着与众不同的一面,能让我们很好地进入历史,把握历史的细节。
傅雷家书(解读)
李锐【播】、傅雷【著】
《傅雷家书》描写的是傅雷通过书信,和两个儿子进行思想沟通和灵魂交流的内容。这里面,既有对如何做人的探讨,也有关于艺术的交流和碰撞,甚至还有对如何生活,如何经营婚姻和家庭的指导。在儿子面前,傅雷的态度是真诚的。他从不把自己放在一个父亲的位置上,而是像个朋友一样,真诚地诉说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傅雷家书》是一本饱含人间真情的书信集,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书信虽然写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但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
病隙碎笔(解读)
林嘉【播】、史铁生【著】
当代文学大家史铁生的长篇哲思散文《病隙碎笔》,是一部充满了深刻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这部作品是他从身患尿毒症、接受透析开始,用四年时间写成,是“在深刻的困境中,对神性和人生终极意义所做的一次艰苦卓绝而又辉煌壮丽的追问与眺望”。 在书中,史铁生从生命的困惑与痛苦出发,对所处的世界和时代进行审视,对人生意义和精神寄托不断追问。用生动优美而通俗的语言,探索我们都要面对的人生命题:命运、爱情、金钱、人性、信仰、健康的心灵、向上的精神……字字珠玑,充满智慧和安详。在史铁生幽默旷达的行文中,他自由的心魂漫游在世界和人生的无疆之域,启迪人们重新寻获爱与信。
目送(解读)
悠悠【播】、龙应台【著】
《目送》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散文集。龙应台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了人生的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也写出了人世间的缠绵不舍和绝然虚无。人人读了之后都会对此产生共鸣,因为龙应台所描写的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
少有人走的路(解读)
悠悠【播】、斯科特·派克【著】
本书被西方媒体誉为“来自上帝之手”的时代杰作,书中向我们展示了心智成熟之路的艰辛,这注定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而我们只有勇敢地面对挑战,才能最终到达人生的新境界。
第一印象心理学(解读)
滕欢【播】、安·德玛瑞斯【著】
《第一印象心理学》首次出版于2004年,一出版,立马受到了主流媒体的热捧。与其他讲述第一印象的书不同,这本书汇总了大量的案例,深入剖析了第一印象形成的机制,并在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对众多影响第一印象的因素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不仅如此,书中还详细讲述了如何把知识应用到实战,从而更好地成为社交场的宠儿。
潜意识 : 控制你行为的秘密(解读)
于浩【播】、列纳德·蒙洛迪诺【著】
《潜意识》是列纳德·蒙洛迪诺的代表作之一。本书用幽默的语言、丰富的心理学实验、真实的生活案例,呈现了一场关于潜意识的心理学盛宴。读完这本书,你能发现潜意识的积极作用,彻底颠覆认识自己的方式。
给情绪多点时间:与世界相处的正确方式(解读)
滕欢【播】、洪仲清【著】
关于如何管理情绪,《给情绪多点时间》这本书,可以提供很好的答案。情绪是人特有的属性,是无法摆脱的。但人可以管理情绪,也就是合理调节情绪,不让情绪导致恶果。情绪是一种能量,要管理情绪,就必须得给情绪一个释放的出口,如果得不到释放,就会产生消极作用。此外,要管理好情绪,一方面要理性对待那些和自己关系亲近的人,另一方面还要做好自己。
高效能家庭的7个习惯(解读)
滕欢【播】、史蒂芬•柯维【著】
《高效能家庭的7个习惯》是《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的姊妹篇。在这本书里,作者引用了大量的亲身经历,总结了高效能家庭具有的习惯。读者了解、掌握和运用这些习惯,就可以改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从而建立牢固、互爱的高效能家庭。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情绪管理法(解读)
滕欢【播】、约翰•戈特曼【著】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出版于2014年,在书中戈特曼记录了大量的案例和经验,为我们详细讲述了如何培养一个高情商的孩子,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常见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