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 兄弟
小说
兄弟
作者:余华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82章)
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20世纪具有影响的10部作品”。

【简介】编辑推荐《兄弟》,被誉为中国的弥尔顿《失乐园》。荣获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本书荣获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入选瑞士《时报》2000年至2010年这10年来全球最为重要的15本书。编辑推荐: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他们在相互照顾中成长……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之中,这是弥足珍贵的经历。连结这两个时代的纽带就是这兄弟两人,他们的生活在裂变中裂变,他们的悲喜在爆发中爆发,他们的命运和这两个时代一样地天翻地覆,最终他们必须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作者简介:余华,1960年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经出版长篇小说4部,中短篇小说集6部,随笔集4部。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其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瑞典、挪威、希腊、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波兰、巴西、以色列、日本、韩国、越南、泰国和印度等国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等。

随感
  • 幸运
    《兄弟》是余华撕裂时代荒诞的魔镜,以文革与改革开放的双重变奏,奏响一曲血色狂欢的黑色寓言。李光头与宋钢这对异姓兄弟的命运双螺旋,缠绕着四十年社会裂变的基因密码:前者在欲望洪流中蜕变为暴发户,后者在道德困局里碎成时代尘埃。余华用手术刀划开集体记忆的脓疮——批斗会上人血馒头的魔幻现实,选美大赛中全民癫狂的文明倒错,将权力、金钱与性编织成后现代的浮世绘。那些触目惊心的粗鄙叙事里,既有卡夫卡式的变形记,又闪烁着《十日谈》的民间野性。当兄弟情谊在资本与伦理的绞杀下分崩离析,我们照见的不仅是两个男人的悲剧,更是一个民族在精神废墟上踉跄前行的集体剪影。这部混杂着血浆、泪水和笑料的荒诞史诗,最终在人性废墟上开出了带刺的玫瑰。
  • 唐雨欣
    读完《兄弟》,余华用极致荒诞与细腻温情交织的笔触,将李光头和宋钢兄弟在时代浪潮中的沉浮刻画得触目惊心。从“文革”时期宋凡平被暴力碾碎的尊严,到改革开放后兄弟俩一个在商海翻滚成暴发户、一个在生活重压下走向绝路,荒诞的情节背后是时代对人性的撕裂与重塑,而兄弟间曾有的纯粹情谊与后来的分崩离析,更让人在叹息中窥见命运无常与人性复杂。
  • S131***597
    挺好的,看到了当时年代的生活,挺有画面感的
  • S117866597
    李光头的荒唐与宋钢的隐忍,恰似两道平行的光,在时代的暗夜中投射出截然相反的轨迹。宋钢在单位食堂分餐时的一滴泪,与李光头在春宫画里笑出的涕泗,共同织就了人性的复合纹理。余华用狂欢般的暴力美学撕开社会转型的疮疤,让疯癫的李光头在玻璃厂的烈火中重生,让沉默的宋钢在单位宿舍的静谧里走向终结。那些荒诞到极致的情节,实则是集体记忆的扭曲镜像——当时代的巨轮碾过个体命运,亲情与欲望、尊严与屈辱,都在潮湿的水泥地上留下斑驳的印痕。宋钢倒下的刹那,李光头的笑声与哭声在历史的长河里重叠,成为后人辨认那个疯狂年代的唯一坐标。
  • 雷朝霞 22420100000
    当命运的砂轮碾过宋凡平白玉无瑕的灵魂时,那种近乎窒息的悲怆让我恍然惊觉:在文学的长河里,那些至臻至善的魂灵往往如琉璃易碎。从《平凡的世界》里被洪水吞没的田晓霞,到同福客栈中漂泊无依的祝无双,再到宋钢在时代洪流中逐渐湮灭的理想主义光芒,过于完美的人格总难逃悲剧宿命,就像月光注定要碎在深潭里,徒留世人对着涟漪空叹。
  • S131***066
    《兄弟》是余华对人性与时代的血色解剖: 以李光头、宋钢两兄弟的撕裂人生为棱镜,折射出中国四十年社会剧变中的荒诞与疼痛。余华用黑色幽默的手术刀剖开集体记忆——文革的暴力绞杀人性,改革浪潮中资本异化吞噬纯真,兄弟反目照见伦理溃败。李光头从偷窥者到暴发户的蜕变,是底层野性在废墟上的畸形成长;宋钢的道德自戕,则是传统伦理在资本时代的献祭。小说以“肛门”“断肢”等暴力意象为隐喻,将历史创伤转化为肉身疼痛,最终在“处美人大赛”的荒诞狂欢中,宣告理想主义的溺亡。余华以锋利笔触撕碎温情面纱,让读者在窒息般的真实中,窥见时代巨轮下每个灵魂的扭曲与挣扎——这是一部关于中国人精神癌变的残酷寓言。
  • S131***074
    《兄弟》不只是一个关于兄弟情和个人命运的故事,更是一部反映时代变迁的宏大史诗。
  • S132***476
    “妈妈,你放心,只剩下最后一碗饭了,我一定让给李光头吃;只剩下最后一件衣服了,我一定让给李光头穿。” “从此以后”,李光头突然用俄语说了,“我的兄弟宋钢就是外星人啦!”
  • S132***928
    《兄弟》最震撼之处在于它揭示了暴力的遗传性。李光头和宋钢虽然走上了不同道路,但他们都无法摆脱暴力的阴影。这种暴力已经内化为他们性格的一部分:李光头用暴力对待世界,宋钢用暴力对待自己。这种代际传递的创伤,远比表面的伤痕更为深刻。
  • 史江雨—22480100061
    《兄弟》的上半部,是浸满血泪的时代挽歌;下半部,则是荒诞与现实交织的生存寓言。余华冷峻的笔触,将人性的复杂与时代的残酷娓娓道来,在欢笑与泪水的交织中,书写出一曲震撼人心的生命史诗。 一位完美的丈夫、慈爱的父亲,善良、勇敢、温柔、朴实的宋凡平,时代悲剧中意难平的白月光,高大的身躯归于打断小腿才塞进去的狭小棺材。 在那个月光撒在铁路上的夜晚,上面有着两截的宋钢的尸体,旁边垫着他用衣服垫的好好的眼镜,另一边李光头和林红还没尽兴。
同类书籍推荐
  • 野狼沟传奇
    李遵秀
  • 在细雨中呼喊
    余华
  • 许三观卖血记
    余华
  • 微水浮尘
    灵石
  • 天堂旅行团(彭昱畅、杨恩又主演电影原著)
    张嘉佳
  • 大染坊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