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目录

版权信息
引论 书法和写字的区别
书法之美奥妙深藏
易见的和难见的部分
有关笔法形象的几个问题
书法观的枢纽与本书各章的主题
第一章 “线条”观念从何而来?
梁启超:线美之极轨也
宗白华:贯注于一切中的“线”
林语堂:中国人通过书法才学会线条的基本概念
李泽厚:线的艺术
“线条”的捍卫者们
“线条”观念的其他成因
第二章 楷书笔画的塑形
从“之”“公”二字中找线条
结字不仅是位置问题
其他楷书笔画
第三章 “画线”的心理和表现
本质部分和非本质部分
给线条赋予情绪
对应到书法上
是“大气磅礴”还是“烂草绳”?
“浑若天成”的朴拙之美?
如何看待意趣与自由?
从“力”看对力的误解
第四章 行、草书是线条的艺术吗?
方法A
方法B
草书如果“画线”会怎样?
什么是书法的“艺术形象”?
第五章 书法艺术是怎样诞生的?
书法史从甲骨文算起吗?
汉末:书写史的重要节点
象形不必然产生艺术
毛笔:误打误撞的功臣
《非草书》所反映的审美态度
第六章 横画倾斜的奥秘
横的倾斜及其原因
“失衡”与“制衡”
从结构和笔法两方面实现制衡
和音乐里的“紧张-解决”做类比
“皆从点起”的落笔方式
楷、行、草三体可以混用
五体之间有艺术与工艺之别
第七章 书法无需神秘化
宇宙规律?
“一画”?
有意味的形式?生命意味?
“线条”理论的深化
全仗笔力?

目录

16

字号

紧密

适中

宽松

行间距

背景色

下一章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