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 松弛感
心理
松弛感
作者:小野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40章)
给当代打工人的“社畜自救指南” 面对无处不在的“卷王”,加不完的班、掉不完的发,不想躺平的年轻人如何保持身心能量,以松弛有度的姿态去接住人生的一次次突袭。

【简介】内心拧巴、纠结、敏感、易受伤的背后,其实是缺乏松弛感。松弛感不是放弃努力的躺平,不是什么都不在乎,不是无所事事的悠闲,松弛感而是尽力之后对追求的随遇而安,是无所畏惧活出自在心安、坚持自己的本心。本书是畅销书作家写给易燃易爆易焦虑的年轻人,从自我、情绪、生活、职场、亲密关系等角度来讲述松弛感的含义,以及如何在人生中创造出松弛感。人生唯有不断精进本事,不断修炼自己,才能保持情绪内核稳定,由内而外散发出松弛感。

随感
  • 余震
    松弛感:一场与自我和解的修行 在快节奏的时代浪潮里,“松弛感”像一剂良药,悄然成为人们心驰神往的生活状态。它不是懒散懈怠,而是在喧嚣中寻得内心的安定,是面对生活种种时,从容不迫的底气与智慧。 松弛感源于对自我的接纳。当我们不再执着于完美人设,允许自己有脆弱、笨拙的时刻,坦然接受生活的不按常理出牌,内心便会卸下沉重的枷锁。就像春日里随意舒展的柳枝,不刻意迎合风向,却自有一番优雅的姿态。工作中偶尔的失误,生活里突如其来的变故,都不再是压垮自己的巨石,而是成长路上的别样风景。 它也是一种对生活节奏的把控。懂得在忙碌与闲暇间找到平衡,不被焦虑裹挟着盲目向前。有人喜欢在晨光里煮一杯咖啡,享受片刻宁静;有人偏爱在周末走进山林,让自然的气息浸润身心。这些看似微小的瞬间,都是对生活的温柔回应,让紧绷的神经得以舒缓,在张弛有度间重获力量。 然而,培养松弛感并非易事。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外界的评判标准、他人的目光,常常让我们不自觉地陷入自我怀疑。但真正的松弛,需要我们打破这些桎梏,建立起强大的内心秩序。当我们学会向内审视,关注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需求,不被虚荣和攀比左右,才能拥有那份“任他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从容。 松弛感,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哲学。它让我们在岁月的磨砺中,始终保持一颗柔软而坚韧的心,以平和的心态拥抱生活的酸甜苦辣,在喧嚣的世界里,活出属于自己的诗意与洒脱。
  • S131***805
    非常推荐
  • 哈哈哈
    学会放松,是现在年轻人的必修课。这本书有作者自己的成长历程,有分析有案例还有方法,能引发共鸣的点挺多的。
  • S131***973
    松弛感不是指躺平不动,而是一种与自我和解的状态。接受局限,承认平凡,放下执念,松弛便悄然而至。松弛也是不可强求的,刻意追求松弛,反而离松弛更远。人生在世,松一阵,紧一阵,才是常态。
  • S132***558
    "松弛感"三字被商家炒得火热,恰证明现代人连放松都要用力学习。手机推送着"十分钟冥想课",书店摆满"减压圣经",健身房兜售"解压瑜伽"——我们竟把休憩也变成待办事项里的一个复选框。 真正的松弛感,原该是春日野猫晒太阳时的浑然不觉,而今却成了都市人精心策划的表演。人们越是追逐松弛,越暴露了灵魂深处那根绷紧的弦。
  • S130***156
    松弛感觉是一种本身能力强大,所以不畏任何变动的状态
  • S132***558
    人们每每谈及"松弛",便以为是一种懒散的姿态,可以随意为之。殊不知,真正的松弛,恰如那紧绷的弓弦,看似松了,却暗蓄着千钧之力。 世人常道要"放松",却不知放松亦是一门学问。那些刻意摆出松弛之态的人,每每在骨子里绷得比弓弦还紧。他们的松弛,不过是另一种紧张罢了。 松弛者,非懈怠也。正如那老树盘根,看似懒散地倚在土坡上,根须却在暗地里伸展得极深极远。
  • 赵元欢 20231204128
    读完《松弛感》,我深受触动。一直以来,我都在忙碌中奔波,神经时刻紧绷。松弛感是在过度紧绷时按下的暂停键 ,是一种内心的从容。我开始尝试改变,不再苛责自己事事完美,学会了专注当下。这种感觉就像给自己的心灵松绑,生活变得轻盈又自在!
  • S131***976
    有勇气说不
  • S131***976
    对正常生活的渴望😥
同类书籍推荐
  • 交易心理分析
    马克·道格拉斯
  • 幽微的人性
    李玫瑾
  • 清醒地活:超越自我的生命之旅
    迈克尔·辛格
  • NLP心理沟通术
    加藤圣龙
  • 躲在蚊子后面的大象
    恩斯特弗里德·哈尼希,爱娃·温德勒
  • 不要挑战人性2:重塑天性的12个经典实验
    潘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