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人间词话
文学
人间词话
作者:王国维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8章)

【简介】《人间词话》一书乃是王国维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本书约请当今著名专家黄霖为之导读,不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要眇,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撰作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从而在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的同时,凸现词学大师王国维的学术个性。

随感
  • S132***558
    王国维以“境界”为词魂,寥寥数笔剖开千年文心。读至“昨夜西风凋碧树”,恍见词人衣袂沾满唐宋霜雪;而“灯火阑珊处”三字,竟将人生况味凝成一颗冷琉璃。最痛是“无我之境”,非是超脱,恰是诗人将血肉碾作墨汁的刹那。学问至此,已非评点,而是以词证道,以命殉美——那三重境界说,分明是他为自己写下的墓志铭。
  • S131***457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境界说”解构古典诗词,将境界分为“造境”“写境”,又以“有我”“无我”区分主客,深刻揭示文学本质。“采菊东篱下”的“无我之境”与“可堪孤馆闭春寒”的“有我之境”,在其剖析下尽显韵味。 书中以人生三境界喻治学,道尽求索、坚守与顿悟的历程。在当下碎片化阅读时代,其对“真感情、真景物”的追求,以及“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创作观,仍具深刻启示,指引我们探寻文学与生命的真谛。
  • S131***680
    《人间词话》以传统词话形式,融入西方美学观念 ,提出 “境界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其以境界论词,见解独到,剖析精准。书中对诗词的品鉴,能让读者深入领会古典诗词的精妙,所提的人生三境界,更蕴含哲理,启迪无数人。
  • S130***487
    人间词话主要评论赏析了唐五代至清的主要词人词作,借助王国维先生点评,读者不仅感受到词本身的美,也察知了词人的心路历程,领略和品味到整首词的意境,从而对词又有更深的理解,感受更强烈的审美愉悦。他提出赏评诗词的主要标准乃是自然之境界,即写诗作词不过多修饰而寓情于景、寓景于情,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一切皆自然流露。进而提出“隔”与“不隔”、“格调”、“雕琢句易而意难”等论断,皆是以此为基础而来。
  • 夕雪玉
    品读《人间词话》,王国维以“境界说”点破诗词真谛。从“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求索,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他将人生况味与词境相融。字句间流淌着对古典美学的深刻洞察,既展现诗词之妙,更启迪我们在文学与生活中追寻超脱之境,感受中华文化独有的韵味与哲思。
  • S132***558
    王国维论词,拈出"境界"二字,却道尽人间况味。词家写景言情,看似雕琢字句,实则剥露心魂。所谓"隔"与"不隔",岂止在修辞,分明是生命能否直抵本真的分野。 今人读词,多沉溺于辞藻之美,而鲜能体察词人血泪。王氏以哲思观词,竟照见艺术与生存的同构——写词如度日,皆须以赤诚对抗虚妄。词话终了时,静安先生自沉昆明湖,恰似为其理论作一惨烈注脚。
  • S131***194
    《人间词话》以“境界说”为核心,将西方美学与中国古典诗词相结合。书中提出的人生三境界,更是广为流传,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示。其对诗词的品鉴见解独到,文字简洁而富有韵味,引领读者领略古典诗词的魅力,是一部兼具文学价值与哲学思想的佳作。
  • S131***623
    《人间诗话》像一扇推开便涌入风雨与星光的窗,让文字在烟火气里长出翅膀。书中诗句如碎银般洒落在人间褶皱处,将市井巷陌的喧响、柴米油盐的琐碎,都淬炼成澄明的诗性。读它时,我常想起深夜里巷口馄饨摊升腾的热气,雾气中模糊的面孔带着某种古老的温柔——原来庸常日子里的褶皱里,竟藏着未被言说的史诗。
  • 李佳怡
    ## 词的魂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的不是词,是人心。他拈出“境界”二字,如执一盏灯,照见千年词章里浮动的幽暗与明澈。 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是血泪,苏轼的“人生如梦”是旷达,而纳兰的“当时只道是寻常”则是钝刀割肉的痛。词之优劣,不在辞藻,而在那一点真性情——是泪是血,是痴是悔,皆须从肺腑中流出。 王氏论词如参禅,讲“隔”与“不隔”,实则是说文字能否直抵人心。今人写诗填词,多工于修辞而寡于性情,恰如蜡制花果,形色俱备,独缺一缕香气。词若无魂,纵使格律精严,亦不过是精致的空壳罢了。
  • 香菜
    这本书我很喜欢,独到的见解确实需要一些古文,诗词功底才能读懂。
同类书籍推荐
  • 那光阴是一朵迷人的花
    徐志摩
  • 百年新诗选(上、下)
    洪子诚^奚密
  • 我用尽青春只为寻你(精装版)
    白落梅
  • 女神
    郭沫若
  • 昨夜星辰:高盛元的唐诗课
    高盛元
  • 后山开花
    余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