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
骑鹅旅行记
塞尔玛·拉格洛夫
《骑鹅旅行记》是一部杰出的成长小说,讲述了一个顽皮的十四岁男孩尼尔斯被施了魔法,变成一个拇指大的小人儿,骑着家鹅跟随雁群历经重重艰险,最后又变回人的故事。在这次奇异的旅行中,尼尔斯获得了心灵和身体的双重旅行。他看到了整个瑞典的奇妙景色,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听到了不少传说和故事。在经历了种种困难和危险之后,他受到了锻炼,逐渐改掉了自己调皮捣蛋的坏毛病。最终,尼尔斯恢复了原形,回到家中,变成了一个勇敢、机智、善良、乐于助人的大男孩。这部作品从问世以来广受欢迎,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改编为动画片,风靡全球,被誉为“过去、现在和将来,大人小孩都喜爱的永恒经典”。
花的智慧
莫里斯·梅特林克
《花的智慧》把神秘主义和对自然界的兴趣冶为一炉,代表了象征主义者共有的对物质主义和机械论的反抗,涉及灵魂的永恒,死亡的本质和智慧的获得等问题。
创造进化论
亨利·柏格森
《创造进化论》是法国哲学大师柏格森的巅峰之作,更是为他带来诺贝尔文学奖的传世名著。本书站在生命进化的角度演绎生命的发展历程。不同于环境决定物种演化的观点,创造进化论主张的是生命存在一种与生俱来的冲力,这种冲力是决定物种进化繁衍的主要推动力量。《创造进化论》一书结合了生命哲学的有关内容,成为人类史上重新建构哲学的重要典范,它提出意识具有延续性,一个强有力的证据便是生命的存在。同时《创造进化论》还对人类神秘莫测的直觉做出了相应的解读,披上了一层神秘主义的色彩。作为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创造进化论》也在解放人类思想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布登勃洛克一家
(德)托马斯﹒曼著;李斯等译
本书固然写出了一个家庭消亡的必然趋势,揭露了资产阶级许多丑恶的方面,但是,应该同时指出,托马斯·曼对于这个家庭的消亡是极其同情、极其惋惜的。在他看来,疯狂投机、追求暴利,当然是社会腐化堕落的表现,他对这一切采取揭露的、批判的态度。
巴比特
辛克莱·路易斯
《巴比特》是美国小说家辛克莱·刘易斯的代表作。是一部反映美国商业文化繁盛时期城市商人生活的小说。主人公巴比特是一位成功的房地产商人,过着富足而又平凡的中产阶级生活。然而他受到空虚的袭击,企图寻找另一种“真正的生活”。为此,他外出漫游,尝试过一种玩世不恭的生活,甚至染上了革命情绪。但巴比特又没有勇气去承受接之而来的社会冷落,于是,他重新投入了家庭生活和商人生涯的怀抱,在小说的结尾,巴比特将希望寄托在他的儿子身上。 这本小说不仅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商人形象“巴比特”,还漫画式地表现出美国上19世纪20年代商业文化的方方面面,具有文化观照和艺术欣赏的双重价值。
米佳的爱情
蒲宁
本书共收录了蒲宁的21篇中短篇作品,包括《米佳的爱情》和《幽暗的林荫小径》等名篇,全面展现了作家一生的创作道路和思想变化。蒲宁的作品继承了厚重的俄罗斯文学传统,同时又吸收了东方哲学的思想,反映了作家对古老文化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充满了对和谐、合理、美好的人生真谛的向往和求索。"
大地三部曲3:分家
赛珍珠
《分家》接续前二部。王龙的孙辈们离开耕作与土地,已是地主后裔的他们移居到当时工商业最发达、思想最活跃的沿海城市——上海。王老虎的独生子王源因不堪军阀父亲严苛的军事训练而逃营回乡。战乱又起,王源辗转坐上了开往美国的船。美国地大物博、农业发达,在经历美国姑娘爱情的洗礼之际,两地无家的王源走向未知的命运……
荒原狼
赫尔曼·黑塞
