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版权信息
2. 代序 县域教育何以成为一个话题?
3. 第一章 被抽空的县中:一个“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下的缩影
4. 一、县政府与教育局:资源配置权和教育事业主导权之间
5. 二、托管方和学校管理团队:市场激励与基础教育托底的守护之间
6. 三、“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师:经济绩效与专业发展之间
7. 四、“走”或“留”的学生和家长:择校资本决定离场能力
8. 五、县域教育的困局和变局
9. 第二章 种瓜与得豆:村小和县中课堂
10. 一、既种瓜又种豆:面向“低洼地带”学生的村小课堂
11. 二、在瓜田里种豆:村小课堂教学细节
12. 三、种瓜得瓜也得豆:对一堂高二数学课的全程观察
13. 第三章 县域学生的幻象与现实:机会不平等中的自我退缩
14. 一、生存之困:“穷且益坚”的孩子们
15. 二、学习之难:从“被淘汰”到“被放弃”
16. 三、课余之闲:写写作业、玩玩手机
17. 四、社会分层:差距的代际传递
18. 五、未来期待:“没想过”和“不敢想”
19. 第四章 是“饭碗”也是“志业”:县域教师的扎根与游移
20. 一、船到码头车到站:县域教师的待遇、职称与工作量
21. 二、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所衰败县中的教师现状
22. 三、以教师为志业:一个县中语文教师的素描
23. 四、蛰伏:一个村小教师群体的生存心态
24. 五、有编制的打工人:定向教师和代课老师
25. 第五章 无奈、保护和逍遥:县域家长的育儿学
26. 一、择校行为:顺其自然或以成绩为基础寻找相对优势
27. 二、教育期望:内外合力催生县中家长的高教育期望
28. 三、教养方式的两极化:无能为力的村小家长和全面保护的县中家长
29. 四、“从头再来”:二孩教育的反思与释怀
30. 第六章 学校的“正事”:校长办公室的那个人
31. 一、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以发展家乡教育为己任
32. 二、作为学校发展负责人:被政策安排的竞争与兜底
33. 三、学校内部的“钱”“人”“事”管理:资源匮乏下的精耕细作
34. 第七章 学校的“杂事”:不在校长办公室的那个人
35. 一、“低关联-高冲突”的杂事:校长需面对的日常行政考核
36. 二、作为全镇教育事务管理者:政府体制末端的责任人
37. 三、校长应对考核的日常技术:任务分解和过程留痕
38. 四、学校所处的“压力型体制”与校长对“杂事”的回应性逻辑
39. 第八章 政校关系:政府有令,学校变通
40. 一、县政府对学校的分类管理和纵向评估
41. 二、学校用人自主权:“人社局卡教育局,教育局卡学校”
42. 三、学校经费收支自主性:“在政府监管下创收经验派不上用场”
43. 四、通过学校进行社会动员:政府有令,学校变通
44. 五、“数据—检查—排名—奖惩”的技术治理
45. 第九章 城乡关系:从村落中的国家到县城里的市场
46. 一、特岗教师的招聘和流失:“基本都会调回县城”
47. 二、农村学校生源减少:“班容量从三十多人变成了几个人”
48. 三、“无风带”:对村小和教学点的再考察
49. 四、跨区招生:处于城市学校和私立学校夹击中的县中
50. 五、学习成绩:作为跨越城乡和融通普职的“硬通货”
点击跳转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