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律/ 案例研究/ 法治的细节
案例研究
法治的细节
作者:罗翔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39章)
罗翔新作,法律随笔,评热点、论法理、聊读书、谈爱情,人间清醒与你坦诚相见。集结两年社会观察,分享成长与感悟。

【简介】《法治的细节》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罗翔全新的法学随笔,面向大众读者,从热点案件解读、法学理念科普、经典名著讲解等6大板块,普及法律常识与法治观念。内容包括辛普森案、电车难题、性同意制度等法律基本常识,或N号房、张玉环案等时事热点的案件,多维度培育法律思维,助力法治社会的构建,点亮每个人心中的法治之光。 此外,本书还收录了罗翔在爆红后的心路历程,分享其求学成长经历,袒露其心境的变化与成熟,与读者一起通过阅读与思辨,走出生活中的迷茫时刻,在现实中共同完善法治的细节。

随感
  • S137***872
    《法治的细节》以热点案例为引,将深奥法理化为通俗思辨。于细节中见正义尺度,在文字里藏人文温度,既普及法律常识,更唤醒对公平正义的敬畏与坚守。
  • S137***810
    今天读罗翔老师《法治的细节》,对他关于“女性视野”的论述印象极深。他直言,法律在判断“不同意”时,绝不能套用男性的标准。读到这句时,我深以为然。这恰恰点破了传统司法中那种不自知的性别盲区——用所谓的“理性”来要求女性,往往意味着对权力结构不平等的漠视。真正的法律正义,有时正体现在“合理的区别对待”之中。它不是降低标准,而是搭建思想的脚手架,让司法能够抵达每个人的真实境况,让正义落到实处。
  • S137***810
    读罗翔老师的《法治的细节》,一个深刻的体会是:法律追求形式平等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敢于直面并修正那些深层的社会不公。书中主张对女性等弱势群体的倾斜保护,并非制造新的不公,恰恰是为了践行“扶弱抑强”的实质正义。此外,罗翔老师常将法律视为“道德的最低底线”,他认为司法不应是冰冷的逻辑机器,而应悉心倾听并接纳民众心中那些朴素的良善,在裁判中保留一份必要的怜悯,如此才能真正引导人心,体现法治的人文温度。
  • S137***277
    看到是罗翔老师的书就勾引了我的好奇心去阅读这本书初读《法治的细节》,便被罗翔老师将法理融入生活的讲述方式打动。他不空谈理论,而是以“张玉环案”“代孕争议”等真实事件为引,把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对公平与正义的鲜活探讨。罗翔老师的语言简练易懂,也很适合我这种阅读慢的人去阅读。
  • S137***810
    单纯凭借道德良善的初心去追求正义是危险的,因为不受约束的激情极易滑向权力的滥用。那句“否则人们追求正义的初心,很有可能结出非正义恶果”的论断,正是对“绝对道德”与“无限权力”的当头棒喝。国家权力必须被程序这只“法律的笼头”所限制,每一步追求正义的过程都必须正当。这并非对正义的拖延,恰恰是对正义最坚实的保障,防止我们以善之名,行恶之实。
  • S137***810
    罗翔教授揭示出法律并非冰冷的规则集合,而是对人性幽暗面的理性回应——通过程序正义约束权力滥用的同时,也为道德实践划定了容身空间。书中指出,法律不应是道德的强制工具,而应成为保障每个人尊严的底线守护。这种既承认道德理想又正视人性局限的法治观,提醒我们:真正的正义既需要法律制度的严谨,也需要人文关怀的温暖,二者共同构筑了文明社会的根基。
  • S130***554
    人的立场,利益和记忆会影响我们对事实的描述和判断,因此我们就像戴着不同颜色的眼镜看同一场景,最终看到的“真相”各不相同。有人说,这是因为人自私的本性,不过我倒觉得更像人性的“脆弱”。我们太害怕承认自己不堪,承认自己懦弱,承认自己算计,承认自己在某个瞬间并不占理。于是,自述了一道屏障,既能挡住外界指责,也能让自己内心好过。如果我们愿意多等一会儿,多听几个角度,会发现“恶人”背后有挣扎,“受害者”耶并非完美。最该学会的或许不是“识破谎言”,而是“放下执念”。因为我们无法拥有“全知视角”,承认自己视角始终有局限,承认别人的叙述里藏着我们不懂的苦衷。就像看一场戏,我们未必能看清舞台中央的真相,但至少可以试着理解,每个角色按自己剧本表演。生活里的“罗生门”并不可怕,可怕是我们总以为自己掌握着唯一真相。
  • 数财2508班王献梅
    望法律得到不断的完善,以民为中心,把公平、公正拉上正轨,社会将会走向美好
  • S135***755
    对权力约束的必要性,源于我们对历史悲剧的反思和对人类尊严的珍视。法治不是要捆住权力为人民做事的“手脚”,而是要为这匹必要的“骏马”套上缰绳、指明道路,防止它蜕变为践踏一切的“猛兽”。
  • 书道三
    罗翔老师借诸多案例与思考,将晦涩的法律知识与深刻法理,化作通俗易懂的文字。他让我明白,法治不仅关乎宏大制度,更渗透在生活细微处,保障着每个人的权利 ,引导社会走向公平正义,值得反复品味。
同类书籍推荐
  •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康德
    康德
  •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考研笔记:民事诉讼法学
    北京天一智诚法学教育图书研发中心
  • 纪检监察工作手册
    张月明
  • 圆圈正义
    罗翔
  • 权力的边界
    赵宏
  • 法律的悖论(罗翔普法新作)
    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