《荒原狼》是赫尔曼·黑塞的代表作,黑塞也因这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主题深刻,引人深思,读者能从作品中体味人生的真谛。故事的开头充满神秘色彩,作者以自序的方式交代了姑妈家的新房客——一位自称“荒原狼”的中年男子,他与整座城市格格不入,每天闭门不出,但是又透露出高贵的学者气质。后来,“荒原狼”消失在城市中,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与“荒原狼”有关的讲述就此展开,他是神秘独特,没有朋友和亲人,孤独地生活在一座不属于自己的城市里,精神和情感都被城市的繁华和热闹所压迫,不会享乐,不知道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在如此的思考和不断的自我探索中,他最终明白,人生是对爱和自由的追逐。
田园交响曲
安德烈·纪德
法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安德烈·纪德的代表作,收录纪德创作生涯的三部小型杰作:《田园交响曲》《帕吕德》《忒修斯》。《田园交响曲》描写一名乡村牧师收养一个盲女,对她关心备至,极力启发她的心智。牧师从悲悯之心出发,一步步堕入情网,给妻子造成极大痛苦。盲女错把感激之情当成爱情,可是她治好了双眼才看清,她爱的是牧师的儿子雅克,她知道这种爱会给一家人带来不幸。在情与义之间承受着折磨的她只有一死,假借采花之机失足落水,香消玉殒。
经典译文系列:我弥留之际
福克纳
本书讲述了美国南方农民本德伦为遵守对妻子的承诺,率领全家将妻子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的“苦难历程”。整整十天的行程灾难重重:大水差点把棺材冲走,后来拉车的骡子被淹死,大火几乎遗体焚化。结果长子失去了一条脚,老二发了疯,三子失去了心爱的马,女儿打胎不成反被药房伙计奸污,小儿子也没得到期望的小火车,而本德伦却装上了假牙并娶回了一位新太太。
爱的荒漠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本书是一本探讨婚姻、爱情、家庭以及人性的小说。故事由主人公雷蒙·古雷热的回忆展开。他与父亲生活在优渥的中产阶级家庭里,被满屋子的人与事挤压出了厌倦感。 他们一眼望见寸草不生的荒漠顺着生活的涸泽渐渐地浸蚀而来,于是踏着各自的节奏转身奔逃。不巧的是,他们爱上了同一个叫做玛丽亚·克罗丝的女人。然而,玛丽亚却没有选择他们俩中的任何一个。 镇上的人都传玛丽亚是个放荡的女人,却不知道她只是想找个可以依靠的港湾。至始至终她都在纯洁与罪恶之间、善与恶之间、幻想与现实之间踯躅徘徊。 她曾在遇到雷蒙·古雷热时认为自己遇到了爱情,但是雷蒙对她的轻视让她逐渐认清了现实,再也无法让任何人走进她的内心。她虽然倍感孤独,但她仍认为温情的家庭也无法使她解脱孤独。
老人与海
欧内斯特·海明威
《老人与海:海明威小说精选》精选海明威具有代表性的中短篇作品,包括《老人与海》《乞力马扎罗的雪》《白象似的群山》《拳击家》《印第安人营地》等经典名篇。《老人与海》是海明威颇有影响的作品,是硬汉文学的传世之作。他以简介犀利的风格,塑造一种挺立不屈的精神形象。海明威的这些作品几十年来影响和鼓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局外人
阿尔贝·加缪
《局外人》(L'tranger)是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创作的中篇小说,于1942年首次出版,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该书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作者通过塑造莫尔索这个行为惊世骇俗、言谈离经叛道的“局外人”形象,充分揭示了这个世界的荒谬性及人与社会的对立状况。
日瓦戈医生
鲍·列·帕斯捷尔纳克
