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 许三观卖血记
小说
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余华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35章)
结婚,卖血!没有吃的,卖血!儿子生病没有钱,卖血!可儿子不是亲生的……

【简介】本书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法国《读书》杂志在评论《许三观卖血记》时说道:这是一部精妙绝伦的小说,是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本书入选韩国《中央日报》评选的“100部必读书”(2000年)、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他哭了。《余华作品:许三观卖血记》其实是一首很长的民歌,它的节奏是回忆的速度,旋律温和地跳跃着,休止符被韵脚隐藏了起来。作者在这里虚构的只是两个人的历史,而试图唤起的是更多人的记忆。《余华作品:许三观卖血记》表达了作者对长度的迷恋,一条道路、一条河流、一条雨后的彩虹、一个绵延不绝的回忆、一首有始无终的民歌、一个人的一生。这一切犹如盘起来的一捆绳子,被叙述慢慢拉出去,拉到了路的尽头。在这里,作者有时候会无所事事。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发现虚构的人物同样有自己的声音,他认为应该尊重这些声音,让它们自己去风中寻找答案。于是,作者不再是一位叙述上的侵略者,而是一位聆听者,一位耐心、仔细、善解人意和感同身受的聆听者。他努力这样去做,在叙述的时候,他试图取消自己作者的身份,他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位读者。事实也是如此,当这《余华作品:许三观卖血记》完成之后,他发现自己知道的并不比别人多。

【金句】在时代和个人的种种不幸中,我却看到了生活的种种幸福。酸甜苦辣是食物的味道,喜怒哀乐是生活的味道。

“我刚才哭是以为一乐死了,现在哭是看到一乐还活着。”

事情都是被逼出来的,人只有被逼上绝路了,才会有办法,没上绝路以前,不是没想到办法,就是想到了也不知道该不该去做。

爱不是我多有钱,有多么大的智慧和成就,而是我把一切给你。关键时刻,替你挡风遮雨。

随感
  • S131***574
    《许三观卖血记》用平实的笔触,讲述了底层百姓许三观靠卖血度过人生难关的故事。从娶媳妇、应对饥荒到为重病的儿子筹钱,卖血成了他对抗生活的无奈选择。书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把小人物在苦难中的挣扎与坚持刻画得入木三分。许三观身上既有小市民的狡黠,又藏着对家人最朴素的爱。当他年老体衰想为自己卖一次血却被拒时,我们看到了命运的残酷,也读懂了平凡人在时代浪潮中奋力生存的坚韧与心酸。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苦难岁月里的人性微光,让人感慨万千。
  • S131***219
    《许三观卖血记》以许三观卖血为线,勾勒出底层人艰难求生图景。饥荒时换米、为儿治病,卖血成他守护家庭的无奈方式。当他不再被需要,徒留时代洪流下个体的苍凉。余华用简洁笔触,道尽生存的沉重与生命的韧性。
  • 钟世燕
    合上书页,许三观佝偻着背走向油条铺的身影仍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余华用手术刀般冷峻的笔触,将一个普通人在时代浪潮中的生存图景徐徐展开。那些带着铁锈味的鲜血,那些在苦难中扭曲又坚韧的人性,在荒诞与真实交织的叙事里,叩击着每个读者的灵魂。
  • 言含细雨
    《许三观卖血记》以质朴的笔触描绘了许三观在苦难岁月中靠卖血维持生计的故事。作品通过许三观一次次卖血的经历,展现了底层人民在困境中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对生活的执着与热爱。小说语言简洁,情节质朴,却蕴含着深刻的人性光辉,让人在悲悯中感受到生活的沉重与希望
  • 钟世燕
    《许三观卖血记》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时代的荒诞与人性的复杂。它让我们看到,生命的坚韧不在于战胜苦难,而在于在苦难中依然能守护心中的那份柔软与希望。许三观的故事,既是一个人的生命史诗,也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它提醒我们,无论生活给予多少重击,那些在苦难中绽放的人性之花,永远是照亮生命的光。
  • S131***669
    太苦了
  • S131***112
    太苦了,还好最后结局是好的,余华用细腻的手笔写出了最真实的样子。
  • S132***965
    许三观是一个复杂而丰满的人物形象,他的优点和缺点都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对他既充满敬意又深感同情。
  • 幸运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以血为墨写就的生命史诗。小说用十二次卖血串起中国平民三十年的生存简史:饥荒年代换粮的鲜血、文革中救子的热忱、暮年为尝猪肝黄酒再赴医院的可笑悲凉。余华以冷幽默解构苦难,让许三观在荒诞境遇中迸发惊人的生存智慧——用嘴炒菜抵御饥饿,以想象喝汤对抗贫瘠。那些血管里流淌的不仅是维系生命的液体,更是底层人民在时代裂缝中倔强生长的尊严。当卖血从救命稻草沦为失效仪式,个体命运与历史洪流的错位愈发荒诞。书中父爱如沉默的江河:许三观背着儿子穿越星夜求医的剪影,比任何宣言都更具震撼力。这部作品剥离了《活着》的极致惨烈,却以粗粝温情织就平民英雄的赞歌。那些混合着泪水的笑声,最终凝成中国文学里最动人的血色图腾。
  • S131***116
    余华以冷峻笔触解构苦难,用黑色幽默消解生存之痛。重复的卖血仪式形成命运回环,粗粝对话中迸发民间生命力。血管里流淌的不仅是求生欲望,更是被时代碾压的小人物尊严。作者以减法写作剔除宏大叙事,让血色寓言在荒诞中抵达真实,最终用一碗炒猪肝完成对苦难的和解,见证人性在绝境中的柔韧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