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423独家首发书单
423独家首发书单
我走不出我的黑夜(世界读书日独家首发)
安妮·埃尔诺
《我走不出我的黑夜》是一本病中探望日记,也是一部关于衰老、死亡和母女关系的沉思录。它记录了安妮·埃尔诺试图帮助母亲从阿尔茨海默病中康复,但最终徒劳无功,以及在照护过程中她感受到的内疚、恐惧、沮丧与和解。 “我走不出我的黑夜”是作者母亲写下的最后一句话。在只有“黑夜”的时刻,埃尔诺不离弃失智症的母亲,坚持在痛苦中书写。这本书是作者和自己母亲的故事,也是所有女儿和母亲的故事,也是走向衰老和死亡之人的故事。
一种法兰西生活(世界读书日独家首发)
让-保罗·杜波瓦
小说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为背景,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保罗·布利科的人生遭遇。从1950年代到2000年初,以保罗的哥哥年幼夭折开篇,又以保罗陪着受精神疾病困扰的女儿登山收尾,中间是他平凡又跌宕的一生。小说也借不同角色之口将这一时期法国一系列的国家大事、社会阵痛、观念冲突讲述出来,真实历史事件与保罗的私人生活相融合,重构了当今时代的种种矛盾、冲突和幻灭。 保罗·布利科从小便生活在死去哥哥的阴影下,粗暴的祖母是他儿时难以挥去的梦魇。为了毕业证书而学习,青春时期的消遣和放纵,被一个好婚姻拘囿,成了两个孩子的保姆,然后因意外的成功致富。不知不觉中,保罗跨越了小资产阶级生活的全部阶梯。然而,在生命行将步入尾声时,他却遭遇了一系列打击:父亲病逝,妻子婚外恋并与其情人坠机身亡,女儿精神失常,母亲逝世……那些本以为至关重要的生命存在,最后只是某种完全虚无的东西。
维度(世界读书日独家首发 | 全2册)
李易谦
在未知的某个时间节点上,重力突然消失了。在反向崩塌的世界里,为拯救重病的妹妹,少年纽扣和伙伴们踏上了一段未知的旅程。巡视地底世界的图皮拉克、号令鱼群的海女、驶向天空的乌篷船、等待拓荒者的空心月亮……一路走来,纽扣逐渐发现,这个神话般的世界,“神明”早已离去,而那深埋于时间的古老秘密也终于浮现——或许在某个过去,未来已经发生。 这篇小说的创作契机源于作者2018年读到的一篇论文,文中提到了因纽特人的传说故事《月男》。一万年前古老狩猎民族巫蛊神话中的宇宙人,或许也会有一个科幻的解,《维度》的故事,由此展开。
身栖两境:一场与绝症共处的生命思旅(世界读书日独家首发)
苏莱卡·贾瓦德
刚从普林斯顿毕业时,22 岁的苏莱卡对生活充满期待,她像普通的年轻人一样担忧着如何面对跨入社会后的问题:新的环境、自己的前途、恋爱生活……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命运从一种小小的瘙痒开始发生了改变——她生病了,在一系列诊断之后,她终于接受了自己患上癌症的事实。她开始了与癌症长达五年的毁灭性斗争,同时开始给《纽约时报》投稿,并开设了书写自己经历的专栏《人生,被中断》,该专栏在全美影响巨大,她收获了各类读者的无数来信。五年之后,苏莱卡的疾病有了惊人的改善,但在意外重获新生后,年轻的她感到另一种迷茫和痛苦,回归正常的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轻松简单。为了重获真正的新生,她带着爱犬,开始了一段为期 100 天的环美之旅,去探访那些曾向她打开心扉的读者们。
地理中的中国史(自然篇)
艾公子
《地理中的中国史(自然篇)》以“自然地理”为出发点,结合山地、高原、盆地等地形,南北方、边疆内陆等区位,共计19个地理单元专题,地形地貌、局势等近二十幅地图,讲述中国近三千年的历史演进;从空间角度解读地理条件制约与变化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偶然与必然。
地理中的中国史(人文篇)
艾公子
