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诗话中国历史
文学
诗话中国历史
作者:蔡新华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206章)
每篇诗歌后面都有数百字的注解,使读者在吟诵一首诗歌的同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一些基本了解。

【简介】《诗话中国历史》按照时间顺序,从中国历史文化的角度,吟咏了商汤革命至近代中国3000多年来的100个历史人物和50件历史大事,以及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50项中国文化、自然遗产。本书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对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事件和彪炳千秋的人物,以及文化自然遗产进行凝练和书写。每篇诗歌后面都有数百字的注解,使读者在吟诵诗歌的同时,对吟咏对象的情况有一些基本了解。本书兼具可读性和普及性,可以使广大读者用较短的时间,在不大的篇幅中初步理清中国历史的脉络,大致掌握中国历史的概貌,了解中国的文化,并能激发读者更深入地探寻中国历史、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

随感
  • S131***726
    《诗话中国历史》以诗为笔,以史为墨,用七言律诗串联起中华文明脉络。书中既勾勒武王克商、康乾盛世等重大历史节点,也刻画孔子、岳飞等百位风云人物,更将长城、莫高窟等世界遗产融入诗行。诗有史魂,史蕴诗心,在平仄韵律间展现历史兴衰,于字里行间传递文化厚度。配备的注释让读者更能理解文章,为读者打开一扇兼具文学美感与历史纵深的独特窗口。
  • S131***631
    书中对百位历史人物的刻画,更是让那些原本只存在于史书中的形象鲜活起来。周公辅政的贤能,孔子周游列国、传道授业的执着,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雄图霸业,汉武帝开疆拓土、扬威异域的豪迈,都在作者的笔下一一重现。写范仲淹的家国情怀“天下之忧吾先忧,文正风范耀千秋。高居庙堂忧民苦,远在江湖念金瓯”,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担当,穿越千年,依然震撼人心;写苏东坡的豁达乐观“兴至怀古临赤壁,闲来种竹上东坡”,一个洒脱自在、笑对风雨的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看到了东坡居士在坎坷人生中,始终保持着的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从容 。
  • S131***088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到我国历史文化的兴衰,让我见识到了各代君王的时代,看到了,当时才人济济,但有些却不能得以实现自己的抱负
  • S130***846
    诗话中国历史》是一本兼具艺术性和教育意义的作品,它以独特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是值得推荐的一本历史读物[^25^]。
  • 赣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2301班吴思翰
    看《诗画中国》,像是推开一扇通往古韵山河的门。节目里,诗与画跨越时空携手,诗词的隽永与画作的精妙交融,配合AR、CG等技术,让《溪山行旅图》《杂花图》卷等名作“活”了过来。从中,我不仅领略到古人的审美意趣,更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每帧都在诉说着千年故事,让人心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意 。
  • 胡兆律 23032120157
     在文中提到,由于对“天朝上国”之梦的沉迷,对世界大势变迁的无知,以及长期以来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清朝统治者乾隆颟顸武断地拒绝了英国开放口岸和通商的请求,为其子孙、更为中华民族带来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和深重的灾难。在历史上给我们提了一个醒,要想发展,就要改变自身的不足,可借鉴他人的优秀之处,来提升自己的不足之处。
  • S131***098
    青铜饕餮吞下《诗经》的鹿鸣,甲骨裂纹爬满《离骚》的荆棘。李白醉倒的月光凝成李清照的残笺,敦煌经卷的朱砂漫过崖山海雾。千年战火终化作平仄的灰烬,而中国史始终是汉字在时光裂谷中永不坠落的星群,以韵脚缝合文明的伤口。
  • XXY
    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为世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非遗,无人不叹为观止“旷古宝藏见天日—敦煌莫高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长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雪域圣地—布达拉宫”中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征服世界。
  • S132***808
    本书串联起3000多年的中国历史,从商汤革命到近代风云,那些历史大事与人物,在诗句中鲜活起来。“周武一呼天下应,朝歌陷落鹿台倾”,武王伐纣的磅礴气势如在眼前;写范仲淹“天下之忧吾先忧,文正风范耀千秋”,其家国情怀令人动容 。每首诗后还有详细注解,帮助读者理解。作者以诗为笔,以史为墨,让我们在诗歌韵律中感受历史的厚重,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
  • 顾娥佩兰
    翻开《诗话中国历史》,就像打开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门,历史不再是刻板的编年记事,而是化为一首首饱含深情的诗。 这本书用七言律诗,将3000多年历史中的大事、百位人物和50处世界遗产娓娓道来。“周武一呼天下应,朝歌陷落鹿台倾”,寥寥数语,牧野之战的壮阔、朝代更迭的风云便跃然眼前 ;写范仲淹“天下之忧吾先忧,文正风范耀千秋”,其忧国忧民的形象瞬间立起;对敦煌莫高窟“千年造就千佛洞,百代存留百世书”的描写,尽显历史遗迹的厚重底蕴。 诗后还有详细注解,帮助读者理解。它是一场历史与文学的交融,让我在平仄韵律间触摸历史脉络,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唤起内心深处对历史的敬畏与热爱 。
同类书籍推荐
  • 蒋勋说唐诗
    蒋勋
  • 全唐诗(央视经典咏流传栏目组推荐)
    阅览文化
  • 诗经
    佚名
  • 每天一首古诗词2
    云葭
  • 幻想诗
    胡大川
  • 已亥杂诗
    龚自珍