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心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罗伯特·戴博德、陈赢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8章)
英国经典心理咨询入门书,曾列英国亚马逊心理咨询图书榜第1名。如果你不知道该不该去看心理医生,请先看看这本书。

【简介】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为了向大众读者普及心理学知识,告诉大家心理咨询是怎么一回事,作者借用了英国文学经典《柳林风声》的故事主角,让蛤蟆先生和他的朋友们再次登场,演绎了这个关于心理咨询的故事。读者犹如亲临现场,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在这本书里,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随感
  • S136***746
    假期宣言:我感觉自己好像没什么价值,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看到书本里的这句话感觉撞击到我的内心。有时候我也会有这种想法,好像感觉自己没什么价值,家人对你的付出感觉是理所当然的。
  • S136***049
    这些坏事都会降临,除非“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 S136***746
    假期宣言:我感觉自己好像没什么价值,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看到书本里的这句话,感觉找到了共鸣,曾经自己的生活多么的潇洒、自由,后来结婚了,为了家庭我当了全职妈妈,有时候感觉自己没什么社会价值,因为照顾家庭你做的再好,他觉得都是理所应当的。有时候在婚姻里迷失自我,需要自我救赎,自我安慰。重要的是要找到自我。
  • S135***947
    其实早就想看这本书了,现在看发现也不算太晚,感觉从每个角色中都有一点自己的影子,自我反思,努力改正。
  • S136***402
    今天其实只是看了个开头,但我感觉我很理解鼹鼠对于河鼠 的心境,明白朋友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人,但是心里对于他的 优秀感到一丝嫉恨那种矛盾的心理。希望我们都可以拥抱自己的不完美,和自己和解。
  • S136***504
    大致剧情是鼹鼠,河鼠以及獾三人发现蛤蟆先生性格大变抑郁后推荐他去苍鹭心理咨询师的苍鹭小筑进行心理咨询。起先从鼹鼠,河鼠以及獾三个人的视角来看,蛤蟆先生是一个光鲜亮丽,又时刻注意形象的人,他们对此充满敬意,而他们是蛤蟆先生的朋友对他的状态表示担心。但是经过蛤蟆先生与苍鹭的对话,三人的形象又变得不同了,在蛤蟆先生眼中,獾对自己进行说教,鼠又批评自己,不同的视角人的性格不同。而苍鹭采取了一种特殊的心理咨询方式,他引导蛤蟆先生“成人”,完善他的性格。由儿童自我状态开始,挖掘蛤蟆先生的童年底色,让他重塑自我。文中引入弗洛伊德的一句话“本我所在,自我相依。”这句话表现了苍鹭想要蛤蟆先生,从挖掘童年开始由本我的回想,到自我的重塑。
  • S136***046
    刚开始是当童话来看的,结果意外能有共鸣,我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 S136***819
    今天刚刚看了个开头,除了对蛤蟆先生深陷抑郁的同情,更多的其实是对他有那么多真心待他的朋友,感到很感动。另外河鼠对身为他好朋友的鼹鼠矛盾的态度,也让我感触颇深
  • 营销2404班陈汉霖2024070401
    这本书像一把精准的钥匙,不仅打开了[对应领域,如“近代社会变迁”]的大门,更用细腻的案例和深刻的思考,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可触可感,读完仍有余味萦绕。从文字到观点都极具感染力,作者没有生硬地灌输道理,而是用故事串联逻辑,既满足了阅读的趣味性,又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认知升级,值得反复品读。
  • S136***725
    读完《蛤蟆先生看心理医生》感触很大,我曾经也像蛤蟆先生一样,过度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会因为朋友的话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幸运的是我也像蛤蟆先生一样,遇到了我的心理“医生”,阅读这本书的你,如果陷入了相同的心境,希望你能静下心看完这本书,从蛤蟆先生接受心理治疗开始,我阅读的速度越看越慢,代入到蛤蟆先生的视角后,仿佛接受心里咨询的就是我,每一次的咨询,都是一次新的自我认知。
同类书籍推荐
  • 自控力
    凯利·麦格尼格尔
  • 微行为心理学
    王小军
  • 终身成长
    卡罗尔·德韦克
  • 自控力(新版)
    凯利·麦格尼格尔
  • 冷暴力
    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
  • 本自具足 无须外求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