洛阳凭什么成为十三朝古都? 为什么强盛的王朝一定要控制西域? 刘邦为什么要定都长安而不是洛阳? 为什么古代的名臣名将总是扎堆出现? 《地理中的中国史(人文篇)》以“人文地理”为出发点,通过5大主题,17个专题讲述了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中核心的“人文现象”,从氏族聚落、工事建筑、民风民俗等多个角度探究现象背后的人文底蕴和文化根脉,梳理其中的历史发展进程;结合城市分布、移民路线、位置示意等近二十幅地图解读一个个地理概念、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影响;透过这本书,在朝代更迭中寻找共同的人文归属,看懂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人类迁徙(世界读书日独家首发)
山姆·米勒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迁徙史。 古罗马移民如何成为神话的基础,又最终促成罗马帝国的缓慢死亡? 欧洲早期移民到美洲和其他地区的行为对我们产生了哪些影响? 《吉尔伽美什史诗》竟然是一个移民故事? 世界各地的中国城是如何形成的? 当我们被问及出生地时总能快速给出答案,但你是否知道你最初的来源? …… 迁徙,不只是顺从或逃避,更是对困难的抵抗、对机遇的把握。 读人类浩荡的迁徙故事,找我们前行的路。
文明的拐点:瘟疫书写的人类通史(世界读书日独家首发)
乔纳森·肯尼迪
在人类自诩为万物之灵,以自身意志书写历史的辉煌篇章时,《文明的拐点:瘟疫书写的人类通史》以瘟疫为线索,引领我们踏上一场颠覆性的历史之旅,揭示了看似微不足道的微生物如何一次次改写人类历史的进程。从史前社会的微妙平衡,到智人凭借“自然选择”的残酷法则脱颖而出;从游牧文明的迁徙融合,到农耕社会的安定繁荣;从帝国的兴衰更替,到现代社会的全球互联……每一场瘟疫的爆发,都是对人类社会的一次深刻考验,也是文明进步的重要催化剂。本书引用学界新研究成果,挑战传统历史叙事的权威,击碎人类中心主义的迷思,呼吁我们以更加谦卑和敬畏的心态,重新审视自己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同时,通过文学、影视与生物科学的跨界融合,乔纳森·肯尼迪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案例,展现了瘟疫对人类历史演进的重大影响,为后疫情时代的人类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思考。
美国午夜:一战时期美国的暴力、私刑与恐慌(世界读书日独家首发)
亚当·霍赫希尔德
本书描述的是1917年至1921年的美国社会,那是一个充满尖锐矛盾的特殊时代。一方面,一战的阴云扩散到美国,带来了大量战争用品订单,而同盟国与协约国双方的间谍和政府势力都试图把美国拖入自己的阵营。另一方面,大规模生产带来了劳资矛盾,工人罢工,左翼力量与和平主义者反对参战。于是,一场国内“战争”首先打响,交战双方泾渭分明。一方是美国总统、邮政局长、议员、财阀、工厂卧底,以及受到极端民粹主义煽动的暴力团体;另一方则是和平主义者、平权斗争者、社会主义者等自发组成的团体。双方力量悬殊,却在特殊的时段爆发出令人惊叹的时代强音,展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四年间的美国:一个短暂但令人震惊的时代,被私刑、邮件审查制度、军事监狱、种族主义、本土主义、红色恐慌、践踏法律所笼罩的时代。处在这个时代中的人,却比这个时代的标签更加丰富多样。 本书从神秘的总统威尔逊讲起,说到野心勃勃的埃德加·胡佛,说到反战先锋凯特·理查德·奥海尔,说到劳工斗士尤金·德布斯……这些人中有黑暗时代的助推者,也有如炬火般的抗争者。这个时段是麦卡锡主义的前奏,“咆哮的二十年代”的序章,也埋藏着大萧条的隐患。
另类享乐主义(世界读书日独家首发)
凯特·索珀
气候变化的现实与我们生活的大众消费主义社会密不可分。对无限增长的崇拜,对廉价一次性商品的无休止消费,不仅在破坏世界,也在损害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存在方式。我们怎样才能阻止即将到来的灾难,我们怎样才能发起一场能够直面灾难的运动? 在本书中,哲学家凯特·索珀对美好生活的新愿景提出了迫切的呼吁,这种美好生活能够将繁荣与无休止的增长脱钩。相反,她呼吁重新强调存在的乐趣,不是通过消费,而是通过创造一个未来,不仅允许更多的自由时间,不那么传统、更有创造性的使用方式,而且还允许更充实的工作和生存方式,来实现集体幸福。这是对气候变化辩论的紧急和必要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