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记/ 人物传记/ 苏东坡传
人物传记
苏东坡传
作者:林语堂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36章)

【简介】苏东坡虽文章闻名天下,仕途却历尽艰辛,屡遭迫害,但终不改其乐观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文、词、书、画俱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他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天才的多面性、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他的人格精神所体现的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千年来始终闪耀在中国历史的星空。  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用生花妙笔将一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娓娓道来,一个性格鲜明、多才多艺、形象饱满、可敬可爱的苏东坡也清晰地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随感
  • S137***596
    林语堂写的苏轼太活灵活现了。他和父亲,弟弟的性格不同,弟弟少言,父亲正直。其中有写到他在陕西任职时的事迹,比如出去游山玩水、为求雨写文书、题名“喜雨亭”。这些都是真实的事情,更能体现苏东坡那种闲适,有关怀天下的品质。我喜欢苏东坡,不只是因为他的文学造诣,更是因为他当时的那种对世事的态度放在当下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 S137***852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分水岭。43岁时,他因诗文被指控诽谤新政,押解至京,关押130天。在狱中,他一度准备赴死,给弟弟写下“与君世世为兄弟”的绝命诗。最终被贬黄州,俸禄微薄,不得不垦荒自救。这场政治迫害彻底改变了他——从京城官员沦为戴罪之人,从议论时政转为书写日常。也是在这里,他写出了《赤壁赋》等不朽名篇。这场冤案让他失去了仕途,却让他找到了更广阔的精神世界。
  • S137***374
    人间有味是清欢
  • S137***303
    求物之妙,如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乎?
  • 工艺245李林骏
    在黄州,他成了一名真正的农夫。俸禄微薄,他便申请城东的荒地,亲自开垦。从文人到农夫,他没有把这当作暂时的落魄,而是踏踏实实地弯下腰,向土地讨生活。这种身份的彻底转变,让他真正理解了民间疾苦,也找到了最坚实的立足之地。
  • S136***101
    第十章展现了苏东坡在逆境中的坚韧与豁达。面对乌台诗案的生死考验与黄州的贬谪,他并未消沉,反而将苦难化为创作的源泉。从“东坡居士”的诞生到《赤壁赋》的千古绝唱,他完成了从文人到哲人的蜕变,教会我们如何以超然之心笑对人生风雨。
  • XQdy
    苏轼是北宋文坛“全才”,文能铸就“唐宋八大家”风骨,词开豪放一派;为人豁达通透,屡遭贬谪却以“一蓑烟雨任平生”自勉,懂生活、爱美食,是在苦难中把日子过成诗的“人间清醒”。
  • S137***374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S137***527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S136***101
    读《苏东坡传》第九章,确实能让人感受到苏东坡在人生低谷中的那份坚韧与豁达。这一章主要讲述了他在黄州的岁月,虽然生活困顿,却也是他文学和思想上的一个高峰期。 他在这里开垦东坡,躬耕自给,从“东坡居士”这个名号里,就能读出一种与土地和解的踏实感。这种从文人到农夫的转变,或许会让你这个农学院的同学感到格外亲切。他不是简单地逃避现实,而是在最朴素的生活中找到了新的价值和乐趣,这种精神上的“丰收”比物质上的收获更让人敬佩。
同类书籍推荐
  • 鲁迅
    李正蕊
  • 色戒
    夏世清
  • 鲁迅传套装
    许寿裳
  • 人民文豪鲁迅
    李平心
  • 苏东坡新传
    李一冰
  • 苏东坡传
    林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