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科学/ 社会学/ 元朝理财记
社会学
元朝理财记
作者:郭建龙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94章)

【简介】元朝亡于通货膨胀?从成吉思汗的崛起到元朝的衰亡,一部以财政为线的元朝兴衰史。本书从成吉思汗西征的财政影响说起。 成吉思汗采取了军事掠夺制、达鲁花赤制度、投下制度等种种措施,利用商业精神建立了更庞大的世界性政权,为古代中国历史上最重商的王朝——元朝打下重要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基础。 到了忽必烈时期,因大肆征战,引发了严重的财政隐患和制度弊端。之后的皇帝更是像走马灯一样轮换,为元朝的结局埋下伏笔。 元朝统治者在蒙汉文化之间游移不定,南北的财政和政治失衡更是让元朝命悬一线。翻开本书,多维度挖掘元朝短命之谜,一窥古代中国历史演变的财政暗线。

展开
随感
  • S129***838
    郭建龙先生的《元朝理财记》以财政史为手术刀,解剖了蒙古帝国盛衰的基因密码。这部作品通过三个维度重构了我们对元朝的理解,令我非常震撼! 一、财政体系的致命裂痕 1. 结构性失衡
元朝财政90%依赖农业税,游牧传统与农耕治理的冲突贯穿始终。忽必烈推行的「至元钞」因超发导致物价暴涨400倍,其崩溃预示了信用货币的永恒困境。中书省与宣政院的「双重账本」制度,更暴露中央集权的财政黑箱化危机。 2. 帝国分裂的经济逻辑
作者提出「税收半径理论」:当疆域超过1500公里管理临界值,诸王分封制使中央财政占比从60%骤降至30%。波斯伊利汗国、钦察汗国的独立,本质是财政体系崩塌而非民族矛盾。 二、跨学科研究的范式突破 1. 计量史学重构
通过分析《经世大典》等文献,考证出江浙行省贡献全国37%税粮。驿站系统年耗20万只羊的微观叙事,具象化展现制度成本。 2. 文明碰撞切片
蒙古「烧饭祭」年耗10万头牲畜,与汉地祭祀形成文化对冲;波斯银币与江南铜钱的货币战争,改写了对丝绸之路的浪漫想象。 三、历史规律的现代投射 1. 治理镜鉴
元末纸币崩溃预演现代货币超发风险,包税制与现代PPP模式的内在风险惊人相似。作者建议构建多元化货币工具,警示数字时代的财政透明度。 2. 书写革新
开创「财政侦探小说」文体:伯颜伐宋的军费筹措与临安府库清点的双线叙事,将数据推理转化为智力快感。复原的「至元税粮图」,使「苏杭熟,天下足」成为可视化的政治经济学命题。 财政史是解码文明的万能钥匙。当看到元朝为征日本铸造「至元征东钱」引发铜料危机,恰与南宋「关子钞」形成货币战争时,我突然读懂马可·波罗笔下「黄金之国」的财政困局。这种古今对话的震撼,正是历史研究的终极魅力——它提醒我们:所有制度创新,都需根植于对人性与规律的敬畏。
同类书籍推荐
  • 娱乐至死
    尼尔·波兹曼
  • 一套书读懂中国人文社会(套装共8册)
    冯友兰
  • 厌女(增订本)
    上野千鹤子
  • 超级沟通者
    查尔斯·都希格
  • 非典型职业实录
    真实人物采访
  • 偶然:机会、混乱,以及为什么我们做的每件事都重要
    布赖恩·克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