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 社会小说/
社会小说
作者:莫言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64章)
畅销百万,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双奖作品! 曾经我也对生不生孩子感到困惑,直到在《蛙》里看尽生育的悲喜苦乐!

【简介】《蛙》以乡村妇科医生姑姑的故事为线索,写尽了生育的悲喜苦乐和人间百态。 姑姑自继承军医父亲的衣钵以来,在乡村推行新法接生,与愚昧的接生婆斗智斗勇,救下了成千上万的产妇和新生儿,成为东北乡妇女的“守护神”。而随着生育政策的转变,身为计生员的姑姑也开始被乡民避之不及。 生育,堪称中国人的第一大事。在这里,可以看到传统观念与生育政策的冲突,可以看到重男轻女之风,看到无节制生育之苦,看到至今还在讨论的代孕问题,看到生育问题下的众生相。

随感
  • S138***440
    读完莫言的《蛙》,内心深受震撼。姑姑这个角色让我久久难忘——她曾是迎接新生命的“送子娘娘”,晚年却背负着沉重的道德枷锁。小说通过她的命运,折射出时代洪流中个体的挣扎与无奈。那些关于生命、罪责与救赎的追问,像一记重锤敲在心上。莫言用最朴实的乡土语言,讲述了一个民族最深刻的悲欢。
  • S137***161
    小说里边每个人物都写得非常传神,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又大方又吝啬;又荒谬又理性;这才是完整的人,我常常感觉人是复杂的,我无法通过我的主观臆断来解剖一个人的想法,她的想法犹如纸扇,可以是展开的扇面,分区域排开,让我不知何去何从。也可以是合上后重叠的无法看到底的多层的木柄和纸页,重叠着多方面的想法。我不知道,我敲不开,或许是
  • S138***440
    莫言的《蛙》以姑姑的助产生涯串联起时代变迁,生命的诞生与消逝在文字中交织。那些关于生育、伦理的挣扎,藏着一代人的阵痛。姑姑的形象复杂立体,既是生命的守护者,也因时代局限背负沉重枷锁。文字粗粝却饱含温度,让我读懂生命的厚重与无奈,更懂时代洪流中个体的渺小与坚韧。
  • S138***440
    今日初读《蛙》的前两章,最触动我的是姑姑这个角色。她骑着自行车在乡间奔波接生的画面特别鲜活,仿佛能看见她额角的汗珠,听见产妇家的狗吠。那些关于新生命降临的描写,让我想起老家亲戚说的“接生婆”故事。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既有泥土的朴实,又带着魔幻的色彩,让人一翻开书就沉浸其中。
  • S137***161
    王肝单恋小狮子,地下河里洪水滔滔,水面上漂浮着庄稼秸秆,动物尸体。天上计划生育一环接一环,政策也如翻涌的河水,不停歇的前行变化。可王肝对小狮子的感情长久不移,仅因为在万小跑家中见到了小狮子,属于是一眼万年。可以的兄弟,但是这是小说
  • S138***440
    以姑姑的助产生涯为主线,将生育、生命与时代纠葛编织成厚重的文字,读来令人心潮难平。书中对生命降生的欣喜与逝去的惋惜交织,姑姑既是新生命的迎接者,也曾是政策下的执行者,她的矛盾与挣扎,让每个字符都浸着人性的温度。 生命本是最纯粹的馈赠,却在时代洪流中被赋予复杂的重量。那些关于孕育、期盼与遗憾的故事,让我读懂生命的珍贵,也看见个体在历史进程中的渺小与坚韧。文字直白又锋利,像一把手术刀剖开时代的褶皱,留下对生命、伦理与人性的深层叩问,读完良久,仍在心头回荡。
  • S137***161
    郝大手第一次出现是在一个天寒地冻的桥面,他显出了和世俗格格不入模样。比如“他的炕上只留下了自己躺的地方,其余的地方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泥娃娃。”“他卖泥娃娃时眼里含着泪”。他这样的特立独行,是不是一种对世界迷茫的状态。是不是不够聪明
  • S137***161
    王脚在那个不平凡的春天里,选择嚣张的抗拒结扎。可真当村支书袁脸与一众村干部选择“率领妇女主任,民兵连长,四个民兵”去抓王脚这个反面案例的时候,他由佯装震惊到怒冲冲,粗野的骂再到控制不住情绪选择端起武器。直到最后在儿子的告密,女儿的嗤笑,民兵的威胁下彻底崩溃。而此时我才发现围观的人们仿佛也成为了压住王脚的稻草。他没能维护住自己的尊严,没能和家人组成严丝合缝的围墙。这个顽强的男人倒在了制度下。
  • S137***590
    读莫言的《蛙》,像捧着一块浸了泪的粗陶,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姑姑万心从“送子观音”到“计生铁人”的转变,是最戳心的时代切片——她曾用双手迎接无数新生命,后来却为了政策,亲手终结未出世的啼哭,两种身份在她身上撕裂,也撕开了那个年代个体命运的无奈。 书中的蛙既是蛙鸣的写实,更是“娃”的隐喻,那些没来得及睁眼的孩子、为求子疯魔的女人,让“生育”不再是简单的生理行为,成了捆绑着政策、伦理与人性的枷锁。莫言用魔幻的笔触写现实,没有直白的批判,却让每个字都在叩问:当时代洪流碾过,个体的善与恶、罪与罚,该如何称量?合上书,蛙鸣仍在耳边,那是生命最原始的呐喊,也是对一个时代最绵长的回响。
  • 小雨嘻嘻
    莫言的《蛙》以一纸生育史,写尽了生命的悖论与时代的创痛。姑姑从“送子娘娘”沦为政策工具,其灵魂的撕裂正是民族集体记忆的缩影。她晚年以泥土重塑生命的执念,既是对罪孽的救赎,亦是对被时代洪流裹挟的万千亡魂的招魂。 “蛙”与“娃”的同音,在魔幻笔触间化作震耳欲聋的诘问——那些被统计数字抹去的生命,终将在历史的暗夜中发出蛙鸣般的回响。这部小说最深刻处,在于它既直面了制度的荒诞,又以悲悯之笔,为所有沉默的牺牲者立起了一座文学的纪念碑。
同类书籍推荐
  • 过活
    赵军锋
  • 石榴花开
    耿雪凌
  • 巧妇
    青灯下
  • 村魂
    王福林
  • 白耳朵
    赵兰振
  • 缱绻与决绝(杨幂、欧豪、倪大红、秦海璐主演生万物原著)
    赵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