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外国文学/ 呼啸山庄
外国文学
呼啸山庄
作者:爱米丽.勃朗特、张玲、张扬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40章)

【简介】《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爱米丽.勃朗特的作品,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是爱与恨最美的诠释,闪耀着人道主义的理想。本书讲述了呼啸山庄的恩肖家族和林敦家族之间的故事。希思克利夫是老恩肖收养的孤儿,虽遭到了老恩肖的儿子亨得利的仇视,但他女儿凯瑟琳喜欢他,只是由于地位的差异而无法表白,于是他愤然出走。当他回来时,凯瑟琳已嫁给画眉山庄的主人埃德加·林敦。希思克利夫骗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企图占领林敦家族。经过很多事后,希思克利夫终于达到了复仇的愿望,但并不感到高兴,于是在一个风雨之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本书增设了导学321、无障碍解释、重点段落点评以及读后感部分,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好的解读名著,汲取其中的精华,还能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受益终生的优秀品质。

随感
  • S138***191
    不错看了很有感悟
  • S138***572
    沉浸《呼啸山庄》的文字,仿佛踏入一片被爱恨裹挟的荒原。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情感炽热又偏执,爱到极致便成毁灭,恨到深处却难掩眷恋,这种极致的爱恨交织,让人心惊又动容。勃朗特用冷峻笔触,勾勒出阶级压迫下的人性扭曲与命运无常。山庄的狂风不仅呼啸在荒原,更肆虐在人心,贪婪、复仇与执念酿成一场场悲剧。合上书页,那份跨越岁月的爱恨纠葛仍在心头激荡,它让我懂得,被仇恨吞噬的爱终将枯萎,唯有宽容与释然,才能让心灵挣脱枷锁,获得真正的自由。
  • S138***188
    《呼啸山庄》是一曲在荒原上奏响的爱恨悲歌,艾米莉·勃朗特用冷峻的笔触,勾勒出人性中最炽烈的欲望与最深刻的痛苦。 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爱情,如同呼啸山庄狂风般猛烈,却又被阶级与世俗的枷锁死死束缚。他们的爱不是温柔的相守,而是灵魂的纠缠与毁灭,当凯瑟琳选择嫁给林顿,希斯克利夫的世界彻底崩塌,复仇成为他余生唯一的执念。他以最残酷的方式报复着所有伤害过他的人,却也在这场复仇中耗尽了自己,最终在对凯瑟琳的思念中孤独死去。 小说中荒凉的约克郡荒原,不仅是故事的背景,更象征着人物内心的荒芜与挣扎。艾米莉没有美化人性,而是直面其黑暗与复杂,让我们看到仇恨如何吞噬善良,执念如何摧毁人生。 合上书页,荒原的风声仿佛仍在耳边回响,提醒着我们:真正的爱应是救赎而非毁灭,放下执念,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
  • S137***656
    好看
  • S137***932
    《呼啸山庄》从不是温柔的爱情寓言,而是对人性的冷峻叩问。它让我们看见,当爱被阶级碾压、被误解扭曲,会滋生出怎样的仇恨;也让我们懂得,唯有放下与宽恕,才能在荒原的废墟上长出新生的嫩芽。那些在风暴中挣扎的灵魂,终究在超越生死的牵绊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永恒。
  • S137***726
    读《呼啸山庄》,灵魂仿佛被荒原的风暴涤荡。希斯克利夫的爱与恨如此极致,像烈焰般焚毁一切,包括他自己。这不仅是爱情悲剧,更是灵魂在屈辱中扭曲、在复仇中迷失的史诗。那呼啸的不仅是风,是破碎心灵在永恒荒原上的哀嚎与撞击。
  • S137***832
    读《呼啸山庄》,像在暴雨夜闯入一片荒芜的沼泽,每一页都浸着北方荒原的凛冽寒风,却又藏着能将人灼伤的、极致的爱恨。它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爱情故事,没有温吞的甜腻,只有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之间,近乎原始的灵魂纠缠——他们是彼此的影子,是荒原上共生的荆棘,连“我爱你”都带着“我要和你一同毁灭”的决绝。
  • S137***730
    这部小说引人注目之处究竟何在?窃以为,那就是一对两小无猜伴侣舍生忘死的恋情。凯瑟琳对林顿允婚后的两句话说得好:“我爱他(指希思克利夫)并不是因为他长得漂亮,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这种整个灵魂的合二为一,与我国民间常言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谓分毫不爽。他们的恋情,爱与恨交织,欢乐与痛苦并存,但却屡遭摧残与阻挠而不熄灭,原因正在于此。
  • 刘艳蕊2024103127
    希斯克利夫的爱与恨像荒原的风暴,裹挟着偏执与疯狂,撞得人喘不过气。他用一生报复,却在凯瑟琳的幽灵里耗尽最后一丝温度。 这不是浪漫的爱情童话,而是人性在阶级与偏见下的嘶吼——爱到极致成了执念,恨到尽头只剩空洞,读罢只觉荒原的寒风,从书页里一直吹到心里。
  • 储能25-2徐紫怡
    《呼啸山庄》是一面镜子,它照见的不是温情的美好,而是我们内心深处那些未被文明规训的、黑暗而汹涌的情感潜流。它质问我们:当爱被现实阻隔、被尊严践踏,它会孕育出怎样可怕的形态?这呼啸而过的,不仅是约克郡的狂风,更是人性中永恒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