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楼梦
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
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21章)

【简介】“红楼梦”是曹雪芹先生“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经典之作,且被公认为我国四大名著之首,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该小说以“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将涉及的政治事件隐去,多着墨于贾府的闺阁闲情、家庭琐事,并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了金陵十二钗的人性美与悲剧美,从而揭露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的原因,歌颂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对叛逆者的悲剧命运的描写,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展开
随感
  • S137***755
    读《红楼梦》第十六回至十八回,这三回主要描写贾府的“鼎盛”画面,似有欣欣向荣之势,然而兴盛的背后早有沃土腐败。第十六回贾元春晋封妃子,贾府上下狂喜,开始筹备省亲。同时,本回也穿插了秦钟之死,悲喜对照,暗示繁华背后的虚幻。第十七回主要描写贾政率众人游览大观园,并让宝玉为各处景观提匾,作者也借题诗暗喻了众人的命运。第十八回元妃省亲,场面奢华,但却充满悲情。元春在与家人的短暂团聚中数次落泪,字句中透露着骨肉分离的悲哀。
  • S137***755
    读《红楼梦》第十三回至第十五回,作者再次预告贾府的衰败,同时各路人物的底色逐步呈现在我们眼前。第十三回秦可卿病逝,托梦王熙凤,临终预言贾府衰败,这里作者借秦可卿之口暗示贾府结局。而贾珍奢华地操办其丧事,讽刺地说明了贾府的衰败和铺张浪费离不开关系。第十四回王熙凤管理宁国府,将混乱的宁国府治理得井井有条,展现其精明能干的管理才能。第十五回送殡途中,王熙凤插手官司意欲谋财,前一回向我们展现王熙凤正面的形象,而这一回则揭露了王熙凤背里狠辣的一面。
  • S137***755
    读《红楼梦》第十回至第十二回,我发现这三回是贾府衰败的缩影。第十回主要写秦可卿病重,医生却难辨其症,侧面展现贾府内部已经开始衰败。第十一回寿宴,凤姐遭遇贾瑞调戏,虽然她表面不在意,但她内心已有计谋。第十二回凤姐毒设相思局,捉弄贾瑞,尽显狠辣之心。
  • S137***755
    读《红楼梦》第七回到第九回,我发现作者已经开始揭露贾府背后的复杂。第七回黛玉因花儿闹脾气,丰富黛玉的人物形象,使其立体;第八回则描绘了宝玉和秦钟的友谊,同时学堂里有孩子打架,并由学堂拓展到了家族,间接暴露了家族内部的矛盾。更直接的暴露是仆人焦大喝醉乱骂的话,“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直接揭露了贾府背地里的“肮脏事”。
  • S137***755
    读《红楼梦》第三回到第六回,这三回开始向我们展开整本书的宏观世界——家族、官场。第四回“官场现形记”揭露了权贵社会的黑暗;第五回太虚幻境以判词曲赋暗示人物命运;第六回情感又昂扬起来,刘姥姥进荣国府,欢乐的画面之下又见贾府的奢华。这三回“先抑后扬”,葫芦案的黑暗到幻境的“玄乎”最后到刘姥姥进府的欢乐,实际上已为贾府的衰败埋下伏笔。
  • S137***755
    细品《红楼梦》前三回,它先通过一个神话由来大致解释了宝玉和黛玉的前世以及羁绊。作者简要介绍了贾府大家庭,随后林黛玉来到贾府,王熙凤、贾宝玉等主要人物纷纷登场,一场欢乐和谐的场景背后,却悄然拉开了家族悲剧的帷幕。已知结局的我阅读到这里,不经感慨万分。
  • S137***374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看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 S137***292
    《红楼梦》像一面镜子,照见繁华与苍凉。大观园里的笑语欢声背后,是家族兴衰的无奈和人性的复杂。宝玉、黛玉、宝钗的情感纠葛,如诗如梦,却终究逃不过命运的安排。曹雪芹以细腻笔触刻画人物,让我在阅读中既感受到美好,也体会到人生无常。合上书,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仿佛也经历了一场繁华的梦。
  • S137***669
    悲欢一梦,万艳同悲。宿命深处,尽是苍凉。
  • S137***572
    刘姥姥揣着“谋事在人”的信念踏入荣国府,那副战战兢兢又强装体面的姿态,恰是底层人物在权力夹缝中求生的生动写照。她深知“侯门深似海”的道理,却偏要"舍着我这副老脸"去撞那道朱漆大门。周瑞家的引路过程。层层递进地展现了封建等级的森严——从角门到正厅,每一步都暗含着身份的丈量。当凤姐那句"大有大的难处“轻飘飘落下时,刘姥姥却能从“拔根寒毛“里听出希望,这种在屈辱中捕捉机遇的韧性,正是市井智慧最鲜活的呈现。曹雪芹以近乎白描的手法,让读者看见一个乡下老妇如何在贵族客厅里完成一场精妙的生存表演。
同类书籍推荐
  • 四游记(无注释版)
    吴元泰
  • 西游记
    吴承恩
  • 水浒传
    施耐庵,罗贯中
  • 隋唐演义
    褚人获
  • 聊斋志异(精品公版)
    蒲松龄
  • 东周列国志(精品公版)
    冯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