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 社会心理学/ 乌合之众
社会心理学
乌合之众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杨程程
出版社: 广东花城出版公司有限公司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20章)
为什么人一旦融入集体,就会变得智力下降、随大流、盲从、狂热、偏执、易冲动、没有判断力,丧失理性?《乌合之众》一本书让你看透人性真相。

【简介】《乌合之众》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重要著作,该书首次出版于1895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大众心理学的开山之作。 本书分析了群体心理的本质,涉及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政治学等方方面面。提出的“暴民理论”,颠覆了人们对群体的通常认识。 书中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考察了群体的特殊心理与思维方式,尤其对个体与群体的迥异心理进行了精辟分析。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

随感
  • S137***051
    勒庞在《乌合之众》里最戳人的观点,莫过于戳破了“群体即正义”的假象——当个体融入群体,智商往往会向平均水平靠拢,甚至集体降维,就像一滴水汇入洪流,再清醒也难抵浪潮的裹挟。 最让我感慨的,是群体对“情绪”的偏爱远胜过“理性”。就像生活里常见的舆论反转,起初有人抛出一个带情绪的观点,哪怕缺乏事实支撑,也会迅速被群体接纳、放大,质疑的声音反而会被贴上“异类”的标签。个体在其中,很容易从“旁观者”变成“跟风者”,不是故意盲从,而是群体的氛围会让人不自觉地放弃独立思...
  • S138***626
    翻完《乌合之众》,脊背发凉。个体汇入人群,理性竟如沙塔崩塌——我们引以为傲的独立思考,在群体的狂欢中如此不堪一击。 那些历史上疯狂的集体行动,那些网络时代的人云亦云,原来都有迹可循。群体要的不是真理,是情绪共鸣;追求的并非真相,而是归属快感。 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照见每个可能迷失的自我。保持清醒从来不易,唯有时时自省:此刻的我,是独立思考,还是只是回声?
  • S137***051
    勒庞笔下的群体,像一面照见盲从的镜子。个体融入群体后,理性常被情绪吞噬,智商趋向平均,哪怕荒诞观点,也会因“众人认同”变得合理。 生活里的舆论跟风、盲目站队,正是这般模样——没人愿花时间查证,只随群体浪潮摇摆。这本书从不是否定群体,而是提醒我:哪怕身处人群,也要守住独立思考的微光,不做随波逐流的“乌合之众”。
  • S138***626
    翻完《乌合之众》,脊背发凉。我们嘲笑百年前巴黎街头的狂热,却看不见自己正挤在多少无形的群体里——热搜下的愤怒、直播间抢购、潮流中的亦步亦趋。个体清醒,汇入人群却甘愿失智。群体不需要真理,只需要情绪共鸣的英雄与敌人。保持独立行走,或许是这个时代最珍贵的清醒。
  • S138***626
    合上勒庞的《乌合之众》,窗外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媒体上的热搜、评论区里的战争、街头转瞬即逝的热潮……书中的文字仿佛一面镜子,清晰地照见了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它写于一百多年前,却像一部精准的预言,揭示了群体行为的诡异逻辑与巨大能量。
  • S137***517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勒庞的理论提醒我们,群体行为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推动社会变革,也可以导致破坏。理解群体心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的行为,以及如何避免盲目跟风,保持批判性思维。同时,它也启示我们,作为社会成员,我们有责任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被群体的非理性所左右。
  • S138***626
    我们嘲笑百年前的盲从,却在每一次网络狂欢中重演历史。保持清醒是如此艰难,又如此必要——因为融入群体易,做回自己难。
  • S138***626
    当个体汇入洪流,理性便如孤舟倾覆。我们陶醉于集体的力量,却在狂欢中丢失了独立思考的罗盘。群体的声音震耳欲聋,但真理往往诞生于沉默的坚守。在众声喧哗的时代,最大的勇气是保持清醒的孤独。
  • S137***163
    揭示了群体心理的核心特征:个体融入群体后,理性会被感性吞噬,判断力大幅下降,极易被简单口号和情绪煽动。勒庞指出,群体缺乏逻辑思维,偏爱绝对化、情绪化的表达,这让我联想到当下网络舆论场中常见的“一边倒”现象——热点事件刚曝光,网友便迅速站队,用标签化语言攻击对立一方,却很少有人耐心核实信息、理性分析。勒庞还强调,群体需要一个“领袖”来指引方向,而领袖往往通过断言、重复和传染来控制群体。这解释了为何一些极端思想能迅速蔓延——它们用简单粗暴的口号迎合群体情绪,却回避复杂的现实问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警惕被这种“情绪操控”,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群体中保持清醒并非易事,但唯有坚守理性、拒绝盲从,才能避免成为“乌合之众”中的一员。
  • S138***626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乌合之众”,在集体的喧嚣里丢掉独立思考。这本书像一记警钟:在随波逐流前,请先守住清醒的自我。毕竟,群体的狂欢常以个体的迷失为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