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我们仨
文学
我们仨
作者:杨绛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7章)
杨绛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故事证明:家庭是人生的庇护所。

【推荐语】杨绛先生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简介】杨绛先生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我们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这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天上人间,阴阳殊途,却难断挚情。杨绛独伴青灯,用心灵向彼岸的亲人无声地倾诉着。

【金句】从今往后,咱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

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

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一个人二十不狂没志气,三十犹狂是无识妄人。

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

随感
  • S132***994
    ## 失落的圆 《我们仨》里,杨绛先生写"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我读时,不免想起人世间多少"仨",而今安在哉? 她写钱瑗病中事,平平道来,却使人觉得这"仨"字里,原有一个圆,如今缺了一角,便不成形了。人生在世,大约总想凑成一个圆,或三人,或五人,自以为可以长久。岂知世事如刀,最善割圆。 杨绛的文字,淡极,却愈显其痛。她不言痛,而痛自在其中矣。
  • S132***595
    合上书页,杨绛先生笔下一家三口的岁月令人动容。她以克制笔触,将牛津求学的温馨、动荡岁月的坚守娓娓道来,平淡叙述中满是对至亲的眷恋。钱氏一家相互包容,对知识的纯粹追求,在浮躁时代如一股清流。书中更映照出生活真相——苦难常有,但爱与陪伴是穿越风雨的力量。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故事,更教会我们珍惜当下、守护温情。
  • S131***107
    情感细腻
  • S132***766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的这句话,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我对这个简单而又不平凡家庭的认知,也让我在阅读中,一次次被他们之间深厚的亲情所打动。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九十二岁高龄时,回忆一家三口的生活而作。书中以梦为引,虚实相生,讲述了他们从相知相爱,到女儿钱瑗出生,再到生命尽头的聚散分离。整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只有日常的琐碎与平淡,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片段,却蕴含着最真挚、最动人的情感。
  • S131***429
    读完让我感受到:一家三口在平凡日子里的相知相守,如一起读书、互相陪伴的细节,透着细水长流的温暖,让人想起自己与家人的点滴羁绊。面对女儿和丈夫的离世,杨绛以克制的文字传递出巨大悲痛,却也让人看到直面命运的隐忍与力量,懂得离别是人生必修课。书中“与世无争,只求相聚”的朴素愿望,会让你重新审视身边的陪伴,意识到日常琐碎中的关爱才是最值得珍视的幸福。文字间藏着对生命、家庭的深刻思考,如“我们仨走散了,但从未真正分开”,让人在感动中领悟到爱与记忆的永恒。《我们仨》是一本用爱写成的书,它让我在别人的故事里,体悟到亲情的温暖与珍贵,也让我更加懂得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人 。
  • S117866597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用文字筑起的一座情感丰碑。书中细数与钱钟书、钱瑗的日常生活,点滴温馨如涓涓细流,直击心灵。杨绛先生以质朴笔触,勾勒出一家三口在世事无常中的相濡以沫,更在失去至亲后,以坚守书写爱的深沉。读之,既感岁月静好,亦见人性坚韧,令人在平凡日常中更珍惜陪伴的暖意。
  • S132***214
    很好很好
  • S132***845
    灯火可亲的夜里,想起我们并肩走过的巷子。你的笑声脆如风铃,他的沉默稳似老树,而我总在中间,像一根摇摆的指针。时光把三个影子揉成一片,分不清谁是谁的轮廓
  • S132***510
    灯火可亲的夜里,想起我们并肩走过的巷子。你的笑声脆如风铃,他的沉默稳似老树,而我总在中间,像一根摇摆的指针。时光把三个影子揉成一片,分不清谁是谁的轮廓。原来最深的羁绊,不过是共饮一杯茶,同看一朵云,在彼此眼中认出自己的倒影。
  • S131***750
    《我们仨》以平实笔触道尽亲情离合,杨绛先生将失亲之痛化作温柔追忆。一家三口的相守相助,在岁月颠沛中愈显珍贵。书中无华丽辞藻,却因真挚动人,让人读后怅然若失,更懂珍惜眼前人。生死无常,唯爱永存。
同类书籍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大师作品精选
    欧内斯特·海明威
  • 四世同堂(全三册)
    老舍
  • 病隙碎笔
    史铁生
  • 文学大师汪曾祺作品集(全三册)
    汪曾祺
  • 读完这10本书,整个人都通透了(全10册)
    季羡林
  • 毛泽东诗词欣赏:大字本
    周振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