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全部分类
断舍离(解读)
山下英子[著]、殷超[播]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清空环境,清空杂念,过简单清爽的生活,享受自由舒适的人生。 内容简介: “断舍离”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所谓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其中,断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是“舍弃多余的废物”,离是“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断舍离非常简单,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为主角,去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这两个标准的东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 通过学习和实践断舍离,人们将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我需不需要,一旦开始思考,并致力于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就能让环境变得清爽,也会由此改善心灵环境,从外在到内在,彻底焕然一新。 作者简介: 山下英子,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大学期间开始学习瑜伽,并通过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随后便致力于提倡以这种概念为基础的、任何人都能亲身实践的新整理术“断舍离”,通过对日常家居环境的收拾整理,改变意识,脱离物欲和执念,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 犀利金句: 1.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2.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可以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3.断舍离在行为上要先学会“舍”,也就是把不需要的东西全部扔掉。舍的秘诀,就是完全地以自己为中心,并且以当下为时间轴。因此,在考虑物品是否应该被留下时,思考的主语是“我”,而不是物品。将与物品的关系比作人际关系,选择对当下的我来说最必要的朋友。更高级别是只选择真正必需、而且自己又喜欢的东西的阶段。扫除:分为收拾,整理,以及表现为扫、擦、刷的打扫。
中国好人(解读)
刀尔登[著]、兆龙[播]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读过鲁迅和王小波的作品之后,你最应该读的是刀尔登的文字 内容介绍: 《中国好人》是刀尔登的第一本历史随笔文集。作者眼光犀利、文笔诙谐,跳出了传统历史观和世俗标准,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的很多历史人物做了重新解读,注重怀疑和对比,在细节中挖掘人性最真实的一面。听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好人并没有那么好,坏人也并没有那么坏,而历朝历代树立传统道德理念,含有一定的阴谋成分。 作者介绍: 刀尔登,本名邱小刚,毕业于北大中文系,以前混迹于各大中文论坛,网名叫“三七”。由于他酒风浩荡,又惜墨如金,文章轻易不出手,所以有人拿他和竹林七贤中的刘伶相比,说他是当代大隐,还夸他是“海内中文论坛才气第一人”,甚至评价说,“中国杂文,鲁迅、王小波之后,幸好还有刀尔登”。除了《中国好人》外,刀尔登还著有《玻璃屋顶》《旧山河》《七日谈》《亦摇亦点头》等作品。 金句: 1.自结成社会以来,在意见纷殊的众人之间,只有一种真实的状态,那就是妥协。 2.道德下降的第一个迹象,就是不关心事实,毕竟,辨别真相,是累人的事。容易的办法还是把自己从这一负担解脱,让别人来告诉我你是“坏人”,我只负责吃掉他。 3.其实礼教自己是不杀人的,它只负责劝人甘愿被杀,以及将惨状叙述为妙事耳。 4.王朝自马背上得来,得民心不如得士心,得士心不如得军心。士是民的精神领袖,还是其传记作者。士心一旦收揽,民心也就粗定了。 5.在中国,传统的教义是用审美代替思辩,用玄想抵制实测,用善恶混淆是非。屈原作《天问》,两千年间的学人,则共同创作了一部“不问”。
集装箱改变世界(解读)
马克•莱文森[著]、悠悠[播]
“集装箱改变世界”,光是听到这个书名,大家就会觉得不可思议吧?集装箱不就是一个大铁箱子吗?它的技术含量大概还没一个罐头的技术含量高,怎么就跟改变世界扯上关系了呢? 这本书就从集装箱的产生开始讲起。将一个看似平凡的主题,衍变成一个个非同寻常的有趣故事,展现了一项技术的进步,是如何改变世界经济形态的,告诉我们没有集装箱,就不可能有当今的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就是现代运输体系,而一个高度自动化、低成本的货物运输系统的核心就是集装箱。集装箱作为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在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加快了货物的交付,降低了商品的价格,拓宽了商品的供给。在集装箱登上历史舞台的前后,整个世界的运转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本书的作者是马克•莱文森,美国经济学家,曾任《经济学家》金融与经济类编辑、《新闻周刊》专栏作家、《商业日报》编辑主任。在这本书里,他从毫不起眼的集装箱入手,串联起二战后世界商业史,为我们理解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一个新角度。 你将听到: 1、集装箱是如何发明出来的? 2、“集装箱之父”麦克莱恩是如何取得商业上的成功的? 3、集装箱作为一个单点创新,是如何一步步演化成系统创新的? 4、集装箱的广泛使用,为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
共540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