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世界史/ 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
世界史
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
作者:宋念申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42章)

【简介】我们生活在这片名为“亚洲”的地域上,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 亚欧大陆明明是一体的,为什么分成亚、欧两大洲?分界的依据又是什么?从欧洲人命名“亚细亚”,到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成为“亚洲人”,中间又经历了哪些曲折? 清华大学教授宋念申告诉我们:古地图是探索亚洲形成史和反思现代性的关键一环。 在新作《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中,他借由百余幅珍贵的古地图材料,描摹了亚洲(及中国)在地图上出现、发展、变化、定型的过程,同时观察了这一过程中的各种权力结构——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领土国家——在地图上的呈现与表达。 地图的演进,是否真的朝向科学? 殖民主义语境下的“发现”,究竟是 “发展”还是掠夺? 研究和思考“亚洲反题”,能为现代带来何种新的可能? 以古代地图为视觉材料,本书通过看图、说图,走近真实的历史,以直白生动的文字,向大众读者介绍前沿、有趣的学术思考。

随感
  • 2️⃣3️⃣3️⃣也在读书
    翻开第一章,最颠覆认知的,是它将地理发现背后的“命名密码”层层揭开。从前只模糊记得“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即便听过“他并非首个抵达者”的补充,却从没想过“America”这个名字竟源于意大利探险家亚美利哥(Amerigo),而非哥伦布本人,这种命名权的错位,让“发现”的叙事多了几分偶然与人为构建的意味。 更意外的是印第安人与印度名字的关联——哥伦布误将美洲当作印度,便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这个延续至今的称呼,原来始于一场关键的地理误判。而书中抛出的“哥伦布是殖民主义者还是资产阶级先锋”的讨论,更让我跳出“英雄或罪人”的简单评判:他的航行既开启了全球贸易的可能,也带来了殖民掠夺的阴影,这种复杂性让历史不再是非黑即白的故事。这一章像一把钥匙,让我看清地理发现背后隐藏的命名逻辑与历史争议。
同类书籍推荐
  • 全球通史
    乔治·威尔斯
  • 太平洋战争系列(全三册)
    青梅煮酒
  • 二战全史
    思不群
  • 后浪汗青堂·传奇之战(全6册)
    彼得·格林
  • 亚洲三部曲(全3册)
    郭建龙
  • 血钱:二战全球金融战纪实
    弗朗西斯·贝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