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我们仨
文学
我们仨
作者:杨绛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7章)
杨绛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故事证明:家庭是人生的庇护所。

【推荐语】杨绛先生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简介】杨绛先生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我们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这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天上人间,阴阳殊途,却难断挚情。杨绛独伴青灯,用心灵向彼岸的亲人无声地倾诉着。

【金句】从今往后,咱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

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

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一个人二十不狂没志气,三十犹狂是无识妄人。

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

随感
  • S131***273
    《我们仨》如静淌的岁月长河,字里行间藏满杨绛一家平淡又真挚的温情。聚散离合间,让人读懂亲情珍贵,珍惜眼前温暖时光。
  • 勇敢猪猪
    很幸福
  • 24级康治3班
    生活是平常的,能在平常生活找到一份简单,就是幸福
  • 伍,
    很幸福
  • 敷衍
    以真挚的情感,打动无数读者的心,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
  • 蟹黄堡秘方
    宿舍熄灯前读完最后一页,忽然想给父母发条消息。杨绛写女儿钱瑗病房里的小黑板,和我爸总把“不吃早餐的危害”这类视频发在家庭群的样子莫名重合。 从前总嫌“我们仨”这书名太黏糊,直到上周父亲发来老家修路的照片,母亲视频时总把镜头对准阳台的花——原来他们早把牵挂拆成碎片,藏进每句稀松平常的话里。就像书里钱钟书悄悄把黄油留给妻女,笨拙得让人眼眶发酸。 我突然读懂杨绛反复擦拭记忆的固执:生命里那些琐碎的温热,才是对抗岁月锋利的最佳铠甲。原来“我们仨”从来不是数字,是围成圆桌的三把椅子,永远给彼此留着余温尚存的位置。
  • Hy
    ——现在我们仨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在《我们仨》里,杨绛用文字搭建起一座倒流的时光河床。当至亲相继湮灭于时空的褶皱,这位世纪老人选择用回忆作舟,在记忆的褶皱里反复泅渡。那些散落在剑桥草坪的晨露,三里河寓所的灯火,在笔尖凝成琥珀,将生离死别定格成永恒的重逢。在记忆的褶皱里,生者与逝者永远共享着同一片星辰。
  • S131***718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如一盏温润的茶,在平淡中见真味。书中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只有一家三口相守的日常:读书、散步、说笑。恰恰是这些看似琐碎的片段,构筑了最坚固的精神家园。当钱瑗和钱锺书相继离去,那些曾经共度的平凡时刻,都成了最珍贵的星辰。人生最大的幸福,或许就是在寻常屋檐下,与所爱之人共筑一个微小而完整的宇宙。
  • 许晨曦 24550101694
    就是幸福
  • S131***273
    《我们仨》的写作因而成为一种抵抗:抵抗时间的侵蚀,抵抗记忆的褪色。书中那些看似琐碎的细节,恰恰构成了生命最真实的质地。杨绛告诉我们,真正的告别不是死亡本身,而是遗忘。只要记忆还在,"我们仨"就永远在文字构建的方舟中相聚。这部作品因而超越了个人回忆录的范畴,成为探讨记忆如何对抗时间流逝的哲学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