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作者:桐华
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52章)
桐华暖伤系列:短暂青春弥足珍贵。

【简介】总有些时光,要在过去后,才发现它已深深刻在记忆中。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一代人最独一无二的成长记忆,小虎队、上海滩、四大天王,每当提到这些我们都无限感慨,还有那些尘封在日记里的面孔与心事……正因为短暂,青春的散场才会显得如此弥足珍贵,重要的是,我们曾经拥有那疼痛而又快乐的青春。拿起这本书,那些属于年少的记忆瞬间扑面而来,彼时的少年已经长大,属于青春的飞扬和放肆也逐渐离我们而去,胸腔里是一颗已经斑驳的心。心中,却流淌着跨越了时光的温暖,永不消逝。

随感
  • S137***925
    翻开桐华的《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有很多的感慨。 书中所描写的少年时期,罗琪琪,许小波,张俊,葛晓菲等等等等,她们都曾肆意青春过,都曾少年过。琦琦说的“不为做过的事后悔,不为没做过的时后悔”感受很深,琦琦十个通透的人。 要说琦琦和小波,张骏,陈劲之间的情感,或许初恋是美好的 有“长弓夕四”的承诺,但我感觉或许陈劲才是最核酸的…… 继续看吧!
  • S138***832
    翻开桐华的《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开篇那句“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不为自己没做过的事情后悔”便狠狠戳中了心。年少时总觉得未来漫长,时光大把,可当岁月流转,才惊觉那些青涩懵懂的日子早已成了回不去的旧梦。 书中将人生的得与失娓娓道来,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一边收获,一边失去,就像在茫茫人海中独自航行,有风雨也有阳光。2008年汶川地震的描写,更是让我感受到命运的无常与生命的坚韧。 那些年少时光里的欢笑与泪水,那些懵懂的爱恋与纯粹的友谊,都成了心底最柔软的角落。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但可以带着这份对青春的怀念,勇敢地走向未来,因为每一步的付出,都是生命最美的馈赠。你有没有在书中找到自己年少的影子呢?
  • S138***100
    教室后墙的倒计时牌被粉笔灰晕染,蝉鸣裹着夏风撞进窗棂时,我们总在草稿纸边角画歪扭的笑脸。 小卖部冰柜里的橘子汽水冒着白气,五毛钱就能买到整节下课的雀跃;操场边的梧桐叶落了又生,跑道上的脚步声混着起哄的口哨,成了青春最鲜活的背景音。 那时以为毕业是解脱,却不知转身就隔了万水千山。如今再路过老校门,阳光依旧斜斜地照,只是再也找不到那个一起分享耳机、偷偷传纸条的人。 年少时光是攥在手里的沙,越想留住越易消散,却在记忆里磨成了最温柔的光,每次回望,都暖得让人鼻酸。
  • S137***730
    合上书页,满是对青春的怅惘与共鸣。书中的琦琦像极了每个曾叛逆又努力的我们,会为朋友义气冲动,也会在书桌前为未来拼尽全力,那些藏在日记本里的心事、课堂上的悄悄话说,都是青春最真实的注脚。 它从不是简单的校园故事,而是帮我们找回了被时光冲淡的年少记忆——原来那些笨拙的成长、热烈的欢喜与遗憾,早已成了如今我们身上最珍贵的底色。
  • S138***100
    翻完《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心头满是温热的怅然。年少时的阳光总格外耀眼,课桌上的涂鸦、操场边的嬉笑、为考试熬夜的灯光,还有藏在日记本里没说出口的心事,都成了回不去的旧时光。 那时的快乐很简单,烦恼也很纯粹,连遗憾都带着青涩的莽撞。如今再回望,才懂那些跌跌撞撞的成长、义无反顾的热爱,早已刻进骨子里。时光无法倒流,但那些温暖的瞬间,永远是治愈往后岁月的力量。
  • S137***730
    合上书页,满是对青春的怅惘与共鸣。书中的琦琦像极了每个曾叛逆又努力的我们,会为朋友义气冲动,也会在书桌前为未来拼尽全力,那些藏在日记本里的心事、课堂上的悄悄话说,都是青春最真实的注脚。 它从不是简单的校园故事,而是帮我们找回了被时光冲淡的年少记忆——原来那些笨拙的成长、热烈的欢喜与遗憾,早已成了如今我们身上最珍贵的底色。
  • S137***109
    翻开这本书,像突然闯进了自己的青春旧教室。罗琦琦笔下的奥数竞赛、偷偷传看的小说、和朋友闹别扭又别扭和好的瞬间,每一个细节都带着旧时光的温度,烫得人心尖发颤。 我们都曾是笨拙的罗琦琦,在学业压力里迷茫,在成长阵痛中跌撞,以为跨不过的坎、忘不掉的人,最终都成了回忆里的星光。书里没有轰轰烈烈的狗血,只有细水长流的真实——那些被试卷填满的午后,被蝉鸣拉长的夏天,原来就是再也回不去的黄金时代。合上书时才懂,怀念的从不是某个人某件事,而是那个敢闯敢拼、眼里有光的自己。
  • S137***249
    它没有神化主角,罗琦琦的迷茫、敏感与倔强无比真实——会为一道解不出的数学题掉眼泪,会在友情里患得患失,会偷偷把对少年的心动藏在课本扉页。剧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课堂上传递的小纸条、放学路上的自行车铃声,到和父母拌嘴后的冷战,都精准戳中了“80后”“90后”的集体记忆,让人瞬间想起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笨拙又热烈的年少。
  • S137***109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第一章里,最令我动容的,不是具体的某个人、某件事,而是那个承载了罗琦琦所有孤独与安然的“场所”——那个小小的旧书店,或者说,任何能让她躲进去的角落。 从繁华北京回到小城,家不再是温暖的港湾,她成了情感上的“异乡人”。于是,她为自己寻找“避风港”。那个堆满旧书的书店,那个家里的阳台角落,是她从现实世界中暂时逃离的“缝隙”。在那里,她不必面对父母的偏爱、妹妹的天真,她只需要面对自己,与书中的人物和故事交流。 这种为自己寻找“精神角落”的行为,是许多敏感少年共通的生存策略。当外部世界无法给予理解和认同时,我们便向内收缩,在书籍、音乐或任何一个安静的物理空间里,建造一座只属于自己的堡垒。罗琦琦的倔强与沉默,或许正源于此——她早已习惯了在自己的世界里寻求圆满。 赵老师的可贵,在于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她那个“私人堡垒”的第一位访客与肯定者。他送的《红楼梦》,像一把钥匙,让她的内心世界与一个更伟大的文学世界相连,让她确信,自己的这片“精神角落”里,也能开出瑰丽的花朵。
  • 啧啧
    书页翻过,像把六年塞进两小时 罗琦琦替我们淋了那场雨,我替她保存了课桌里化掉的棒棒糖 合上书才明白:回不去的不是教室,是敢把喜欢写进作文的勇气 如今只敢在备注名里偷偷加一颗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