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 成功励志/ 终身成长
成功励志
终身成长
作者:卡罗尔·德韦克、楚祎楠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70章)
◎ 影响美国一代人的心理励志之作,被无数次引用的成功学观点。美国亚马逊心理畅销书在榜10年,《时代周刊》《早安美国》《华尔街日报》热赞,比尔·盖茨撰文推荐。

【简介】在对成功的数十年研究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发现了思维模式的力量。她在《终身成长》中表明,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她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与成长型,它们体现了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你认为才智和努力哪个重要,能力能否通过努力改变,决定了你是会满足于既有成果还是会积极探索新知。只有用正确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才能更好地达成人生和职业目标。

【金句】人们常常认为“天赋”就是能力本身,然而浇灌这些天赋的,是不断的、无休止的好奇心以及对挑战的探寻。

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场外科手术,以前的旧信念就被换成一个全新的,随着新信念变得越来越强,就会获得新的思考和处理方式。

展开
随感
  • S136***962
    “你去上一门对你来说很重要的课,而且你非常喜欢这门课。你的教授公布了期中考试成绩,你得了C+。你非常失望,等到晚上准备回家的时候,你发现自己的车上贴了一张违章停车罚单。你感到非常泄气,打电话给最好的朋友想要倾诉,但是却没有打通。”面对一连串的挫折,固定型思维者将每一次打击都视为对自身价值的最终审判,蜷缩在“我是个失败者”的标签里,而转念花开去思考,它并非否认失望,而是选择不让一次C+、一张罚单定义自己。这“一念”之转,是从“我是谁”的审判,转向“我该做什么”的探寻。
  • S136***120
    摘:当你有时间提升自己的时候,为什么要浪费时间一遍又一遍地去证明自己的杰出?为什么要掩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去改变它们?为什么要找那些只能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人,而不是那些可以促进你成长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和搭档?为什么要去找那些自己屡试不爽的事,而不是去选择一些可以提高自己的事来做呢? 随感: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时间有限而宝贵。我们应该停止那些无意义的循环,直面自己的不足,选择能够促进我们成长的朋友和搭档,勇于尝试新事物,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自己,实现人生的价值。
  • S136***120
    摘:我们不一定能意识到这些信念的存在,但它们对我们想要什么以及能否成功达到目标至关重要。 随感: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为人们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信念具有执着性、支撑性和多样性。“志之所趋,无言佛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 S131***088缪铱纯
    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实验室里,卡罗尔·德韦克教授用一组儿童拼图实验揭开了人类思维的黑箱。当面对超出能力范围的拼图时,有的孩子愤怒摔碎拼图,有的则兴奋地说"我喜欢挑战"。以“固定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为核心,揭示了思维模式对个人成就的深远影响。固定型思维者将能力视为天赋,畏惧挑战,将失败等同于自我否定;成长型思维者则相信能力可通过努力提升,将挫折视作学习契机。德韦克通过教育、职场等案例证明,前者易陷入自我设限,后者则能突破瓶颈,实现持续进化。 思维模式非天生,而是可塑的选择。通过接纳不完美、关注过程而非结果、主动寻求反馈,任何人都能转向成长型思维。这种转变不仅激发潜能,更让人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保持韧性。
  • S132***207
    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浪潮里,我们都渴望持续成长,而《终身成长》正是开启成长大门的一把钥匙。“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相信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培养,即使先天才能、资质、兴趣或性情存在差异,每个人也能通过努力和经验改变与成长。”它让我明白,人的潜力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像一片广袤的土地,等待我们用努力去开垦。
  • 202108050朱彬
    学无止境
  • S131W*y*073
    无论你是学生、职场人士,还是正在追求个人成长的人,这本书都值得一读,它将为你开启一扇通往终身成长的大门,让你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飞越高。
  • S131W*y*073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只有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我们才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不断学习和进步,在人生的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 S131W*y*073
    通过学习和运用书中的理念和方法,我们能够逐渐摆脱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束缚,培养出成长型思维模式,从而实现终身成长。
  • S131W*y*073
    《终身成长》是一本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书籍,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思维模式对人生的重大影响。
同类书籍推荐
  • 别把想法一直放在脑子里
    高原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罗伯特·戴博德
  • 认知觉醒:勇敢突破舒适圈
    李小木
  • 真希望你也喜欢自己
    房琪
  • 本自具足 无须外求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 一本书读懂遥远的救世主
    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