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 食南之徒
生活
食南之徒
作者:马伯庸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7章)

【简介】马伯庸2024年最新长篇小说,一本不推荐在深夜阅读的美食奇书。 贪吃的大汉使者唐蒙,来到了最会吃的南越之国。 这里食材丰富,简直就是饕餮之徒的梦想之地。然而,在美食背后,却涌动着南北对峙、族群隔阂、权位争斗、国策兴废……种种波谲云诡,竟比岭南食材的风味更加复杂。 这个懒散的大汉使者,身陷岭南的政争漩涡。他唯一能信赖的伙伴,只有食物;唯一的破局之法,只有追求极致美食的心。 谁都没想到,那一缕微妙滋味,竟关乎大汉与南越国运,乃至于整个中华版图……

随感
  • S130***175
    乙巳年清明,兄弟姊妹几家人回乡祭祖,天气如此之好,天雨无晴无炎热无雨淋,只是天干物燥,不能燃放鞭炮。为响应乡村消防之要求而矣。因为三月份,有村民燃烧田垠山地杂草,引起山火之祸
  • S130***175
    生命可以重启么,生命只是单程,勇往直前一直向前走
  • S130***175
    谁不平凡呢,每个人都是如此的平凡,生老病死,人生之旅程,只是在旅程之中,有的人话出了自己,为造福人类而活
  • 林文婷
    《食南之徒》第十、十一章以辛辣笔触剖开文化征服的暗面。当长安使团以"教化"之名强行推广中原饮食时,岭南人沉默的抵抗令人心惊——他们用肠胃的集体排斥对抗文化霸权,让精心培育的稻种在异乡水土中悄然溃烂。这种生理性的文化自卫,远比刀剑更锋利。 作者在此撕开了文明传播的浪漫面纱:真正的融合从不是单向施舍。使团医官发现岭南人肠胃结构迥异时,这场关于"消化"的隐喻达到高潮。肠胃不仅是器官,更成为文化认同的最终防线。当强势文明试图改造原住民的身体构造时,所谓"教化"已沦为暴力的代名词。这让我想起历史上无数文明碰撞的悲剧——征服者总在重复"削足适履"的荒诞,却忘记真正的文明对话,应当是双向的消化与共生。
  • S127***619
    贪吃胖汉唐蒙本想躺平,却因美食被卷入政治漩涡。在《食南之徒》中,他凭借对吃的执着与敏锐,解开乱世谜团,让我们看到历史与美食碰撞出的奇妙火花。
  • S127***619
    别人写历史风起云涌,马伯庸却从美食切入西汉风云。《食南之徒》借蜀枸酱牵出南越与汉朝的隐秘联系,以独特视角展现文化交融与历史脉络 ,令人拍案叫绝。
  • 林文婷
    第六至八章以汉代经略南越为背景,通过饮食文化的渗透揭开帝国扩张的暗面。使者以推广酱料、青铜炊具为名,将中原礼制植入百越部落的日常肌理,却在宴席间目睹酋长以生啖蛇胆的野性仪式抵抗文明规训。作者巧妙地将"鼎镬"化为权力隐喻——当香料与血腥在青铜器中共沸,温润的教化理想暴露出文化殖民的暴力本质。 主角在腌制越人贡品咸鱼时陷入困境:腐鲜交织的气味恰似中原与南越的关系,既要依赖发酵维持帝国补给,又恐惧异质文化的反噬。这段饮食政治的书写超越了简单的文明冲突,揭示出历史褶皱中被蒸煮的人性——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在权力灶台前,终将共享一瓮苦涩的高汤。
  • S130***302
    天下至真者,莫过于食物。好吃就是好吃,难吃就是男厕,从来不会骗你。' 好好享受身边的美食☀
  • S130***728
    《食南之徒》开篇便以美食为切入点,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南越国。马伯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各种美食,如嘉鱼、蜀枸酱等,让人垂涎欲滴。这种对美食的生动描写展现了南越国的风土人情。
  • S130***503
    读《食南之徒》前三章,像是开启一场奇妙冒险。贪吃小吏唐蒙被卷入出使南越的任务,作者用美食串联起西汉的风云变幻,情节新奇,美食描写勾人馋虫,对南越复杂局势的铺垫,更是叫人忍不住想往后深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