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科学/ 社会学/ 乡土中国
社会学
乡土中国
作者:费孝通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7章)
社会学经典著作

【简介】“乡土中国”一书是费孝通的著名著作之一,作者尝试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进行深层剖析,深入浅出地讨论了结构之构成、功能、运行体系等等,展现了社会结构是如何支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本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但是所蕴含之道理发人深省,时至今日仍然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社会学著作。

随感
  • S132***688
    翻开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仿佛触摸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DNA。当现代文明的车轮碾过乡村的阡陌时,这些沉淀千年的文化特质仍在以独特的方式回应着时代的叩问。读懂乡土,才能读懂中国;守护文化根脉,方能在现代化浪潮中留住精神的故乡。
  • S127***770
    在乡土本色这一章中,展现乡村以农为生、聚村而居、熟人社会的特质,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与独特的生活逻辑。
  • 何由
    读乡土中国如行传统乡村田埂。费孝通剖解基层社会肌理,从乡土性、差序格局等见农耕文明底色与社会变迁张力
  • S131***669
    好看
  • S132***150
    《乡土中国》剖析传统社会肌理,以“乡土性”为核心,揭示熟人社会、差序格局的特质,展现中国基层社会独特文化与运行逻辑。
  • 俞恒辉2232443227
    读完《乡土中国》,我对中国传统社会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知。书中以“乡土本色”为起点,生动阐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本质——农民与土地紧密相连,聚村而居形成熟人社会,这一观点让我理解了乡村生活的根基。“差序格局”概念极具洞察力,它揭示了中国人以自我为中心、由亲及疏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与西方“团体格局”截然不同,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道德观念。“礼治秩序”的论述也让我明白,传统社会中,礼俗比法律更能有效维持社会秩序。在当今快速城镇化的时代,这本书不仅让我读懂了中国乡土社会的过去,也启发我思考现代社会转型中面临的问题。它是一部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之作,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独特性。
  • 俞恒辉2232443227
    读完《乡土中国》,我对中国传统社会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知。书中以“乡土本色”为起点,生动阐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本质——农民与土地紧密相连,聚村而居形成熟人社会,这一观点让我理解了乡村生活的根基。“差序格局”概念极具洞察力,它揭示了中国人以自我为中心、由亲及疏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与西方“团体格局”截然不同,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道德观念。“礼治秩序”的论述也让我明白,传统社会中,礼俗比法律更能有效维持社会秩序。在当今快速城镇化的时代,这本书不仅让我读懂了中国乡土社会的过去,也启发我思考现代社会转型中面临的问题。它是一部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之作,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独特性。
  • 杜嘉苹 2332441114
    读到费孝通笔下的"乡土中国",总想起外婆家门前那条青石板路。纹路里沉淀的不仅是百年风雨,更是世代相传的生存智慧。差序格局中延展的人际网络,像稻田里交错的阡陌,既划定边界又保持呼吸的孔隙。礼治秩序崩塌后的真空地带,算法正在用精准的流量喂养填补,那些曾维系社会平衡的"人情""面子",正被数据模型解构成可量化的社交货币。但乡土社会的基因依然在血液里流淌。每逢年关汹涌的春运潮,电子红包里跳动的祝福,何尝不是差序格局的数字化转译?在云存储时代重读这本八十年前的著作,恍若触摸到文化DNA的双螺旋结构。那些被定义为落后的乡土逻辑,或许正是治愈现代性焦虑的草药方。
  • 吴涛涛2032443124
    很好看值得看
  • 董涵宁243245Y111
    从书中可知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愈趋于简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