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 近现代小说/ 呐喊
近现代小说
呐喊
作者:鲁迅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7章)

【简介】《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1918年,新文化运动正值高峰。鲁迅因为和老朋友“金心异”(钱玄同)的一场关于“铁屋子”的谈话,创作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至1922年,五四大潮渐落,鲁迅应陈独秀之邀,将之前的小说结集出版,目的在于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并且慰藉那些在斗争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们无畏地前进。新版《呐喊》完整收录鲁迅从1918至1922年所作小说十四篇、自序一篇,以及陈丹青先生专门为新版撰写的读后记长文一篇。

【金句】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迫切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了,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日暮客愁集,烟深人语喧。

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绝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随感
  • S137***401
    鲁迅的《故乡》远不止是一篇怀旧散文,它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史,通过“闰土”这个人物,揭示了封建传统、等级观念与贫困生活如何将一个鲜活的生命“异化”为麻木的符号。
  • S137***401
    《呐喊》不仅仅是一部小说集,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旧中国从社会结构到国民灵魂的所有痼疾;它也是一把手术刀,冷静而精准地解剖了“病态社会”的肌体;它更是一声惊雷,惊醒了“五四”时期无数青年,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批判与启蒙的优良传统。
  • S137***401
    脱不下的孔乙己长衫,小说映射现实,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家都在往更好的方向奔赴,工作机会很难找,大学生难以脱下的长衫也如孔乙己那般,小心地保护自己的自尊
  • 玺烊羊
    处在那个时代的孔乙己脱不下自己的长衫,这也影响了他命运的走向。写的一手好字,能为人抄书但又好吃懒做,但在店中品性却比其他酒客好。他面对酒客们的调侃并与其争辩时说出一些难懂的话,却招来众人哄笑,酒客们以他的落魄为乐,愚昧自私,是鲁迅笔下典型的看客。
  • S137***401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经典的作品,总是能够穿越时空与读者产生共鸣。在鲁迅先生的《药》中,我尤其对那些看热闹的“看客”很悲愤。 在原文中“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在鲁迅先生笔下,“看客”们成为了脖颈拉长的鸭子,只知道看热闹,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只是处在自己的认知中。“看客”们被许多无形的手捏住,向上提着更加鲜明地传达出在当时民众的愚昧无知。
  • S137***469
    《药》中有很多看客,他们对夏瑜所提出的东西并不关心,甚至还以他的血为药引,为了治好自己的孩子,去买人血馒头,可最后小栓得病还是没好,最终去世。但小栓妈并不是一个完全冷漠的人,她还想着关心夏瑜的妈妈
  • S131***882
    鲁迅以冷峻笔锋刺破封建愚昧,《狂人日记》吃人社会、《阿Q正传》精神胜利法,字字如刀,剖开麻木灵魂,唤醒铁屋中沉睡者。
  • 张熔熔230401053246
    看了狂人日记的那一部分,感觉依旧懵懵的,只是感受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 文学院贺庆林
    癞对应英文light——光亮,鲁迅先生真会玩高级谐音梗哈哈! ——《 阿Q正传》
  • 文学院贺庆林
    边缘的人物,被歧视,被疏远了没有人理解他,同情他。无比孤独的一个人——《孔乙己》
同类书籍推荐
  • 废都
    贾平凹
  • 太白金星有点烦
    马伯庸
  • 我胆小如鼠
    余华
  • 女人的胜利
    余华
  • 万春街
    小麦
  • 金桃(中国科幻基石丛书)
    杨晚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