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机构
安徽科技学院图书馆
通行码认证
二维码已失效
刷新
请用微信或手机浏览器扫码授权认证
请输入通行码 (不区分大小写)
验证
东方哲学
阅读
【简介】"1.背景:1973年年底,考古人员对湖南长沙马王堆二号墓和三号墓进行发掘整理,三号墓首先清理完毕,其中出土的大量帛书是这座古墓中最具价值的文物。在这批帛书中,又以《道德经》甲、乙本最引人注目。 2.甲本:用篆书抄写,没有避刘邦的名讳,说明该本抄写于刘邦称帝之前。 3.乙本:用隶书抄写,避刘邦的名讳,说明抄写于刘邦称帝之后。 4.《道德经》甲、乙本与通行本的不同是: 第一,行文次序不同。通行本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而《道德经》甲、乙本则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另外,《道德经》甲、乙本未分章,我们依据通行了分章处理,有二十章的次序与通行本不同,一些章节内的句子顺序和王弼本也有差异。 第二,用字不同。如甲、乙本一章作“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而通行本作“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第三,内容不同。如乙本第四十章作“大方无禺,大器免成”,而王弼本作“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帛书《道德经》甲、乙本为《道德经》的释读提供了新的可能,一度撼动通行本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