厚厚两卷本《日瓦戈医生》为读者展开的是一幅俄罗斯土地般深厚广袤的时代画卷: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年轻的外科医生日瓦戈,一次大战期间在沙皇军队供职,眼见沙皇的虚弱无能和旧军队的腐败,聪颖的心灵预感到革命力量的日趋成熟,期待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新生,并以积极的行动拥护新的政权。然而国内战争的严酷现实,以及新政权随后的一系列政策实施,使这位诚实、正直的旧知识分子,对于暴力和集权产生了深切的怀疑和忧惧,在被迫而有系统的双重生活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小说的另一条重要脉络是日瓦戈与拉拉之间曲折的爱情,尤为世人称道的是他们在避难的瓦雷金诺短暂而闪光的共同生活和诗歌创作,日瓦戈称赞质朴宁静的俄罗斯品质,并向往安静地过自己的生活、做有意义的工作;而这样的人生理想,以及他与拉拉艰难优美的爱情,最终不为严酷的现实所容。译者在译序中写道:“这不是一部等闲的小说,它的浓重的传奇色彩,说起来实属罕见,且不带一丝一毫的虚夸和做作,层层都是沉甸甸的历史真实。”意大利《现代》杂志称:“继《战争与和平》后,还没有一部作品能够概括一个如此广阔和如此具有历史意义的时期。”"
人鼠之间
约翰·斯坦贝克
伦尼和乔治是一对相依为命的朋友。伦尼是个傻大个,单纯善良,但心智像个孩子,对毛茸茸的东西十分喜爱。乔治则是个小个子,但是头脑精明,经常帮伦尼收拾烂摊子,伦尼每次闯祸,乔治就必须带着他逃亡,开始永无休止地流浪。 乔治和伦尼有一个小小的梦,希望有一天可以存够钱买一小块地。他们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种种菜,养鸡养猪,养伦尼心爱的兔子。结束流浪的生活。 这一次,乔治再也无法替伦尼处理闯下的祸了,永无休止的流浪终于到了尽头,梦想也到了尽头……
愤怒的葡萄
约翰·斯坦贝克
《愤怒的葡萄》是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于193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愤怒的葡萄》以经济危机时期中部各州农民破产、逃荒和斗争为背景。俄克拉何马和邻近的得克萨斯、堪萨斯、阿肯色各州的农民负债累累,土地被大公司没收,无家可归,只得向西迁移,想在加利福尼亚州寻找出路。 小说以约德一家为代表,记叙了他们一家十二口从俄克拉荷马州向加利福尼亚州逃荒的艰难经历。他们将家中的一切变卖后,换来一辆破旧的汽车,一家坐车向西逃荒。途中年轻的诺亚和康尼则在半路上开了小差。 到了加州,一切并不像他们想像的那样美好,等待他们的仍然是失业、饥饿和困苦。那里的农场主利用剩余的劳动力压低佃农助工资,各地势力敲诈勒索和迫害流浪的农民。于是农民愤怒了,他们团结起来,奋起抗争。小说标题《愤怒的葡萄》中的“愤怒”便是对导致人们贫困的不公的社会制度的强烈抗议。
玉米人
米盖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
《玉米人》是196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主要开创人米盖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的代表作品,堪称艺术精品。故事的主线是印第安人与土生白人因为种植玉米而产生的矛盾与斗争。印第安人种植玉米是为了糊口和生存,在他们的宗教信仰中,玉米是由人变化而成,同时人靠食用玉米而生存。而土生白人却并不这么想,他们种植玉米是为了牟取暴利。为此,以加斯帕尔·伊龙酋长为首的印第安人同白人势力之间发生了你死我活的斗争。全书还讲述了很多带有传奇色彩的小故事。如马丘洪的传说和野狼邮差的传说。马乔洪在去寻找未婚妻的路上被一团萤火虫包围而消失。传说他变成了幽灵,全身闪闪发光,常常出现在被点燃的玉米田里。野狼邮差的妻子离奇失踪。失魂落魄的邮差在寻找妻子的路上迷失在了群山之中。村里派去找他的人说,他已经变成了一只丛林野狼。
等待戈多
萨缪尔·贝克特
在这部剧中,两个流浪汉一直在乡间的小路上等待戈多,他们日复一日地等待着。没有人知道戈多是谁,他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等待他。他们不知道,也没有任何人知道。
紫罗兰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
