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中国史/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作品系列)
中国史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作品系列)
作者:黄仁宇
出版社:三联书店

16.20币

购买此书

免费试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3章)

【推荐语】《人民的名义》多次提及,万历十五年是大明王朝的转折点,腐败、社风奢靡,都是悄悄埋葬大明王朝的导火线。

【简介】80年代出版以来,形成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许多看似末端小节的事件,实质上却是之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作者的“大历史”观在本书中这初露头角,“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金句】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

任何人替陛下做事,都免不了作威作福。因为误事的官员必须降黜,尽职的官员必须提升,所以不是威就是福。二者之外,还有其他?

张居正的根本错误在自信过度,不能谦虚谨慎,不肯对事实做必要的让步。

理想和装饰究竟不同于虚伪,一个人仍能以此为起点去推行他的诚意。

人世间很多残酷的事都用道德的名义去施行,也是中外古今一律。

随感
  • S100***157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局限,每个人都有其高尚和低劣。
  • S94***377
    这六个人,在同一种机制下,虽然分属不同的职位,但都被机制所挟制,哪怕是贵为皇帝的万历,其中主要的利益集团就是庞大的文官系统。这一年,若万历勤于政事,那么有很多事情也许可以有所改变,但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导致如此的结局。在国内,1601年努尔哈赤创立了八旗制度,为后来征服明朝做下了准备。而在国外,1587年——西班牙征英的前一年,那自然也是准备的一年……
  • S94***377
    张居正政治上厉行改革,做为万历的老师,对皇帝严格要求。但他本人又口是心非,表面满口节俭,而私生活极其奢侈。厉行改革,却又不了解实际情况,反而出了相反的效果,同时也得罪了一批人。结果一死,整个家族和政治同僚就受到清算。 申时行做为首辅,行为却和张居正完全不一样,在处事上他信奉调剂折衷的原则来调节文官间,皇帝官僚间的矛盾。这种行为是典型中墉之道,是儒家思想和人性妥协的产物。 海瑞更是个争议的人物,他严格尊崇孔孟之道,对崇尚道德,严守法律。他的这种行为,当时的官僚对其即希望是一个社会道德的标杆,又知其的脱离现实性,对其不重用,并排斥其很多行为。海瑞个人可以通过自律及对价值的追求了来到达,但由于其很多理念本生脱离人性,必然不具备大众性
  • S94***377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不懂政治,也不懂历史,但我从历史中读到历史时代赋予历史人的枷锁,却掩饰不了首先是作为人的本性,万历作为皇帝,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然走不出深宫囚笼;作为一个男人,喜欢谁都要被人管束,想给老婆送礼物都要打白条;作为一个人,吃喝拉撒、七情六欲都要被人指指点点。一个想要赢得身边人、天下人的认可,却感觉力不从心、无人理解。皇帝也首先是个人,张居正、申时行、海瑞等等也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历史人物。
  • 提笔写今生
    读明史,万历年间的张居正让我印象最深。一个平民百姓,坐拥万人追捧,皇帝的倚重,太后的信任,达到位极人臣之列。他可以像王振那样,在大殿满朝文武前大喝:“你们都是我提拔的,何人敢审我?”因为此时的皇帝比彼时更年幼。他也可以像魏忠贤那样,掌天下之柄,生前便享有人为其修建的祠堂,人称“九千岁”。因为文臣张居正比太监更正统。在我认识的明史中,再没有一个人可以达到这样天下无敌的程度。他可以尽情的培植党羽,招揽手下,连皇帝也不敢制裁他。可他偏偏要进行改革,打破所有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他偏偏要推行一条鞭法,让腐烂的官员无法谋取利益。他偏偏要一个人以站着的姿态,公然面对因变法而利益受损的所有官员。只为了那些任人宰割的,无帮无派的,对他的地位没有任何维护作用的平民!他的作为重续了整个王朝的国运。
  • 。。。
    申时行在张居正之后接任首辅职位,朝中皇帝与文官之间的冲突矛盾日益显著,想在这两者之间周旋平衡而不动声色,可谓是殚精竭虑,步步如履薄冰。
  • 。。。
    在当时的环境之下,首辅也只能夹缝求生,申时行在张居正之后接任首辅职位,朝中皇帝与文官之间的冲突矛盾日益显著,想在这两者之间周旋平衡而不动声色,可谓是殚精竭虑,步步如履薄冰。
  • 。。。
    万历虽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也没有人给他同情与保障,即使是他的母亲,也常常有意无意地把他看成一具执行任务的机械,而忽视了他毕竟是一个有血有肉,既会冲动又会伤感的人。
  • 内蒙古师范大学丫丫
    海瑞—古怪的官僚模范 和很多同僚不同,海瑞不能相信治国的根本大计是在上层悬挂一个抽象的、至美至善的道德标准,而责成下面的人在可能范围内照办,行不通就打折扣。而他的尊重法律,乃是按照规定的最高限度执行。如果政府发给官吏的薪给微薄到不够吃饭,那也应该毫无怨言地接受。这种信念有他自己的行动作为证明:他官至二品,死的时候仅仅留下白银二十两,不够殓葬之资。
  • 牧园深景~
    我比较喜欢历史,平时喜欢看历史类书籍。这本书写的特别好,很真实,对学历史有很大帮助。作者让我们看到了每个角色中人物的自我挣扎和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所做出的妥协和牺牲。可惜的是,万历十五年后,明朝走向了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