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史学专著/ 失去的三百年:地理大发现之后中国的开放与封闭(1516—1840)
史学专著
失去的三百年:地理大发现之后中国的开放与封闭(1516—1840)
作者:郭建龙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93章)

【简介】郭建龙中国史新作!罗振宇、俞敏洪推荐。带你读懂明末到晚清的三百年里,中国的开放与失败。中国也曾经有过机会去学习西方、向世界开放,不管是在技术、商业、资金还是制度上,都曾经有过学习的冲动。中国历史上不止一次发生过对外开放,但如果不吸取教训,那么任何一次对外开放,最后在画一个圈之后,都会回归封闭的原点。 本书所描写的内容,不是歌颂古代王朝的伟大,而是探讨从地理大发现到鸦片战争爆发的那三百多年里,中国的客观得失。让人们去理解,中国不是天生闭锁的,在几百年前就有过一次大规模的开放,并将当时最先进的西方技术和知识尽数引入。但由于封建集权政权的性质,中国社会又忘掉了当初学习的一切,重归于传统的闭锁社会。

展开
随感
  • GGBond
    在这段历史片段里,权力与虚荣的阴影扭曲了真相。卢镗与朱纨为了所谓“荣耀”,将葡萄牙人的普通贸易曲解成王权挑衅,更以残酷手段牺牲无辜性命来构织谎言。 这让我想到,历史有时会在权力者的私心下变得面目全非。那些被杀害的明朝百姓,那些被送往京城的葡萄牙人,他们成了权力游戏里的棋子。贸易本是文明交流的契机,却在偏见与野心的操弄下,沦为血腥与欺骗的注脚。 我们读史,便是要在这些扭曲的片段里,看清人性的复杂与权力的危险,提醒自己以客观与悲悯去对待每一段过往,不让真相再被虚荣与私利所掩埋。
  • MoonCake
    要问如今街上最多的是什么,答案一定是旺铺招租的大字。原来熙熙攘攘的街道,这些倒闭的店铺显得分外扎眼。而随便问幸存的店铺,得到的答案也是生意难做,半死不活。 这些似乎和本书没有关系,疫情之后的经济寒冬格外漫长。而如果深层次的挖掘下去,又会发现古今一体,大同小异。 正如书中描述广州十三行的行商一般,看似光鲜亮丽,妥妥的上等人。其实际却是步履维艰,光景好时充当税收机器,光景差时充当税收,以至于身死家灭,尤为不足。我们不过是历史之一粒尘埃,而这历史又是多么的相似。 帝国对稳定的需求必然导致封闭与禁锢。一旦明白这种必然性,很多事就可以见怪不怪了。 正如作者初衷,不想三百年历史就简单归结为闭关锁国。可是我们又是天生没有记性的,或者说是程序化的不长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