《紫罗兰》一书收入了捷克斯洛伐克诗人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的诸多优秀诗作。全书划分为泪城、全是爱、无线电波、夜莺唱得真难听、信鸽等部分,或讲述了对童年和对故乡的美好感情,或表达了诗人对人民深切的同情和热爱,讴歌光明美好的未来,或表明对亲友的怀念及对祖国和首都布拉格的赞美,或体现对爱情的歌颂和对女性的恋慕。塞弗尔特的诗正如瑞典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词中所说:“他的诗富于独创性、新颖、栩栩如生,表现了人的不屈不挠精神和多才多艺的渴求解放的形象。”
弗兰德公路
克劳德·西蒙
《弗兰德公路》是克劳德西蒙的成名作,曾获得一九六〇年《快报》文学奖。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军在弗兰德地区被敌军击溃后仓皇撤退为背景,万花筒般展现了三个骑兵及其队长的痛苦遭遇和大地深受的蹂躏。作者将绘画艺术引入小说描写中,描述了战争对大自然的破坏、人的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畸形;用色彩斑驳陆离的画面绘出了时间的迁移、季节的变化、死亡的阴影、战神的狰狞、饥寒的折磨、爱情的渴求、情欲的冲动、土地的抽搐、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既有诗情画意,又不乏幽默嘲讽,使人含泪而笑;既有人生哲理,又有对人心的解剖。组成小说的无数画面像现代派的画,色彩浓郁,光影对照强烈,使人眼花缭乱;精彩纷呈,耐人寻味。
农事诗
克劳德·西蒙
《农事诗》描写了一九四〇年春法军大溃败中士兵及人民悲惨的境况,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期间一个贵族家庭发生的悲剧,以及一个年轻的美国人在一九三六年西班牙内战时参加巴塞罗那争夺战的感受。战争和革命密切交织的题材,使小说富有浓郁的史诗色彩。小说采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长诗《农事诗》为名,因为小说主人公不论是在大革命的惊涛骇浪中或南北征战的炮火震天、硝烟弥漫中,念念不忘家园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事,同时也寓寄维吉尔诗中蕴涵的哲理;世事纷纭,复杂多变,只有四季恒常更迭,有秩有序,人也仅能在田园耕作中享受乐趣,在大自然中获得安宁与慰藉。
个人的体验
大江健三郎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根据亲身经历创作,大江文学的里程碑,一份寻求救赎的深刻记录。随着残疾婴儿的出生,身为父亲的“鸟”陷入了道德困境。梦想去非洲展开探险之旅的他,深怕自己就此被这婴儿拴住,可又不敢亲手了结他的生命,于是选择了逃避。鸟将新生儿弃置于医院,一心盼望他衰弱而死,自己则钻入旧情人火见子的温柔乡,用性与酒麻痹自己。陷入自我炼狱的鸟,该如何找寻人生的出路?“即使是在个人的体验里面,只要一个人渐渐深入那体验的洞穴,最终也一定会走到看得到人类普遍真实的近路上。”
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
达里奥·福
《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是意大利剧作家、199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达里奥·福的代表作。1969年,米兰火车站发生一起爆炸案,一名无政府主义者被指控为凶手,审讯期间,他突然跳楼身亡。达里奥·福迅速对此事做出反应,在做出精细的调查之后,写成此剧。一名身患演员狂症的“疯子”在警察局偶然接触到无政府主义者“偶然死亡”的材料,他随机应变,乔装成最高法院的代表复审此案,终于洞悉内情。所谓“意外死亡”,竟是警察对无政府主义者严刑逼供,将其活活打死后从窗口丢下,造成的畏罪自杀的假象。
铁皮鼓
(德)格拉斯(Grass.,G.),著;侯久飞缩写,肖开元绘画
《铁皮鼓》是由格拉斯的同名小说《但泽三部曲》的第一部改编成,由德国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指导。讲述了奥斯卡三岁时目睹成年人世界的丑恶,决心拒绝长大,反抗他的父母、纳粹、舅舅、情人个人反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