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 近现代小说/ 我胆小如鼠
近现代小说
我胆小如鼠
作者:余华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0章)
余华自传体成长小说!全新增补版!

【简介】余华:我曾是千千万万个敏感怯懦的孩子中的一个,这是我们共同的自传!有一句成语叫胆小如鼠,说的就是我的故事。 本书收录余华创作的《我胆小如鼠》《夏季台风》《四月三日事件》《一个地主的死》四篇中篇小说。 这些作品包含着余华的成长经验,淋漓尽致地呈现了每个人在青春期可能会经历的敏感、自卑和怯懦,让无数挣扎在人生转折期的年轻人产生了共鸣。

随感
  • 鱼遇雨欲语
    一位地主的死,地主的死。
  • S137***660
    杨高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柔软与敬畏。在这个推崇“勇敢”与“强势”的时代,余华用《我胆小如鼠》提醒我们:有时候,退一步不是懦弱,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胆小也不是缺陷,而是生命在逆境中绽放的另一种姿态。这种在怯懦中坚守的韧性,正是小人物最动人的生存诗学。
  • S137***044
    余华以冷静笔触刻画了杨高的怯懦人生——他怕冲突、避争执,用退缩为自己筑起保护壳,这份“胆小”并非软弱,而是底层小人物对安稳与不被伤害的卑微渴求。 小说借杨高的视角戳破成人世界的虚伪:那些嘲笑他胆小的人,常以“勇敢”包装自私;逼迫他强硬的场景,实则是对弱者生存空间的挤压。我们或许都曾有过类似的脆弱时刻,怕拒绝、怕报复、怕真心被轻视,这份“胆小”里藏着对善意的期待。 真正的勇气从非无所畏惧,而是在认清世界的复杂后,仍能守住内心的柔软。不必为小心翼翼的坚守羞耻,那些不愿伤害他人的克制,同样是小人物体面生存的生命力量。
  • S137***660
    他的怯懦里藏着难得的纯粹。面对他人的恶意,他选择避让而非反击,却会把陌生人的善意悄悄记在心里;面对生活的刁难,他从未抱怨,只是默默承受,像一块海绵,吸纳着世间的风雨,却从未改变自己的质地。余华没有将杨高塑造成悲剧性的人物,反而让他在胆小的底色上,活出了一种韧性——他认真地活着,认真地躲避着伤害,认真地守护着自己的小世界,这种“认真”,比那些看似勇敢的冲动更具力量。
  • S137***311
    在成长路上,我们难免会有胆怯时刻,但真正的勇气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即便心怀忐忑,也愿为守护自己、追求目标迈出一步。唯有打破内心的枷锁,勇敢表达、主动争取,才能掌控人生的方向,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 S137***660
    余华的文字向来带着冷冽的清醒,却在《我胆小如鼠》中,用最柔软的笔触,描摹了小人物在时代褶皱里的怯懦与坚守。主人公杨高的“胆小”,不是孩童式的畏缩,而是被生活打磨出的生存本能,像一株贴地生长的野草,以弯曲的姿态抵抗着风雨。
  • S137***660
    杨高的世界很小,小到只能容纳墙根的阴影、低声的应答和不与人争的退让。他怕强光,怕噪音,怕争执时对方涨红的脸,甚至怕自己的影子被阳光拉得太长——那些在常人眼中无关紧要的事物,在他这里都成了需要躲避的“风险”。初读时,难免觉得这样的人生太过“窝囊”,可余华的笔从不止于批判,而是在怯懦的表象下,挖出了人性的肌理:杨高怕的不是“事”,而是事背后可能带来的伤害;他退的不是“路”,而是为了守住内心仅有的安宁。在那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强硬往往意味着代价,争执可能招致无妄之灾,而杨高的“胆小”,实则是一种被动却智慧的自保。
  • S137***311
    《我胆小如鼠》中主人公的怯懦与挣扎,让我深有感触。生活里,我们或许都曾有过“胆小”时刻:不敢尝试新事物、怕犯错而退缩、因他人眼光放弃初心。但怯懦从不是不可改变的天性,而是需要突破的心理枷锁。 主人公最终试着迈出第一步的经历告诉我们,勇敢并非毫无畏惧,而是即便心怀忐忑,仍愿意直面挑战。成长路上,每一次对“胆小”的突破,都是自我的蜕变。我们要学会接纳内心的胆怯,更要主动给自己勇气,在一次次尝试中积累自信,终会摆脱“胆小如鼠”的标签,活出自在从容。
  • 淼Yx
    《我胆小如鼠》第一章随感 余华在第一章里,用冷静到近乎残酷的笔触,把“我”的胆小刻画得入木三分。不是夸张的怯懦,而是渗在日常里的细节:被同学捉弄不敢反抗,面对老师提问紧张到发抖,连走路都习惯贴着墙根,仿佛生怕惊扰了整个世界。 这种胆小不是性格标签,更像一层保护壳。当“我”在课堂上攥紧衣角、在走廊里刻意压低呼吸时,我看到的不是软弱,而是一个孩子在陌生世界里的小心翼翼。余华没有刻意同情,也没有批判,只是平铺直叙地呈现,却让人心头一紧——我们或许都曾有过这样的时刻,在某个瞬间觉得自己渺小又胆怯,怕出错、怕被嘲笑。 这一章最打动人的,是那份真实的共鸣。它没有宏大的情节,却用细碎的日常,戳中了每个人心底藏着的、关于“害怕”的记忆。
  • S137***044
    胆小从非缺陷,而是对世界的谨慎试探。藏在这份特质里的,是不莽撞的清醒、重责任的自觉。不必强迫自己胆大包天,接纳这份柔软,在一次次小尝试中拓宽勇气边界,便是最好的成长。
同类书籍推荐
  • 天命
    钱莉芳
  • 呐喊
    鲁迅
  • 废都
    贾平凹
  • 太白金星有点烦
    马伯庸
  • 女人的胜利
    余华
  • 东施烧饼
    火热火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