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通俗说史/ 明朝那些事儿 2
通俗说史
明朝那些事儿 2
作者:当年明月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28章)
文章以通俗的小说方式,用瑞士表匠的耐心,德国制造工人的严谨,法国酿酒师的情怀,美国戏剧演员的幽默讲述了600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元末农民起义,并将继续讲述至明末的276年历史。

【简介】第二部,内容自永乐夺位的“靖难之役”后开始,先叙述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事迹--挥军北上五征蒙古,派郑和七下西洋,南下讨平安南等等,后来永乐于北伐蒙古归来途中病逝。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开始进入动荡时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导致二十万精兵丧于一旦,幸亏著名忠臣于谦在“土木堡之变”中力挽狂澜,挽救了明帝国……

随感
  • WW
    读到第一章我才知道到受害者终成执刀者理论,朱棣登上皇位后继续了建文帝未完成的事情——削藩。谁还记得朱棣是以不满建文帝削藩而造反的呢? 而建文帝的失踪也为朱棣的担忧埋下了伏笔。
  • WW
    读到第一章我才知道到受害者终成执刀者理论,朱棣登上皇位后继续了建文帝未完成的事情——削藩。谁还记得朱棣是以不满建文帝削藩而造反的呢?
  • 246630222
    读《明朝那些事儿2》有感 “历史本身很精彩,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当年明月用他独特的笔触,为我们打开了明朝历史的大门,而《明朝那些事儿2》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让我沉浸其中,感慨万千。 从永乐夺位的“靖难之役”开始,我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朱棣这位传奇帝王的一生。他挥军北上五征蒙古,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雄图霸业;派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世界看到了大明的辉煌;南下讨平安南,稳定了边疆局势。朱棣一生都在为了巩固大明的统治、拓展大明的版图而不懈奋斗。他迁都北京,修建紫禁城,编撰《永乐大典》,这些伟大的功绩无不彰显着他的雄心壮志和非凡魄力。在他的统治下,明朝迎来了“永乐盛世”,国力昌盛,万邦来朝。 然而,朱棣的一生也充满了争议。“靖难之役”中,他从侄子朱允炆手中夺取皇位,这场战争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也让许多忠臣义士惨遭杀害。在他登上皇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又采取了一系列残酷的手段,诛杀异己,株连九族。这些行为让他背上了“篡位者”的骂名,也让他的形象在历史的长河中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我想,在那个权力至上的时代,身处皇位争夺的漩涡中心,朱棣或许也有他的无奈与身不由己。 明朝在经历了“永乐盛世”和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开始进入动荡时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他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怂恿英宗朱祁镇亲征蒙古,结果导致二十万精兵丧于一旦,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土木堡之变”,英宗也被俘虏。这场变故让明朝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就在这关键时刻,于谦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他组织了北京保卫战,带领军民顽强抵抗,成功击退了蒙古军队,挽救了明帝国。于谦的忠诚、勇敢和智慧,让我深感敬佩。他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不顾个人安危,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刻,扛起了保卫国家的重任。他的那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但令人痛心的是,于谦最终却在“夺门之变”后被冤杀。这场宫廷政变中,英宗朱祁镇复位,他听信谗言,对于谦这位挽救国家于危难的大功臣痛下杀手。于谦的死,让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惋惜。他一生清正廉洁,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这不得不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和人性的丑恶。从于谦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忠臣的无奈与悲哀,也看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无情。
  • 清凌
    大明王朝过来了
  • 清凌
    明月写的书生动有趣,对我们展现一个不一样的大明王朝。不同于历史书上了了几笔,而是大明王朝波澜壮阔的一生!
  • 太阳
    治民若水,因势利导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感谢史书记者,使我可居高俯瞰历史,使我能居中感受历史,使我能居下敬畏历史 它迷人的地方在于能尽量保留本史,又轻松有趣。
  • 商学院冯雪珂
    嗯嗯
  • 商学院廖梓纭
    有意思,好看
  • 商学院冯雪珂
    嗯嗯
  • Oblivion
    好看爱看
同类书籍推荐
  •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全集(全9册)
    当年明月
  • 作家榜名著:你一定爱读的近代中国史
    蒋廷黻
  •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2020版)
    当年明月
  • 资治通鉴全本(文白对照 原文精校 精注全译 名家汇评 套装共20册)
    司马光
  • 无解的困局:大明最后的60年
    无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