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名家作品/ 边城
名家作品
边城
作者:沈从文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6章)
一方优美健康的乐土,一代大师美与爱的理想!

【简介】《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是一部中篇小说,凭此书一举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书中寄托着作者关于“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较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作品。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城淳朴的世道民风和天然的生活状态。全书共二十一个章节,每个章节都似一幅或浓或淡的水墨画,以古朴清新的语言,表现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随感
  • S137***163
    边城很好看
  • S137***808
    水保去找老七,发现老七一家人都不见,后老七的丈夫出来接见水保,表现出了水保都从容和青年男人的拘谨
  • S137***464
    今日合上《三三》,那句“水车转声也像平时一样,清清楚楚地响着”久久萦绕,当巨大的悲伤降临,日常竟以最残忍的方式继续,这让我顿悟:生命中的失去,从不是戛然而止的断裂,而是余生里,你不得不带着这份空缺,与一切如常的世界温柔地、钝痛地共存
  • S137***894
    今天读到巧秀与东生这一章节,里面描写了当时的社会欺软怕硬,官僚腐败,只有讨好官员,自己可能才有好日子过。但对于底层社会人民,他们要么被官员欺负,要么被其他赌博的人欺负,让我觉得当时的社会对于底层人民和妇女来说,很痛苦,也很可悲
  • S137***558
    第六章聚焦于天保与傩送“马路”与“车路”的竞争。兄弟二人不以冲突而以歌声决断,彰显了边城君子般的坦荡与深情。然而,这浪漫安排也成了天保退出与陨落的起点,将淳朴情感引向了无可挽回的悲剧方向。
  • S137***189
    这一章的场景始终围绕“等待”与“相伴”展开:翠翠等祖父归来,祖父等翠翠长大,天保大老的心意在歌声与远观中悄然传递。所有的情感都没有说破——翠翠不懂歌声里的情意,祖父不点破对孙女的担忧,大老不勉强翠翠的回应,这种“点到即止”的克制,恰如茶峒的流水,温柔却有力量。
  • S137***621
    湘西像一幅浸在水汽里的淡彩画,没有激烈冲突,只有茶峒的山、白河的水,和爷爷守着渡船的日常。沈从文的文字太“软”了,连描述碾坊与渡船的对比,都带着温柔的烟火气,不疾不徐地铺陈着这里的规矩与善意——爷爷不收过渡人的钱,商人硬塞了就买糖分给孩子,一切都顺着自然的节奏流转。 最动人的是这份“纯粹”,没有都市的算计,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像白河的水一样清澈。这种安静的美好,反而让人心里发暖,也悄悄埋下一丝期待,好奇这样的天地里,会生长出怎样的故事。
  • S137232963
    以三十年代湘西边境小镇为幕布,勾勒出一个即将被时代洪流吞没的桃源。这里的茶峒、渡船、白塔,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传统伦理与纯真人性的象征。在现代化前夕的静谧里,上演的个体命运悲剧,因而承载了对整个文明形态的深沉回望与哀悼。
  • 秋静晚
    边城很好看
  • S136***774
    第十章中,爷爷冒雨奔波为翠翠张罗婚事的身影,与翠翠独自守在渡口听雨声的等待,构成动人的对照。老人笨拙而执拗的爱,少女朦胧未言的心事,都在那个雨夜被无限放大。这雨中一幕,照见了亲情最朴素的形态——爱总是藏在看似笨拙的举动里,藏在欲言又止的沉默中。爷爷的身影,何尝不是无数中国式长辈的缩影?他们用最质朴的方式,为下一代遮风挡雨。雨终会停,但那份守护会如沱江水般流淌不息。这份深藏在湘西一隅的温情,恰是沈从文留给现代人最珍贵的精神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