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互联网+/ 科普/ 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
科普
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
作者:荣正通、胡思得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34章)

【简介】本书回顾了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攻关之路,反映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在国力极度薄弱,工业基础、科技基础几乎空白,科技人员非常短缺的艰苦条件下,毛泽东、周恩来、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英明决策,钱三强、朱光亚、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工人等无私奉献、奋力拼搏,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大协作,共同攻坚克难,铸造中国之盾的故事。这既为中国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时间和空间,同时,又增加了世界和平的力量,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浓墨重彩的一个篇章,值得特别书写和代代传颂。 本书兼具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通俗文学的可读性,读来感人至深,使人心潮澎湃。

随感
  • S135***175
    “战争,战争从未改变”——《辐射》 无论是猿类手中的石块,到轰炸机舱中的原子炸弹,战争的本质及其残酷性从未改变。 “漫天奇光异彩,有如圣灵逞威。 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其争辉。 ………… 我是死神,是世界的毁灭者。”——《薄伽梵歌》 作为20世纪乃至如今最具杀伤力的超级武器,在广岛和长崎升起的蘑菇云里,原子弹的恐怖威力被世界目睹。 从朝鲜战争到台海危机,从意识形态对立到冷战僵局。核武器犹如水银,闪耀而致命。中国人也从未停止对它的追寻,无论是国民政府亦或是人民政府,最尖锐的剑比最坚固的盾更能守护国家安全,对于拥有绝对毁灭力量的核武器来说,更是如此。 大漠戈壁万人深耕,算盘机床响声阵阵。无数尖端人才放弃优渥条件毅然回国,共同于罗布泊黄沙中为国铸盾。1964,罗布泊一声巨响,华夏神盾从此树立。最锋利的剑,此刻化作最坚实的盾,永远守护华夏万里晴空。
同类书籍推荐
  • 信号与噪声
    纳特·西尔弗
  • 迷人的材料
    马克·米奥多尼克
  • 航空航天科学知识
    张娟
  • 从一到无穷大
    乔治·伽莫夫
  • 1分钟物理:“中科院物理所”趣味科普专栏【第一辑】
    中科院物理所
  • 弦理论
    斯蒂文·S.古布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